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这场全面屏大潮?与全面屏有关的思考

DASHUAIi大帅 DASHUAIi大帅 2018-11-23 09:06

2018年可谓中国手机行业的“设计元年”,VIVO NEX与FIND X的横空出世,揭开了中国手机行业“真全面屏”的序幕。临近年终,国内外的全面屏手机发布已接近尾声,各厂商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为创新乏力的手机市场注入了新鲜活力,也为我们带来了一场场视觉盛宴。那么,如何理解这场全面屏大潮,手机的发展又将何去何从?刚参加完新浪众测任务关于全面屏的讨论后意犹未尽,想再跟大家交流一下本人的一些不成熟的看法。

与全面屏有关的思考_新浪众测

为什么是“全面屏”?

全面屏的本质是什么?我想就是在有限的手机空间里得到最多的屏幕,对于一款手机而言,屏幕显然是最重要的核心。这是我理解的功能性本质。而全面屏对功能的影响,似乎并没有比上下带有边框的手机提升太多,所以全面屏还有这另外两种重要的价值。

从工业设计的角度出发,全面屏是“极简主义”在手机设计领域的最好诠释。德国工业设计师Dieter Rams在“设计十戒”中指出:“好的设计是尽可能的无设计”。随着乔布斯重新定义智能手机,“极简主义”的理念也逐渐通过手机进入大众视野。手机的形态在十几年里发生的最大变化在于屏占比的一再缩小。而边框的逐渐消失,恰恰体现了手机工业设计的领域对“极简”的追求。

对全面屏的“全面”思考_新浪众测

或许这看起来更像是厂商的炫技,有人会说消费者更在乎钱花的值不值,性价比高不高,有谁真正在乎屏占比呢?在乎的。我想起了苹果公司关于电脑字体的一则小故事。在一九八四年麦金塔出现之前,计算机通常只提供一种字体。而为了让麦金塔上出现多种可供选择的字体样式,乔布斯不惜与公司高层产生极恶劣的争吵,因为这个需求似乎并不被消费者所在乎。但正是因为对“消费者并不在乎的设计”的不懈坚持,我们才得以使用到如此精美而伟大的MAC OS操作系统。

对全面屏的“全面”思考_新浪众测

如今,手机已经成为大众消费品中科技含量最高的工具。它的变化,不仅代表了科技进步,更见证了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国民的审美升级。在经济发展落后、物资匮乏的时代,人们追求高大全,追求鲜艳复杂的设计以体现雍容华贵,在数码界,大哥大便是身份的象征。

对全面屏的“全面”思考_新浪众测

随着经济发展,经济基础的自信让消费者不再笃信同样价格买大的,摒弃了鲜艳与招摇,人们更愿意追求事物本来的样子。无印良品这类简约、克制而留白的设计风格,反而更受当今消费者喜爱,这也诠释了为什么如今小米生态链、网易严选等产品的风格更加偏向于性冷淡以及简约风。大众的审美水平和消费观念会受经济的影响,吃饱了饭才会考虑好看不好看,历经繁琐才会归向本真。

深泽直人所说:“设计并不是我所创造的,它原本就在那里,我所做的一切,只是将它呈现出来。”全面屏就是最自然、不需要思考的设计,更是消费者用以诠释自身审美、标榜个性的精神需要。

对全面屏的“全面”思考_新浪众测

而从经济学角度来看,全面屏已然成为最重要的营销卖点。厂商不是慈善家,也要挣钱养家,顺便改变世界。

美,从未缺席过科技产品的宣传,任何时代都有追求美的需求。还记得十几年前摩托罗拉的“刀锋”么,在手机形态百花齐放的时代,“刀锋”可以说达到了工业设计的定点,摩托罗拉甚至在后续的产品上不惜沿用“刀锋”的ID数年之久。现如今,手机配置严重同质,外观上以苹果为标杆,性价比已无法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对品质的需求的情况下,追求独立与个性更是年轻一代消费者最为关注的重点,“全面屏”似乎必然扛起了手机卖点的大旗。

对全面屏的“全面”思考_新浪众测

产品的价格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在供给侧改革大潮下的当今中国,如何更好的吸引消费者产生购机需求才是厂商在商业上最应该考虑的问题,满足国民日益增长的审美需求自然是厂商供给侧的重要战略投入核心,不然如何敢涨价卖手机挣钱?连一向在价格上从来不“妥协”的“HOV”都已经在设计上这么努力了,其他市场占有率低的品牌又岂敢怠慢。

