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男配色ITX主机 联力Q58装机方案
感谢网友对本人装机风格的信任,让这个非常规的【猛男配色】方案得以执行出来:
机主是7月份联系到我的,从根据对方需求偏好确定方案,到采购装机,实际整机上个月才搞定。机子用途也比较宽泛,主要就是娱乐加上一些多媒体编辑,比较明确的就是考虑到后续搬家方便携带,所以方案锁定ITX小钢炮,而且指定要黑色,后续刚好联力Q58上市开售,所以箱体方案就锁定了。
主板:微星B550IGAMING EDGEMAX WIFI显卡:XFX RX6600XT海外版内存:美商海盗船复仇者RGB RS DDR4 3600 8G*2SSD:三星970EVO PLUS 2T电源:银欣 SX700-G散热:NZXT Z63+联力SL140附件:火星MOD装机实验室定制线
整机方案比较麻烦的一个是视觉部分设计,另外就是实际安装整理了,先说视觉设计部分思路。
机主锁定了比较保守的黑色作为主体配色,常规要让整机有质感搭配起来其实挺简单,比如全黑灰色系无灯光机能风格,或者搭配热烈的闪耀金,之前就不少人因为我那套乔思伯A4黑金搭配而知道了我,不过我不喜欢重复一样的风格,黑\白本身是非常好搭配的底色,所以总是想尝试多种搭配让整机视觉更有意思。
这次采用的黑+粉的搭配,实际规划了挺久,不过配色方案太过新鲜导致之前几个用户都不愿意尝试,直到这次的用户愿意冒翻车的风险尝试。不过这也带来一个问题,就是要选择怎样的【粉】?
目前市面可选的粉色配件,基本有两种,一众是类似鱿鱼游戏或者赛朋风格常见的荧光粉,饱和度比较高,实际也就是【死亡芭比粉】,这个首先PASS掉,那种高饱和的视觉风格接受无能,因为我脑中想到的还是【蒸汽波】风格那种70s\80s复古粉,也就是饱和度更低,更浅一点。
灯光部分比较简单,用钱就可以解决【在¥加持下的神光调色】,比较麻烦的就是定制线的选择。为了这个粉,定制线我就找了线上多家店,最后只有一家的实物是符合,其它家基本是只有硅胶线才有这种浅粉,编织线就只有深粉,而我又看中编织线的质感加上浅粉的需求配色,最后在火星MOD装机实验室总算找到,要不就要改配色方案了。
实际编织线里面还分白色硅胶线或者粉色硅胶线,我最后是选了里面白色硅胶线外面粉色编织线层的组合,实物到手不亏我花了这么多精力。
RGB配件
因为有了配色主题,导致其它配件在搭配上就要额外考虑灯光或配色装饰属性,甚至也导致安装难度的增加(多整理一套RGB灯控线)。
水冷 NZXT 海妖Z63:因为Q58支持280冷排,所以一开始就锁定了一众280AIO水冷,推荐了几款,机主果不其然又被NZXT的液晶屏设计给种草了。。。虽然液晶屏带来了更高的价格,但目前新一代AIO水冷也普遍跟这种设计,就说明了用户的接受程度。当然最终实物的视觉效果也确实是点睛之笔,特别是动态效果。
内存 美商海盗船复仇者RGB RS:机主这套并不打算折腾超频,所以日常就是开个PBO+DDR4 3600用,内存部分选了RGB灯条,不过并不贵,是贼船家的普条 复仇者RGB RS,虽然搭配微星的主板,需要用自己的软件有些麻烦,但比较意外就是灯光调节便利程度,是实时反馈,不像其它家的灯光要保存闪一下再变化。
风扇 联力SL140-3W +联力Q58专用 RGB灯条:其余主要装饰配件就是RGB风扇跟灯条了。首先140 RGB风扇并不多,而灯效上符合的也就只有联力家自己的积木扇了,甚至还必须1代比较适合。至于灯条,Q58实际是有自己专用的RGB灯条,机箱左右侧上下四个位置都有专门的固定位,长度跟固定方式适配性都是最好的,这边因为只考虑补充显卡一侧的装饰,所以装一条就够了,其它三个位置都有自己的灯光视觉元素。
底部灯带的装饰感有没有刚刚好
色号:#ff575a
定制线跟配件搞定了,接着就是调光了。之前的案子经常有人问色值\色号,我这次刚好软件做了记录,因为各家硬件厂商选择的颜色叙述不尽相同,所以我在colorhexa找了【#ff575a】 这个色值的颜色转换,方便根据自己的硬件来调节设置。
特意用自己的配件摆拍了下,同配色主题的桌设效果。具体配件Razer毒蝰终极版+ Razer黑寡妇蜘蛛V3迷你无线版 还有微星的G273QPF显示器。
这个调色的无线雷蛇组合感觉怎样?
