拜拜了性价比时代,手机大面积涨价成定局?

m139001 m139001 2018-08-15 08:46

在三星刚刚发布的Galaxy Note9上,除了那支被网友们戏称为"金箍棒"的S Pen功能有所扩展之外,之前有所期待的用户没有看到更多有诚意的创新,但是让国内用户费解的是Galaxy Note9高配版的定价几乎破万;无独有偶,根据国外媒体的爆料,苹果今年的秋季手机新品最高价会突破万元大关;回到国内,"以前没钱买XX,现在没钱买XX",两个时间的节点,一样的表述,后面却是价格的天差地别,这是不是代表着手机的高价时代已经来临了呢?

拜拜了性价比时代,手机大面积涨价已成定局_新浪众测

曾经3000元上下的手机就被成为旗舰,当年三星的Galaxy S系列和HTC等大牌的旗舰机也只是在三、四千的价位上踱步,即使是苹果最为经典的iPhone 4价格也不过是5000出头,但是几年过去了,去年的iPhone X逼近9000大关,今年破万几乎是毫无疑问的。而国内的华为旗舰机型也从2015年的2000元涨到了超过5000元;OPPO和vivo最新的Find X和NEX也是接近5000元。 

拜拜了性价比时代,手机大面积涨价已成定局_新浪众测

但是上面的这些品牌并没有因为涨价而失去粉丝用户,相反的他们在头部厂商的位置上越做越牢,倒是一大批打价格战的小品牌销声匿迹或者举步维艰,这后面的深层原因是什么呢?

终端产品的涨价不得不提原料成本的增加,我们都知道内存、闪存芯片已经连续两年只升不跌了,8GB内存条从200多块到最高时候的近千元,翻了几番?可是因为行业的垄断手机厂商们的话语权是相当微弱的,"爱用不用"这种近乎无赖式的态度就是上游供应商的回馈,但是手机厂商却不能对用户说"爱买不买",只能捏着鼻子高价购买原料。根据网上数据,闪存厂商美光从2016年的亏损到今年一季度有223.9亿元的运营利润,恐怕厂商之前自己也不会想到,这利润从哪来?最终转嫁于何处?不言自明。至于三星等厂家把持的屏幕(还有闪存)、高通、联发科把持的处理器、索尼把持的图像传感器等就无须多说了,一样的道理。而且这也让其它的供应商"眼热","和尚摸得,我摸不得?"最终导致了成本数倍的增加。 

拜拜了性价比时代,手机大面积涨价已成定局_新浪众测

就拿OPPO的潜望式双镜头模组来说,据知情人爆料成本约在60美元左右,而iPhone 7的单摄是36美元的成本,三星S9+则为48美元;根据媒体参观OPPO工厂的反馈,Find X一条生产线需要的工人几乎是R系列的两倍;而vivo首先推出的屏幕指纹和普通的后置指纹成本也查了400元。这还没有计算长时间的研发所耗费的人力、物力等等,据说之前OPPO研发镜头模组有几亿元的投入,这甚至在内部对这款产品有了争议。

任何的厂商都必须有合理的利润才可以存活,一味的价格战的结果反而是因为入不敷出提前出局,所以大的手机品牌不会选择这种方法。而技术创新和服务升级就成为了他们产品涨价同时跟进的配套措施。今年OPPO可以说用一记漂亮的组合拳打开了局面,虽然Find X价格是迄今OPPO产品中最高的,但是可以升降的前后摄像头、3D结构光技术、超级闪充技术等均让国人感到扬眉吐气,而反观同样硬件配置价格几乎翻番的三星Galaxy Note9,呵呵。

从去年开始小米之家在各地疯狂的遍地开花,从线上到线下,从坚守1999到2699,一向主打硬件发烧的小米也撑不住了开始涨价,不过线下门店能够给用户带来更为直观的体验和更为便捷的服务,事实上证明小米的做法是对的;而在线下基础更为雄厚的OPPO、vivo当然也不会袖手旁观,着重整合资源进行门店升级,OPPO更是用轻销售重体验的超级旗舰店来提升品牌的影响力。 

拜拜了性价比时代,手机大面积涨价已成定局_新浪众测

但是这些都是要花钱的,是要算入成本的。

另外一方面消费者更高的需求也对产品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国内的用户多年的智能机体验让很多人不在把"够用"作为选机的标准:硬件配置高,那么系统优化好不好?电池容量大,那么充电速度怎么样?白天拍照好,夜拍、美颜怎么样?性价比高,那么品牌服务怎么样?……这样的全面要求真的不是曾经的手机蓝海的时候了,谁进来也能捞两笔,没有一整套的售前售后的研发、设计、品控、服务,真的难以满足用户,所以头部厂商的共识就是用更好的产品来打造更好的品牌形象,满足用户更多的要求,涨价是必然的。

涨价是敏感的,即使是拥有坚定果粉大军的苹果也只能一步步的试探,但是目前最贵的iPhone X却也是苹果所有产品中卖得最好的;OPPO的Find X、vivo 的NEX也都如同几年前抢1999元的小米旗舰一样供不应求,这说明研究消费升级还是消费降级没有什么意义,真正能打动人心的是是否有调动用户购买神经的技术和服务,只要用户觉得值,价格高也会消费;单纯的硬件堆砌,再便宜也难以唤起用户的激情。


(声明: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本人和新浪众测共同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众测立场。)
0 0
分享 商务合作 返回
微博 QQ空间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