关于全面屏的最优解

究竟哪种全面屏的形态更好,哪家全面屏更技高一筹呢?那么首先要梳理一下近期的全面屏手机形态。

引领国产手机全面屏的潮流,小米MIX功不可没,一代MIX把前置摄像头从上边框挪走,极高的提高了视觉感受。虽然现如今来看下边框尺寸似乎非常“感人”,但在当时无疑是最大胆的尝试。MIX采用全新的系列命名方式,定位极致的工业设计,同时也一举提升了品牌调性。

与全面屏有关的思考_新浪众测

小米MIX 如今看来,依然很美

既然是“全面屏”,在这里我们不谈美人尖以及刘海屏等异形屏的形式。正如本文开头提到的,OV两厂首先拉开了本年度全面屏序幕。先是VIVO NEX把前置摄像头做成升降式,加入屏下指纹识别系统,从而保证了手机前后面板的极致简约。OPPO紧随其后,FIND X将前后摄像系统以及结构光人脸识别系统等全部放进潜望式结构,把机械结构发挥到极致。面对这样两款手机,本人既感惊艳,又非常感慨,蓝绿两厂玩够了营销改走工业设计风,仍然把竞争对手远远甩在身后,一骑绝尘。“全面屏”的设计更是成为引领未来手机工业设计的标杆。随后小米、华为、联想等推出了滑盖全面屏,体现了对全面屏形态的另外一种思考。

对全面屏的“全面”思考_新浪众测

VIVO NEX、FIND X

对全面屏的“全面”思考_新浪众测

小米、华为、联想

我时常想,目前阻碍全面屏发展的瓶颈在于前置自拍的需求,是否可以拿掉呢?如果拿掉,后置摄像头必然要承担自拍任务,那么如何解决"看清自己"这个问题呢。努比亚同样就这个问题作出思考并给出答案,那就是在取消前置摄像头的同时给手机背面再增加一块大尺寸的副屏,同时给予副屏更多功能,增加了护眼阅读、游戏按键等等。可以看出,自拍功能都把厂商逼成了什么样。但个人觉得这种设计比滑盖手机更值得一试。

与全面屏有关的思考_新浪众测

nubia X

诚然双面屏并非努比亚原创,俄罗斯手机Yotaphone就在背部搭载了一块墨水屏。魅族Pro 7也是一款背面带有“画屏”的手机。今年初,中兴发布天机Axon M,同样采用了双屏方案,两块屏幕通过折叠可分离可拼接,就像婚礼现场用的LED大屏。两块屏幕的存在跨越了全面屏本身,实现了屏幕的拓展,其理念及想法很好,不过在屏占比以及尺寸上没有太多优势。所以努比亚X应当是双面屏手机中完成度最高、最好用的一款。

对全面屏的“全面”思考_新浪众测

Yotaphone、 魅族Pro7、 天机Axon M

有人说,现如今的全面屏就像冷兵器时代可以连射的弓弩,虽然可以实现快速连射,但弓弩终究是弓弩,依然没有进入火药时代,这样的创新似乎有强弩之末意味。有人说这么多年手机终于摒弃了机械结构而进化到如今形态,但现在为了全面屏而重新加入更复杂、占手机更多空间的结构,这简直是工业设计上倒退,是机械结构在手机上的“复辟”,为了全面屏而全面屏。每每至此,不禁让我想起了马车与汽车之辩、键盘与触屏之争。社会及科学技术的进步从未缺少争议与讨论,但历史的车轮也从未因为喧嚣与争吵而停滞不前。所谓“复辟”显然是对手机行业的误解。

对全面屏的“全面”思考_新浪众测

手机上任何的核心部件都离不开机械结构,无论是陀螺仪还是相机摄像头模组等。无线充电是很高大上的功能么?并不是。不过是法拉第磁生电技术的应用,来自于1831年发现的物理学定律,如今初中教室里的实验内容,呈现在手机上也不过是贴了一枚大线圈。说回到全面屏,以NEX举例,其前置摄像头并不是简单的弹簧装置,而是电机旋转带动螺旋齿轮升降,每一次升降伴随着摄像头排线的折叠与展开,同时,新元器件的增加还要确保手机的体积不增加、功能不减少,隐去各类传感器,这既要求精密完美的设计布局,更对现有的材料技术提出新的挑战。“非凡一升”不仅仅是一句口号。

