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我自己旅行时喜欢的摄影构图方式

荒梁大叔 荒梁大叔 2018-10-28 10:27

终于忍不住要来谈谈『构图』这话题,主要是被身边的人和小部分粉丝追问太久。我只能浅谈,别太当真,大师们不要来怼。因为这一两年主要的片子都是旅行途中所拍,所以就用旅行摄影中的作品来举例吧。

叔认为摄影学习的路径不外乎:熟悉器材及摄影基本原理→构图→用光→拼审美→艺术创造。对于我等普通爱好者,实现前面3步就已不错,能到达第四步“拼审美”那是非常可喜的,至于最终艺术创造,乃可望不可及。天赋奇高的人可能不需要遵循这等路径,可能出手就是大片。但『大片』的定义也是因人而异,因主题和类别而定,木有标准。

在我说的这个常规路径里,后期是一个潜台词,不说不代表它不重要,相反它不可或缺,但对比起构图和用光这种摄影前期,后期可以不用学得那么深和那么难,毕竟我的后期也很简单,都是PS的滤镜和一些动作就解决了大部分的需求。后期真正难的部分跟审美息息相关,那是颇为高阶的问题,技术可以教,但审美只能潜移默化的吸收和成长,是眼界也是阅历决定的。

▲ 器材重要吗?   器材是双刃剑,对于有选择困难症的人来说尤其如此。

熟悉器材这一步也没法讲,每种拍摄设备都可以发挥到极限,手机也能出大师。其实器材多了,也是双刃剑;至于基本的摄影原理,主要指结合器材的曝光测光、对焦等简单入门问题,我可能日后再花时间提炼来讲。今天第一讲,还是先瞎BB一下我自己旅行中的『构图』习惯吧。 

1、构图的意义是什么?

不少人觉得构图没有必要去学习,或认为那是老法师才注意的事——表面上的条条框框会限制了视觉的想象力和自由度,对拍照并无益处。我个人觉得不然。

经典的摄影构图形式,甚至包括用光打光的技巧,并不是为摄影而生,那是从绘画时代就开始慢慢出现的一种画面表现形态,内容的架构法,是长期以来艺术家的智慧结晶,适合普罗大众易于接受并且去欣赏的审美习惯。只是进入摄影时代后,这些历史悠久的“智慧结晶”继续被沿用,并且经过后人分析总结后,得到了摄影教材里的『常见构图法则』,譬如说九宫格、黄金分割、螺旋线、三分法、对称、斜线对角、引导线、重复、留白、三角、垂直……很多很多。这些算是非常狭义和精准的构图法则,其实广义上的构图还跟色彩、明暗和空间位置有关联。

▼PS   现在一些相机和手机的取景框,包括PS的剪裁工具里,就添加了三等分、网格,螺旋线等辅助线给你,方便你构图和剪裁使用。

But,它们绝非金科玉律,只是提供了帮助和参考而已,如同当你要画一根直线,借助一把直尺而已。对于90%的普通爱好者,我认为需要去了解这些经典的构图方式,去模仿和重复训练,这是一个养成自己『视角观和视觉感』过程,是一副观察世界的『眼镜』,让你可以在看到很多画面时会大概知道能拍出什么效果,懂得哪种取景方式会讨喜、吸引眼球、更具美感。

最关键的一点,我个人认为是能在许多时机受限的情况下,使得你可以快速完成拍摄,举手即得。譬如说稍纵即逝的街头,活动或婚礼现场,尤其是旅行中一闪而过的人物与美景,等等,这些情况下扎实优秀的构图意识可以让你事半功倍。色彩、对比、明暗等可以通过后期来调整,但构图的好坏则决定了画面先天的成败。而这种瞬间的构图灵感,来自于长期的积累和练习。

