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ad Pro里藏着102块磁铁,它们的作用竟是..

APPSO APPSO 2019-01-16 09:04

简洁、一致性、少而优、对材料的灵活运用……各种对于苹果产品设计的讨论总是会围绕几个关键词,事实上这些也是大部分人对于iPhone、iPad和MacBook等设备的直观感受。这些思路的体现,大部分是显露在外的。比如对白色注塑、银色铝合金材料的运用,都围绕着苹果定下的简洁基调;又或者是苹果总会想办法隐藏各种螺丝,减少外部开孔,并尽可能地抹掉接缝,为的是能保证一体式的外观,摆脱机械结构的割裂感。

然而,产品设计并不止步于我们看得见的部分,也有一些是在看不到的地方。比如说Taptic Engine传递到掌心的细腻震动,少不了机身内部的线性马达;而iPhone X实现的四等边宽圆角全面屏,常人也不会知道它所采用的更优秀的封装工艺。有时候,这些来自苹果产品内部的设计改进,反倒会比肉眼可见的变化更为重要。毕竟,单纯追求一种新的形态,不过是获得一种视觉上的「好看」,但产品能否带给人在体验上的「舒适性」,很大程度需要对内部细节抱有多一分在意和考究。而这次我们想说的,就是一些被苹果放置在iPhone、iPad和MacBook机身内部的小磁铁。这些不起眼的原材料很少被人提及,可事实上,它们一直都是苹果产品设计中不能忽视的存在。

iPad Pro能当冰箱贴,是因为苹果往里面塞了102块磁铁2018年11月新iPad Pro上市后,首发入手的网友们展示了一个另类的玩法,那就是将它当成冰箱贴来用。

▲也许是史上最贵的冰箱贴这当然是一个成本高昂的恶搞,但iPad为什么能贴在冰箱上,却成了网友们争相讨论的话题。显而易见的是,和冰箱贴一样,iPad本身就是块大磁铁。

之后,包括iFixit的拆解报告,以及播主Marques Brownlee的磁极观察片也发现,苹果在新的iPad Pro中塞入了大量的小磁块,这些磁铁整齐分布在机身的四个扬声器的四周,还有一部分被放置在左右两侧,为的就是让外置键盘保护套和Apple Pencil能够和iPad Pro稳定地贴合在一起。

▲苹果iPad Pro视频中专门介绍了这些磁铁的用途苹果在官方介绍视频中也专门提到了这一点:「为了让iPad和其它配件尽可能保持紧密,我们使用了102块磁铁,一切都能够精准对齐,浑然一体。」从iPad Pro的使用体验来看,这些磁铁主要会用于四个目的:一个是将保护套吸附在机身后背,其次则是在顶端用于固定Apple Pencil,同时也保留了原来的揭盖唤醒,和Smart Connector键盘连接这两个特性。而你现在应该会发现,磁铁的好处在于,哪怕是它提供的吸附强度十分有限,也能让苹果可以在不依靠卡扣或插捎等结构的情况下,将外置配件和产品吸附在一起,又保证了产品本身形态的足够精致和不突兀。不过磁铁为iPad带来的吸附性,仅仅只是苹果对磁性材料的其中一个尝试。要说运用得更早乃至是更为广泛的功能,我们还得回到20多年前的苹果笔记本电脑时代。

乔布斯回归苹果后推出的第一台笔记本,用磁铁取代了卡扣1997年,重回苹果的乔布斯在黑板上的画出了那张著名的四象限策略图,将普通用户、专业用户、桌面电脑和笔记本电脑分列在X/Y轴两侧,然后说:「我们会为这四个群体制造一款产品,其它不在这个范围内的产品都可以砍掉。」而初代iBook,也是MacBook的前身之一,则成为了当时苹果面向普通用户的笔记本产品。

为了强调时尚和个性化,苹果在第一代iBook上使用了全新的聚碳酸酯外壳。这种彩色的半透明机体配合略微有些夸张的大圆弧外壳,让这款设备在当时冷冰冰的个人笔记本电脑市场中散发出一种独特的亲和力,至今仍然是苹果最经典的产品之一。但我们这次的关注点在于iBook的闭合设计上。当时,主流的笔记本电脑都会在屏幕上方设计一个卡扣,也可以称之为闩锁,目的是为了让笔记本在闭合时能更好地贴合在一起,也有为抗跌落和安全性考虑。

不过,苹果却在iBook上取消了这一设计,这也让它成为了当时第一款没有采用闩锁设计的个人笔记本电脑。一方面,这和它手柄式的铰链有关,屏幕可以更紧密地合上;另一方面,苹果还在屏幕顶部和掌托的部分加入了磁簧开关的设计,当屏幕即将闭合时,上下两部分就会产生磁性感应,借此来实现自动休眠。但这种设计苹果只使用了一代。在之后的iBook G3 Snow中,苹果重新转向硬朗的设计风格,在保留磁簧开关的同时,也把闩锁带了回来。