Q58也可以算是近期的热门ITX箱体了。之前联力一直沉迷于代工,自家的ITX产品线倒是有些荒废,今年总算发力,带来了两款重要ITX产品,一款是本文的Q58另外一款是自品牌SSUPD。
联力Q58
体积:14.5L安装难度:7-7.5(不要灯扇7分,要灯7.5)性价比:7散热效果\上限:8
总结:A4 ITX “2.0时代”代表,空间大师,风冷、水冷方案均适合。
先说优点:
1,支持3槽显卡
之前ITX箱体,为了控制身材尺寸,所以普遍显卡都是【支持】2插槽厚度,当然不少也会留空间,但实际你看下零售显卡就知道,这是一个bug,零售中高端非公卡,目前普遍都是2.5插槽甚至3插槽厚度,2插槽兼容厚度实际对不少显卡已经带来了限制,哪怕可以安装,也会因为侧板跟显卡之间的间隙空间不够,带来散热或则噪音问题。联力Q58总算发现这个实际问题,选了比较3槽显卡位的设计,我也用一张顶级3槽显卡试过,安装是没问题。
不过还是要注意,Q58显卡限长32cm,常规3风扇是可以安装,就怕一些特别夸张的3风扇卡。
2.5插槽的3风扇卡,依旧有一定的空间
2,支持280冷排\14cm*2风扇
Q58与其说支持280冷排,更准确的说应该是支持14cm*2风扇。280冷排支持带来了更高散热上限,不过也带来了安装问题,后面会具体说到。 不过Q58实际也是一只适合风冷方案的箱体,所以顶部安装14cm风扇,也可以带来了更多的通风量。
3,玩法多样
因为尺寸上没有太过偏执的追求(过于小),适中的尺寸跟灵活的设计给Q58带来了多种玩法的可能。
散热方案:前面说了除了水冷,其实Q58也适合风冷方案,CPU散热器限高67mm,刚好利民家的小钢炮AXP100 65mm(而且后面可能会改版加强),对付中端i5\R6、i7\R7级别还是没问题;风冷方案甚至可以同时把电源换为性价比更高的ATX电源(建议选14cm短身的),这样也降低了整机安装成本。
能带来多种玩法,也跟Q58独特设计的对开式随心变侧板有关,因为这样避免了箱体风道对散热方案的限制,你可以灵活改变。
4,扩展性好
Q58尺寸并不极致,但同样兼容性下,你很难找到另外一个ITX箱体拥有跟它一样兼容性的了:3插槽显卡、280冷排\风扇、ATX\SFX电源、3.5硬盘、最多装4块硬盘。甚至,内置一套RGB\风扇 HUB。
注意事项:
1,支持280冷排
前面的优点到这边怎么变注意事项了?其实装完这个案子后,让我再选一次,我估计会选240冷排。
Q58确实支持280冷排,也可以安装,但那个位置实际是有长度限制,要安装只能风扇装在冷排上面固定机箱,也就是负风压。这样的好处是你不用担心内部走线影响冷排风扇,但缺点是冷排出水管降低后走管要稍微调整下,而且部分用户也会担心跟上盖过近导致的风切声(我这套因为是静音方案,转速不高,所以并不明显)。另外联力积木扇本来两条灯光线,侧板就变为只能看到一条。
如果你不是i9\R9级别的配置,AIO选240可能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2,理线
本来这种A4结构箱体我装起来是驾轻就熟,但这台机子是一套RGB方案,导致要额外整理RGB线。Q58在电源跟显卡之间有设计走线空间(实际我感觉优点多余),整体走线还是比较方便的。个人建议如果你是自己安装,走线步骤应该线整理好IO线(机箱、水冷、风扇),然后RGB线材(如果是RGB方案),最后再走电源线,这样三层走线一方面不容易乱,另外也方便你后续维护。
要不要做定制线?如果你有耐心,加上电源底部空间可能不打算装3.5硬盘的话,是可以不用定制线,多余的线可以藏底部硬盘空间。常规SFX电源自带线的长度也是合适的,不过ATX电源的长度就会偏长,懒的话可以考虑定制线。