▲ 旅行时的街头拍摄   很多街头的画面情景,都发生在瞬间,你必须举起手来就拍,需要最快速地通过构图来讲述故事。一些纪实类的主题拍摄也有这样的需求。

我不打算一一来介绍上述一大堆经典构图法,你网上一搜就满屏的答案和案例。

2、平衡感,是我构图的宗旨

朋友在看到我照片时,第一反应都会对我说『你的构图很工整和均衡』。对,我的构图不出彩,但一定是经过长期『老法师』般的训练后的效果,那就是工整和均衡,这是我的核心宗旨。在一幅画面里尽可能找到结构、元素上的『平衡』,以期感觉舒服自然。我这习惯的最大缺陷,自然就是会缺乏震撼或独特的视角。

其实构图真的可以有很多思路,结合不同的器材和镜头焦段,更是如此,可发挥的角度太多了,有的可以夸张,有的炫酷,有的是视线集中,等等,你可以找到很多的意识和视角点。甚至不同的主题摄影,构图的习惯和模式也是不同的,比如说你看到的很多时尚杂志封面大图,人物的那种构图就八九不离十的雷同,因为那是最终的效果需求决定了摄影师们的构图习惯。

好了,为了创造平衡感,不妨可以看看我平常惯用哪些手法。

3、校正水平线

这是大部分人朋友圈照片里最常见的问题,水平线不平。我对于这个问题很敏感,尤其拍的是自然风光、城市景观时,一定在拍摄时以及后期时确认是否需要『拉直画面的水平线』。当然不止于风景,很多其他类型的摄影,也都第一时间注意画面是否水平的问题。你可以看看下面的几组画面的左右对比,哪一个更舒服:

如果你更喜欢上面左侧的水平倾斜的画面,觉得那符合你的审美,那就此打住,咱们没必要纠缠下去,你也别浪费时间往下看了。

倾斜的画面,带给人第一直观的感受是你的拍摄非常不认真和不严谨,在我看来,就是毫无平衡感。尤其是使用手机拍摄时,多数人更容易犯这个毛病,毕竟觉得那就是随手一拍。但是这样的画面潜意识里就告诉观者你并没有认真去拍摄,所以别人也肯定不会认真去看你要拍摄和表达的内容。

水平线的缺陷问题可以在前期拍摄时就避免掉,当然后期也是可以调整的,只是摄影要是能在前期解决的,不要拖到后期为好。拍摄时可以利用两种常见的方式去校正水平线:第一是让画面地平线跟液晶或者光学取景框的上下框线平行,第二是有的相机和手机都提供了拍摄辅助线甚至虚拟水平仪辅助视图,对照着使用即可。个别三脚架还设置了一个水平仪在快装板上,那也是可参照的道具,只是一般高端脚架都不会有这样的设计,显得low。

▲ 虚拟水平仪   不少相机取景框里可以调出虚拟水平仪。

后期如何通过软件来调整画面的水平,在此就不详细展开了,基本方式都是旋转画面来达至水平。只是对很多人来说最大的问题在于:看不出来到底水平还是没水平。

对此,我个人经验是:有地平线和海平线的话,先以这些参照线来对齐水平;若没有明显地平线或者海平线,那就利用竖直的线条,比如建筑、树木、人物,保证它们是处于90度的垂直状态,这样就等同于地平线是水平的;如果竖直的参考线条都没有那怎么办?那就只能考验你的眼力和经验,以及你对画面当时的展现需求。反正只要多加留意,久而久之你会练就这种『水平』眼的。

▲ 海平面   利用海平线作为水平线最方便了。

 ▲ 房屋的竖直线条   地平线不明确时,这些建筑的竖直线条则是最好的参考。

▲ 雕像是参照物   雕像是一个隐藏的参考线,保证雕像的中轴线是90度的即可。

▲ 地铁门和建筑的竖直线条   室内场景也可以利用竖线来参考水平度。

▲ 复杂的建筑线条   遇到环境和背景没有明晰水平参考线时,人物也可以成为参考的尺子。

没有校正水平线,其实只是初学者常见的一个通病。但并非所有拍摄都要保证水平,当你要用倾斜的构图方式时,请确保你要体现的画面是跟『活力』、『动感』等关键词有关,比如不少的人像(尤其是行走中)的拍摄、运动画面拍摄等等。以下面几张图为例:

看,后面这些图没一个是水平的,有的还蛮斜,但我认为是最适合当时画面的构图角度。所以,『校正水平』虽是构图的一个基础点,所运用的场合多见于风光、城市景观等(当然不止于此),但学会判断是否需要水平构图还是倾斜构图,这要求你对构图和拍摄有更全面的把握。

校正水平线还会遇到一个疑难点,就是画面因为镜头畸变导致了难以找到合适的水平线,比如下图这样的形变。它是大广角微微仰拍造成的透视形变,这种情况下判断水平位置则只能大概找垂直90度的参考线了。

▲ 透视性形变   使用广角镜头时这样的情况非常多见。因此需要找到一个垂直的参考线,我就是以吊灯的线条作为参考来对水平。

4、对称式

『对称式构图』算是我们最常见最熟悉的一种形式,因为在生活中处处可见,从中国古代的建筑、字画等开始,都离不开对它的偏爱。主要是因为对称式构图具有四平八稳的气质,具有无与伦比的平衡感。反过来说,你也可以批评它呆板无趣。

对我来说『对称式构图』还有狭义和广义之分,这里所描述的是我认为狭义的『对称式构图』,就是水平或垂直方向上的对应或均分,它在视觉上有十分容易辨识的对称模式,基本类似于镜像或者画面的二等分,结合不同的场景容易产生端庄、大气、肃静的感觉,关键是平衡感跃然纸上。比如下面这些画面:

除了拥有很好的平衡感,对称式构图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当你习惯寻找对称构图的角度后,会多多少少降低非对称构图有时带来的畸变和不一定好看的透视问题。拍摄这种对称式构图其实算简单,只需要你尽可能找到对称的参考线,然后一分为二,将画面平均分配即可。记住这种构图模式下的水平校正也很重要,千万注意要拉平了。多数情况下,我会在拍摄时第一时间去观察是否可以使用对称构图。

5、互补式/呼应式

我觉得还有另一种广义上的『对称构图』,它并非使用水平线或者垂直线来对称,也许对称的参考线是曲折的,甚至没有明显很直的对称线,而是讲求画面重心的平衡,这就依赖于画面元素的呼应、对照或反差。我将它称为『互补式或呼应式』构图。用图来解释下:

▲ 明暗互补   这幅画面里人物所属的部分是高光的天空,跟楼梯形成了强烈的明暗对比,通过这种方式突出了人物。同时以人物为竖线,可以看到画面的楼梯左右都是对称的。

▲ 明暗和建筑线条的互补   这幅画面里两栋建筑的线条搭配背景的高光天空营造了一条折线的互补画面,弯折的高光『豁口』其实让画面左右两半呈现对称和呼应。

▲ 建筑线条的互补   跟上面的图同理,这幅图左右的对称是斜的,由两栋建筑的三角形部分形成了一道豁口,坐上的三角和右下的三角有呼应关系。同时豁口又仿似画框,露出更远处的一栋大楼。

▲ 建筑色块的互补   左边的大楼是浅色的,右边是深色玻璃幕墙,第一眼看到它们就觉得应该要有一个互补式的对比,像七巧板的拼合,转换为黑白后更加突出了它们的对比和呼应。

▲ 建筑和环境元素的互补   上部的树叶和下部的建筑外墙,其实就是我刻意找的一种对比和呼应。

▲ 人物和背景的呼应对比   背景是纽约MOMA里的一幅艺术画,但正好有了一白一黑两个不同T恤的人,她们跟墙上的画,以及跟彼此之间都是正反的对比和呼应。

▲ 核心物体在画面中的互补   左上角海里的人物和右下角沙滩上的鸟,这是一种呼应和互补,两者之间的连线其实是一条贯穿画面的对角线,一虚一实也让画面变得有主次之分,故事性是不同的。我经常会在画面里用这样的两个元素的对比和呼应,它们的互补位置让画面有了更多的平衡。