▲屏幕即将合上时,挂钩就会自动弹出,原因是下方的磁性吸附作用但新的闩锁也同样引入了磁吸特性,使得内部的挂钩会在即将扣合屏幕时才会弹出来,不用的时候则可以隐藏在凹槽之中。至于现在,铰链技术愈发成熟,自然也就不需要再设计闩锁了;至于磁簧开关则由新的霍尔传感器所取代,靠磁性感应来实现息屏的功能也从相对小众的东西逐渐变成了主流。当然,这种磁性设计也并不是完全没有问题。苹果就曾在官网上发布过这样一则公告,上面写明,如果你将包含磁铁的设备放在Mac笔记本电脑或掌托下,可能会唤醒磁性感应,导致计算机自动进入睡眠状态。不过有光线感应器的情况下,现代笔记本对于开合屏幕的判断条件会更为全面,而不仅单纯靠磁性感应。

▲一个可以让回形针立起来的好设计如果你真的想知道自己的电脑里到底有没有装磁铁,也可以拿一个Apple Watch或是回形针这类能够对磁性元件产生反应的物体,沿着笔记本掌托边缘缓慢移动,也会感知到磁铁的那股吸附力。

从MagSafe到Smart Cover,磁铁成了苹果设备中的常客在看到磁铁这一原材料的潜力后,苹果开始将这种闭合与吸附效应运用到其它零部件中,其中就包括了广为人知的MagSafe充电接口。

2006年,苹果在MacWorld大会上展示了这一全新的磁性吸附接口。正如之前我们在《MagSafe和它的磁性吸附时代》一文中提及的,受益于磁吸作用,当MagSafe接头和MacBook的电源口距离足够近的时候,它就会自动「吸附」上去。你甚至都不用侧着头刻意去找准接口的位置,反而会产生一种是被接头「牵引」着贴到上面的感觉。而当你不需要的时候,它也能很轻松地与机身分离,并「脱落」下来,让不少人彻底摆脱了被电源线绊倒的日子。哪怕是现在,USB-C已经成为了新的主流,也丝毫不妨碍MagSafe是MacBook产品史上为数不多的「用过了就离不开」的设计,体现的则是苹果对那些微不足道细节的关注。

如今,还有像微软Surface平板电脑这样的设备,也将磁吸特性引入到自家的电源接口和触控笔中。保不准,以后我们还能看到带磁性吸附功能的USB-C接口的出现。

另一方面,随着移动设备的兴起,苹果也越来越擅长将磁性吸附能力运用在除MacBook之外产品线上。在2011年3月,苹果发布iPad 2时就为其量身定做了一个名为Smart Cover的保护套。和MagSafe一样,你只要将这个盖子往iPad边缘一「贴」,它的金属铰链就会自动吸附在平板侧边。

▲那些小黑块就是隐藏在内部的磁铁。图片来自:iFixit有意思的是,当时iFixit拆解时也找来了一块磁极观察片,同样能清晰看到Smart Cover和iPad 2内部的小磁铁,两部分加起来共有31个。这看起来很简单,但我们也不能忽视磁铁天生对于其它电子元器件的影响。而苹果只能寻找一个磁铁数量和贴合力度之间的平衡点,让设备和保护盖不仅能精准贴合,还要不容易脱落。同时,由于Smart Cover也内置了霍尔传感器,所以当你揭开保护盖一边时,iPad屏幕就会自动被点亮;而合上时,iPad也会自动进入息屏状态。这种磁性感应特性同样可以在现在的iPhone官方保护皮套中看到。

再之后,磁铁渐渐变成了苹果设备中的「常客」,基本只要是有吸附和闭合功能的需求,你都能看到磁铁的身影。比如Apple Watch的磁力充电线,也不需要精确对准,只要让接头靠近表背就可以自动吸附到位。

还有两代Apple Pencil,它们同样也离不开磁铁。区别在于,第一代Apple Pencil只是将磁铁运用在充电笔盖的部分,而第二代则在笔身平坦的一面内置了三块磁铁,如此便可以吸附在iPad Pro的侧边,还间接获得了无线充电的能力,体验上无疑比之前更好更优雅。

▲AirPods充电盒顶部盖子也藏了四个磁铁。图片来自:iFixit

至于AirPods充电盒盖子的开闭状态,Apple Watch的现代风扣和米兰尼斯表带设计,以及诸多的第三方配件,我们对其中的磁性连接特性似乎已经习以为常。毫不夸张的说,似乎只要有磁铁的存在,苹果就可以尽可能地不破坏产品外观上的一体性,同时还能赋予它们扩展连接的功能。更重要的是,对大部分正在使用苹果设备的用户来说,他们将产品与配件相互连接时,可能都不会留意到磁铁的存在。这种隐性的维系,显然才是磁铁对于苹果设备的最大价值,也是这种原材料的珍贵之处。

(声明: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本人和新浪众测共同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众测立场。)
0 0
分享 商务合作 返回
微博 QQ空间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