我这边也说下我这套定制线的长度,安装是没问题,不过感觉还是可以更短一点(2-3cm),仅供参考:主板24pin 长度24cm;cpu供电8pin 长度40cm;显卡供电8pin 长度40cm(均为含接头的长度)
电源这边搭配是是银欣 SX700-G,之前装了N台机子都是选这个系列,噪音跟品控反馈都OK,没出现过问题,全模块+金牌认证+全日系电容,单组+12V输出也比较适合现在的平台。
3,风道及侧板组合方式
相比传统塔式箱体的整体式风道不同,部分ITX机箱风道相对混乱许多,更多是局部风道(专门针对GPU、CPU),拼的还是开孔多不多。对于这类竖装显卡的A4架构 ITX箱体除了开孔数量,另外一个就是开孔位置,比如显卡位,电源位,或者冷排进风量的保证。Q58采用了独特设计的对开式随心变侧板来解决了这个问题,但另外一方面玻璃侧板的锁固装置又限制了组合。
我实际最终装的是显卡侧全网面,CPU侧全玻璃,主要是考虑到CPU冷头视觉不被网面阻挡(要不LED冷头就没意义了),而目前Q58玻璃侧板的设计有多一个锁固槽孔,导致玻璃侧板安装位置是有限制的,无法真的让我随心所欲调整,所以最终只能这样安装,当然因为这套配置功耗并不算特别高,且机主无超频等要求,所以是没问题。
比较合理的,是显卡正面一侧网状侧板,散热CPU\电源一侧也最好是网状侧板,这样无论是显卡、电源还是冷排(一侧部分)都可以有冷风。
所以装完之后如果让我重新调整选择,我可能会把水冷换为非液晶屏的X53,然后冷头\电源\显卡对应的下部两侧装网面,玻璃装两侧上部。当然如果联力后面如果取消那个玻璃板的锁固装置,也是可以在不影响Z63效果的情况下解决这个问题。
4,多前置USB2.0设备
RGB主机比较烦的地方地址,就是多个设备需要连接USB2.0,这台机子就有冷头、风扇的控制器,然而ITX主板基本只提供一个前置USB2.0针脚,要解决的话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自己挑USB针脚,将两个设备合并一个(一般这类设备就只占一组USB),或者购买前置1分x USB 扩展线。
不过要注意,尽量购买带芯片的“主板USB一分二扩展线”。这类线有分带不带芯片,不带的连接多设备不能同时使用,而带芯片的也要注意兼容性(部分会跟一些水冷、风扇有兼容问题)。我买的这个跟lianli RGB控制器及NZXT 水冷兼容OK。
5,关于存储
虽然不少ITX箱体都会标榜自己自己存储兼容多强,不过不少都是饮鸩止渴,依靠挡住进风口位置获得。Q58这点做得还行,最多4个位置可以用于扩展存储,其中前面板的那个2.5寸位置最为合理,甚至可以做到免工具热拔插,而电源底部还有后背的两个位置,也还行,因为它侧板设计的开孔方式所以这两个位置也可以接受(就是安装要注意),至于CPU顶部那个位置,个人是不建议安装,影响出风效率。
这个存储位甚至支持热拔插
不过对于其它ITX箱体,甚至包含这台机子的机主,个人建议除了主板上的M.2插槽,真有存储扩展需求的话,其实NAS是最好的解决方案。主要是选择NAS作为存储方式:1,不影响机箱散热,安装也更为简单;2,扩展上限更高,入门2\4盘位3.5硬盘机型这空间足够大了吧;3,多设备协同,除了主机,你家里的电视、手机、监控,都可以共用一个NAS,你会发现方便了许多。
这次回到老家,也是因为考虑到未来会经常回来等,所以也给家里添置了一台QNAP TS-451D作为家里的网络存储,2K不到就可以拿下原厂4盘位NAS机,性价比很高了。配置部分搭载J4025处理器(双核),所以内置UHD600核显,这个核显有什么用呢?虽然不是intel最新的锐炬Xe核显,但UHD600系列视频解码能力还是很强的,也让这机子拥有HDMI2.0接口,4K60Hz显示没问题,已经算是超出我需求了,还可以临时客串线上转码。不乱折腾的话,QNAP的QTS 用起来功能已经可以满足大部分人需求了,快照跟Qtier自动分层存储也都支持,我自己深圳那套551当家庭网络存储也用了多年。