▲ 核心物体在画面中的互补   左上角的雕像,和右下角的人物,一高一低,也是一种对角线的呼应关系。

▲ 核心物体在画面中的互补   右上角的亭子神庙,和左下角的孩子,同样是对角线的呼应,这种对称呼应都是可遇不可求的巧合,当然那一刻出现时,你需要尽快找到角度拍下来。

▲ 核心物体在画面中的互补   左下角的树洞和路上的行人,正好跟右上角远方巨大的教堂形成对比,这也是一种呼应。仿佛让人觉得近处的行人是不是正在步向远方的教堂?充满了遐想。

▲ 核心物体在画面中的互补   左下角和右上角的两台车,就是一种在画面里的对角线平衡,这样的画面就会很充实和均衡。去掉任何一台车,其实画面都不够好。

▲ 核心物体在画面中的互补   左上角海报和右下角的大叔,也是一种绝佳的呼应,而且两者动作都有点逗逼般的相似。

你们也能看出来,这种『互补式/呼应式』构图,其实就是让画面里的元素有一种呼应和互补关系,它们一起填充了画面的重心,让画面变得平衡。同时,你会发现对角线的呼应对于安排两个元素时非常实用。但因为这些画面经常都无法实现摆拍,需要你在抓拍时心里眼里藏着明晰的『框架』。

6、寻找『画框』

『画框』式构图,也是我蛮常用的手法。它是利用外界固有的元素来形成画框或相框的感觉,这些元素可以是窗户、门洞、树洞等等,透过这些『框』看出去,给画面增添了更多的趣味和可能。不用我多废话,看图你就明白了:

我认为『画框式构图』没有什么诀窍,找『框』就好了嘛,不过对着『画框』拍摄时,请尽量也要采取对称的方式,并且你镜头轴线最好跟画框垂直,这样画框的形变可以降低到最小,出来的画面平衡感更漂亮。

7、留白(留黑)

『留白/留黑』的初衷是让画面有呼吸感,其实是宁少勿多,以此营造简洁、干净的画面,同时也便于突出画面的主体。它并没有固定的模式,连我自己可示范案例也不算多。而且逐渐地我会发现『留白』其实更强调关注细节,摒弃周围环境过多的影响,用简单的背景来烘托主体。它能为你的画面增加故事性或神秘感,留下了更多想象空间给观者。

▲ 建筑的留白   上面三张,都是我拍摄建筑时候的一种留白。每个建筑可能整栋楼都规模盛大,但我只取了一『瓢』,让它们跟天空背景有了一种互动,同时你可能也会好奇整栋楼的设计究竟如何。

▲ 景物的留白   这张图摄于日本濑户内海东侧的淡路岛,面对浩瀚而美丽的大海,我构图时仅仅保留了右小角那一小段依山靠海的公路,意图表达一个概念:也许这条路可以通往大海的尽头,弯道背后等待我们的究竟是迤逦的风光还是别有他物?谁知道呢。但是有路就有通往壮阔的无限可能,毕竟,大自然面前人类极其渺小。

▲ 美国波士顿的路牌   这图颇为无聊的街头一个招牌,但是我觉得黄色路牌在绿色树叶的映衬下很好看,这是我的一种留白方式,你觉得呢?

▲ 皇后镇的海鸥   这是皇后镇瓦卡蒂普湖上空的海鸥,远处是附近的群山。我只取了群山的一些顶部弧线,然后留下大片天空给了飞翔的海鸥,是不是有一种山高拦不住,天高任我飞的气概?

