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盲盒”悄然盛行,买本书也要碰运气?

笔点酷玩 笔点酷玩 2022-09-28 12:55

笑哭,买本书也要碰运气?

笔点酷玩每日答疑,今天聊聊互联网掀起的“盲盒潮流”。原提问话题如下:““图书盲盒”是否能像“盲盒”一样风靡互联网市场,你会在什么情况下购买一套图书盲盒?” 

“图书盲盒”悄然盛行,买本书也要碰运气?_新浪众测

这个提问的背景,是线上+线下突然掀起的“图书盲盒”潮流之盛行——近3年来,特殊时期实体店客流惨淡,图书销售也深受影响,再加上网上图书商城改变了部分读者的购书习惯,线下售书举步维艰。为了增加销量,某些平台如中图网、先锋书店开始积极地推行盲盒卖书。

“图书盲盒”悄然盛行,买本书也要碰运气?_新浪众测

与之对应的,是某些“好物平台”频繁出现的“买书秀”。嗯,你买了书不用和大家分享读书心得,哪怕抄两句书中名句或感触颇深的段落也好,却只是如同数码手办玩物开箱一般拍几个封皮,并美其名曰“今日份快乐”。书之于你,真不如只留一页封皮。

盲盒的前身今世

什么是“盲盒”?简言之,你收件之前,压根猜不到包裹里卖的是哪一款产品,顶多知道产品类型。

这种销售策略最早在模型手办圈玩出名堂。比如某品牌推出一套十二生肖盲盒,除了12个常规生肖属相的手办之外,还额外设立2个特殊款/隐藏款,由于这两款限量,开出概率低,全算全套12个都买下,也未必能开出隐藏款。因此,为其买单的人多半抱着“试手气”的心态,换言之,有点相当于以钱换物的“chou-jiang”。

“图书盲盒”悄然盛行,买本书也要碰运气?_新浪众测

若干年前,天猫的一些商家突然开窍了,卖个衣服也搞“节日盲盒”,你开出来的盲盒,有可能是件衬衫,也有可能一条内裤。这种盲盒看上去没啥市场,然而收效可观。店家发现,只要标价不高,非必需品也可能成为想要“碰运气”的消费者锚定的对象——有闲钱、想占便宜的网友虽然不占多数,但这部分人的总量也不少,把小钱堆起来,这个市场之大,难以想象。于是乎,3C快消品也加入了盲盒的行列,各种白菜小破货,都可以以盲盒的形式发到那些想碰运气的用户手中。你收到了废品?没关系,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嘛。

饮鸩止渴的“图书盲盒”

要说盲盒文化在数码手办日用圈玩得转,属于算准了部分消费者押宝求刺激的心态。那么图书盲盒,就有点离谱了。

买书也好,借书也罢,消费者的刚需是知识,而不是“刺激”。读书人要么是知道自己要读什么,哪里有卖,买下便是,压根不会看一眼所谓“盲盒”;要么是想读一些闲书,但也会有固定的一个范围,寻找靠谱的作者和出版社,这种获取知识的目的性非常明确,根本不会出现“找刺激、寻新奇、为消遣”的“开盒”心理。

“图书盲盒”悄然盛行,买本书也要碰运气?_新浪众测

我们粗浅的分析一下就能得出结论:能够选择图书盲盒的人,往往是那些获取文化目的并不明确,也很少会被知识驱动人生的消费者。这些人本该被知识文化拯救,需要好书好教材好好充电,却被图书盲盒搅乱了本可以被涤荡的心智,“获取知识”的目的性也消失殆尽,靠赌运气来买知识,无异于“饮鸩止渴”。

下馆子还要点个好菜,读书怎能贸然开盒

读书人都懂,知识有真伪,图书有好坏之分。读书也不是机械地复印,它是一个经过阅读→消化理解→转化为读者的自知与实践,并带来自己、他人乃至世界进步的过程。

把图书变成盲盒,不仅会让质量差劲的坏书大行其道,也将扰乱图书文化市场的正常秩序。不得不说,资本是万恶之源,为了把压在仓库的书全都清空,如今卖书人也不愿再做知识的领路先锋,放弃良知,胡搞一气。君不见,某些带货主播在视频平台吆喝1元图书如同卖擦屁股纸,这种风气尤其值得警惕。

当社会群体获取知识的方法变得急功近利,那么这个群体的文化根基将会逐渐松散。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如果我们花了多少年普及的“九年义务教育”,被自己的图书售卖策略搞得烂图书、伪知识横行,未来也会如“飞盘媛扰乱运动圈”一样乌烟瘴气。

“图书盲盒”悄然盛行,买本书也要碰运气?_新浪众测

诸位,还记得那一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吗?我认为,我们有必要拒绝“图书盲盒”,从消费者这一边给图书市场一个明示:你们这样做是错的,不要再瞎搞了。

而对那些想读书又不知道读什么好的童鞋,那么多优秀的书单推荐你不去看,反而要去开盲盒,那你可能真的不需要读书。你需要的有可能是一个摆满“书籍模型”的手办架。

读书≠装裱,你买的真的是书吗?

我是笔点酷玩,本期话题就聊到这里,喜欢就给我个赞,我们下期再见。

(声明: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本人和新浪众测共同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众测立场。)
0 0
分享 商务合作 返回
微博 QQ空间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