搭配的硬盘是来自希捷的酷狼4TB硬盘,CMR盘且集成了AgileArray技术,更适合NAS使用。
平台部分机主选了AMD平台,还意外的折腾了下,就是近期B550I主板的缺货涨价。最后还是等了微星的B550I GAMING EDGEMAX WIFI,作为针对AMD优化最好的两块B550ITX之一,它的价格最便宜,综合配置也很均衡,对ITX装机所需要的前置Tpey-C、USB3.0、5VRGB神光、双M.2也都配置,甚至供电配置跟超频能力也足够,所以之前从不带“MAX”后缀就装到现在带“MAX”。
设置部分,因为机主不折腾超频,所以我就只给他开了PBO,然后内存对应设置3600c18(flck1800),日常用起来比较省心。
为了方便参照,我这边加上类似类似价位的竞品选择,就是i7 11700测试数据(同样解锁了功耗,内存也为3600c18gear1,方便参考。至于为什么不放同样2K出头的12代12600K,首先主板跟内存套装价格差很多,另外也要现在买得到12600K。
整机的图片视频的多媒体编辑能力上,用 UL Procyon来测试,软件会通过 Adobe Photoshop、Lightroom Classic、Premiere Pro 来分别测试得出结果。图片编辑性能分数达到了近8000分,算挺高,视频编辑性能也有5000分
游戏性能:XFX RX 6600XT 海外版OC
目前A卡中端主力就是RX 6600系列了。XFX RX 6600XT 海外版OC属于非公超频版,3个8cm风扇+4根6mm热管对付RX 6600XT 还是比较轻松的。全金属外壳设定也增加了显卡显卡质感,目前价格比之前也回落了一些,不过后续会不会涨价不好说,因为虚拟币行情目前还是高位。
首先是3DMARK GPU基准分数,这边加上了同价位直接竞品RTX3060的数据。
游戏部分表现
「显卡专业性能」:这边我测试了 「SPECviewperf 13」和「SPECviewperf 2020」供参考,对比的还是直接竞品RTX3060的数据。
SPECviewperf 2020这边RTX3060的测试成绩实际是搭配最新的12代酷睿 i9 12900K的测试数据,所以可能带来一些处理器部分的增益,测试成绩供参考。
Q58实际整机的散热效果如何?
【裸机】(也就是装好之后侧板没装)跟【封箱】,方便直观了解实际温度散热变化。
重复下散热配置跟设置,设置其实挺重要。CPU部分是R7 5800X搭配NZXT的Z63,显卡是XFX的RX 6600XT海外版。设置部分主要是CPU,没有超频,但开启了PBO模式,所以实际使用中,主板会自动根据散热条件实时调节运行的频率跟功耗,然后最高温度控制在很安全90℃,算是新手懒人包。大家看AMD平台温度评测,也要注意这个,就是是否开启PBO,然后实际运行的功耗跟频率是多少,不少媒体测试看似温度很低,是因为实际功耗跟核心频率也很低。CPU散热器风扇我设置是相对均衡的1200转,这样噪音不至于太高。
结果如下:
【裸机】不封侧板情况下,CPU温度锁定在90℃,功耗130w(单烤)-125w(双烤),频率4.5g(单烤)-4.4g(双烤);显卡温度70℃,功耗106w(单双烤基本不变)。
【封箱】情况下,CPU温度锁定在90℃,功耗117w(单烤)-110w(双烤),频率4.3g(单烤)-4.25g(双烤);显卡温度75℃,功耗110w(单双烤基本不变)。
也就是显卡区域散热OK,影响不大,温度虽然高了点,但实时功耗也高了点,且单双烤显卡温度基本不受影响;CPU区域有一定的影响,毕竟进风量裸机跟装机差一半,甚至双烤还得辅助,加上我设置的风扇方案偏安静,转速也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