▲ 哥本哈根线性公园   普通人习惯拍摄此场景时天空和大地各取一半。但是我觉得主体应该是斑马条纹的大地,于是将空间留给了它。它倒不是普通意义上的留白,只是我觉得也颇为有代表性的一种方式。

▲ 汽车logo   这恐怕是我很早期就从别的汽车摄影师那里学到的一种拍摄logo的留白方式,只是我这张用的是斑驳树影作为背景,在大光圈的虚化下,树影可以变得更好看。

▲ 暮色下的教堂   这是德累斯顿古城里的两座教堂的塔顶,没有将教堂建筑作为主体,而只是把它们当成了底部的点缀,把天空留给了飞鸟,我很喜欢这个画面,但我说不出来它特别在哪的感觉。

▲ 拍摄人物的留白   拍摄人物时留白,其实更加强调露出部分的情绪,这画面里眼睛和头发部分就组成了人物的一种情绪表达,充满遐想。

▲ 拍摄人物的留白   这也是一张拍摄人物时候的留白,背景的大海无边无际,渺小的人类面对大海在作何感想呢?

我自己的留白作品,其实不够出彩。我认识一位朋友,她的留白构图一直深得我心,大胆而猖狂,不受规则束缚,那气质和手法我一时都学不来,征求她授权后也放几张她的图在这里给大家做示范,以此来表达我对这种人的钦佩。

下面图片拍摄by刀樂死dodo_ris

是不是觉得有才华的人特别招人『妒忌』!哈哈哈,我超级喜欢。相比之下,我的构图庸俗,庸俗。也许我的安全,但是却不惊喜。没办法,今天我还是得继续将我的「安全的方法」说完。

对于很多朋友,包括我摄影粉丝群的朋友,我常评价他们的图太多元素太复杂了,那就会显得杂乱。其实所有初学者,都可以先从『留白』或者『简洁构图』来开始自己的摄影之旅,越简单的往往越容易打动人,也容易训练自己的观察力,它简直就是摄影里的『达芬奇式画蛋』练习。也有人问是否留白的话,画面信息量太少了。不然,留白不是没有信息量,而是它精萃出你最想要呈现的一个信息量,这反而让人印象深刻。

8、填空

我们经常需要拍摄大场景下的人物。简单而言,就是当你面对一个很壮阔或者很广袤的大场景时,如何摆放里头人物或其他被摄主体的位置——这对我来说,就相当于『填空』。

它并非一种单一的构图形式,事实上它是所有构图方式的综合使用,我上面提到的对称、呼应、留白、画框式等等,都可以作为『填空』的参考,甚至它需要考量跟光影明暗的配合,最后产生画龙点睛的效果。

▲ 站那道光里   这只是意大利普通小镇的教堂,如果平时站在它前面捏张到此一游照也没什么特别看头,只是图中的夕阳正好从建筑里形成一道光带,立马成为画面最闪光的点,遇到这种时刻,赶紧站过去,姿势都不重要了。

光影明暗处,往往是『填空』的好地方,我经常使用这种方式,请看:

简单总结,就是在亮部安放你的主体,让阴影成为陪衬的道具。

 

▲ 站在明亮的光中间   这同样是明暗对比强烈的时刻,而明亮的左侧部分其实比重更大,用人物在光中间作为一个『秤砣』,压住了亮部的空档,使得画面平衡感更好。

▲ 站中间   遇到这样大面积的单调重复的场景,其实最常用的方式就是让人物站在中间的位置。你日常会遇到大量这样的场景。

▲ 站中间   这也是站中间的方式,但有人会问为啥你中下部都留给了草地,而只是将建筑和人物放在那么上面,这样岂不不对称了?这幅图的天空并没有看点,全是白茫茫的雾,呈现那白雾的天空太多在我看来没意义,于是我转而采用了远实近虚的景深变化方式来把草地当成前景,用它来引导视线到远处的建筑和主体人物,这又是另一种我的习惯,下面会提到的『远实近虚』的景深视线引导法。但请留意,我对于天空的保留幅度,并没有完全吃掉填空,目前留出的天空比例,我认为是画面最平衡的幅度。

▲ 站中间   这还是站中间的典型构图之一。但是请注意就是脚下的地面空间和头顶的巨大空间之间的比例感,如何分配很重要。在这幅画面里,天花板的一道道拱顶是建筑里最好看的特征,比起脚下的部分更重要,于是我一定要突出它的篇幅。人物站在下方就是一种『秤砣』来平衡画面,而且人物也正好站在窗户射进来的光线里,再好不过了,光影配合也正好到位。