与全面屏有关的思考_新浪众测

FIND X的前后摄像头与前后面板的分离更是一种绝佳巧妙的设计。况且,以上种种均是通过电力驱动的,与过去的手机更完全不是一个层面的东西。在手机技术发展到瓶颈阶段时,对更先进机械结构的合理运用,将其与最新的技术(结构光、屏下指纹识别)等融为一体,还要保证手机稳定、安全、可靠性,这一系列的探索与努力,虽没有革命性的技术突破,但绝对是工业设计与科技的进步。

与全面屏有关的思考_新浪众测

日本著名建筑大师安藤忠雄说,“极简的基本就是简单、纯朴,但简单却缺乏深度仅能称呼为廉价,只有简单是不够的。”对全面屏而言,简约的背后是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曾经,机械装置成就了滑盖、翻盖、旋转屏等各类手机形态,为我们带来了属于那个年代的美观与实用。现如今,更高级更复杂的电机结构为我们实现了手机屏幕的终极形态。

要选择最优的全面屏形态,我觉得见仁见智,没有标准答案。VIVO NEX与FIND X是本人最喜欢的方案,努比亚的双面屏个人觉得值得尝试。但对滑盖手机本人并非十分喜欢,也许是屏幕与主机分离的滑轨设计不仅增加了物理的交互成本,同时在工业设计上又不够精美而略显笨重吧。

生产力提升是手机发展的最终要义

埃尼阿克诞生至今七十年有余,人类计算平台从三十一吨到装到口袋。1969年,阿波罗登月计划的计算机,CPU是16位,主频2MHz。我们的智能手机已经轻松超越当年登月时NASA所有计算机运算能力的总和。所以,全面屏必然将很快迎来落幕的那一天。接下来,手机将走向何方?

与全面屏有关的思考_新浪众测

在本人的想象中,全面屏的理想形态也许应当是正面一块大大的屏幕,没有伸缩的机械装置,前置摄像头置于屏幕下方且不影响成像,也许只是一种幻想,但是把埃尼阿克放进口袋听起来岂不更是天方夜谭么?

但与前置摄像头的死磕是否仍有意义?或者我们是否可以抛开手机形态本身?最近发布的柔性屏手机又给我们带来另一种答案。随着国内厂商柔宇科技的一场发布会,给我们带来了手机未来的另一种形态一一FlexPai柔派柔性屏手机,实现了真正的可折叠。是否有边框、边框有多大,似乎不再是这款手机的重点。重点是它的屏幕尺寸之大、可折叠的形态之科幻,仿佛真的来自未来,来自次时代。

与全面屏有关的思考_新浪众测

柔宇FlexPai柔派

与全面屏有关的思考_新浪众测

柔宇FlexPai柔派

旧金山召开的三星开发者大会上,三星的可折叠手机来到大众面前。移动产品营销高级副总裁Justin Denison展示三星的折叠手机,展开后为4.2:3屏幕,可像平板一样操作,闭合时副屏21:9折叠后收入口袋和正常手机一样,封面用于显示天气及时间。同时三星电子专门联手谷歌和安卓开发者团体一起开发适配折叠交互的系统桌面,以便最大限度地发挥这种新品的潜力。

另据外媒报道称,华为已经研发折叠屏手机成功,同时在美国专利商标局公布的一项《铰链式双屏幕设备》的专利中,曝光了一款微软双屏设备。如此,我们发现手机发展的另一种可能,屏幕会以另外一种形式变得更大,从而成为真正革命性的产品,屏占比似乎也因此不再有更多意义。

与全面屏有关的思考_新浪众测

与全面屏有关的思考_新浪众测

三星 Infinity Flex。现仍处于原型机阶段,为了保护外观设计,用于展示的工程机套上了厚厚的边框,同时调暗了舞台光线。

当屏幕可以变得足够大,处理器变得足够强,手机自然不再仅仅为娱乐而生,手机的生产力必然会发生突飞猛进的变化。对于手机作为生产力的工具,三星、华为、锤子等厂商早已经开始了探索,通过连接大屏、键盘、鼠标而实现桌面级的操作体验。锤子科技的TNT甚至可以脱离键盘鼠标,主打触摸交互,具有非常高的完成度以及全新的系统级交互体验。而柔性屏是自然的大屏,是桌面级操作系统的最便捷载体之一,是提升生产力的利器,也许真的会取代平板,甚至电脑,“折叠下一个十年”。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更会突破物理屏幕的限制,迎来人类全新的计算平台,比如VR。未来可期,我期待着那一天早日到来。

(备注,以上图片均来自网络)


(声明: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本人和新浪众测共同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众测立场。)
0 0
分享 商务合作 返回
微博 QQ空间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