▲ 对称之后的空档区   湖水和沙滩接壤的部分,是一道斜的对角线,把日光浴的人物放在右小角的空档区,也会出现平衡感。这样的填空,你能很轻易看得懂对不?我就不多解释了。

▲ 对称之后的空档区   这也是将人物放在画面对称中心的方式,同时注意人物的头部高度最好要适中,以湖水为其背景会比用上面一点的山林做背景更好,可以完整呈现人物。

▲ 空档区   上面两幅画面右侧的部分,正好是跟左侧山峰对应的空档区,自然可以将人物放在这里,这样画面就有了平衡和呼应。easy,right?

▲ 空档区   巨大的书柜面前,空档区就是那道门,于是等待人经过,或者假装走过去即可,画面因此生动起来,并不会觉得单调了。

▲ 空档区   右侧黑色部分没有白色线条,是明显的空档区,人物就可以在这个区域摆动作,我只是做了一个试探性的踩线动作。你可以坐啊,跳啊,其实也都可以,只要是控制在黑色区域里即可。

▲ 空档区   这副画面的空档区在树木之间,尽管人并没有飞那么高,但我也尽量让它出现在空档区附近,这样可以尽可能凸显主体嘛。是不是有放空飞翔的闲适感?

我『填空』的窍门基本就是以上几种,并不复杂,只要你敏于观察,找到合适的空档区(这简单一句背后其实是多种构图意识的运用),让人物主体出现在里头时候最具平衡感即可。话说回来,如果你是拍大场景里的汽车,也可以用这种方式试试。

9、远实近虚

按照字面意思来理解,就是远处是实的、近处反而是虚的画面,我把这种方式叫做景深视线引导法,也是蛮常见的一种构图,它的好处是利用从虚到实的变化,让你从近到远地将注意力放在远处的核心主体上面。来,直接上图看看你就懂了。

▲ 勃兰登堡门   我只是想体现远处的勃兰登堡门这个主体,但我用虚化的人头涌涌的游客来突出这里是著名的游客景区。

▲外滩   同上面一样的做法,同样的意图。

▲德累斯顿火车站   

▲ 京都伏见稻荷神社

▲ 以色列特拉维夫当地市场

▲ 德国纽伦堡

▲ 德国莱比锡的巴赫像

▲ 法罗群岛

▲ 德国慕尼黑卡尔门

▲ 德国柏林街头

▲ 新西兰库克雪山

这种构图方法并不是画面结构上的布局,而是依赖于镜头的景深变化。因此它的确是需要镜头器材的支持来完成,景深的深浅跟以下几个因素有关系:光圈大小、焦段长短、与被摄物体的距离。光圈越大、焦段越长、与被摄物体越近,景深就会越浅——这个部分以后另开篇章来说说吧。

10、结语

综上所述,你也应该能发现,很多照片并非只用单一的构图方式,它们基本都是混杂着使用,难分彼此。我的分析只是提炼出单个的方式以便你容易观察和练习而已。

▲ 它只是一种构图方式吗?   这图其实既是对称构图,又是中心点构图的一种。

而我这些年来练习构图的过程,其实也是在训练视觉系统里关于『平衡』的问题,怎么样让人感觉到画面的均衡和张力,但要做到收放自如这一点很不容易,我依旧也在不停看别的高手的照片学习中,依旧每次看到好作品时会惶恐,会惊诧,会点头,会默默化为自己脑海里的印记,下一次也尝试学习。

永远没有一成不变的构图,即便面对同一个物体和同一个场景,永远尝试多找几个不同的角度,也许那样就有新的发现和新的惊喜。当你大部分拍摄的图都已经不再需要太多的『二次构图』——后期剪裁——那说明你已经在构图上获得了一个稳定的『视觉感』,恭喜你,那是好事。

最后祝大家越拍越开心,多出好片。

-完-

(声明: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本人和新浪众测共同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众测立场。)
0 0
分享 商务合作 返回
微博 QQ空间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