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频VS步幅?跑步界的著名争论终于有答案了
提升跑步速度
几乎是每一个跑者的目标
而最简单粗暴的速度公式
跑步速度=步频×步幅
想要提高速度,要么提高步频
要么增大步幅,或者两者兼备
对于跑者来说,想要高步频同时又要大步幅,很不现实。甚至绝大多数的跑者两者都弱,既没有高步频,也缺少大步幅。那么步频和步幅哪个更重要?这个问题也成了跑步界的“三大著名争论”之一。今天,小编就跟大家一起聊聊步频和步幅的话题。
步频是指走路或者跑步时,每分钟脚步落地的次数,例如:在1分钟内,如果左右脚共踏出180步,那么步频就是180次/分钟。
优点:着地时身体的冲击力较小,膝盖、韧带和筋腱所承受的压力便会减少,大大降低了我们跑步受伤的机会。
缺点:由于高步频需要摆臂和迈腿的次数增多,因此心率会上升快,身体的疲劳感会比较强。
步幅是指一步的距离,以脚的中心算。你走一步后,两脚中心的距离就是你的步幅。成人正常行走步幅大约在65厘米左右,而跑步时步幅更大,因为两脚落地之间往往还有腾空的距离。
优点:大步幅容易出速度,不仅适合短跑,也适合长跑,在同样的速度下,大步幅跑法消耗的能量比步频跑法要小。
缺点:步幅过大,身体的垂直幅度增大,着地时身体所承受的压力也会增大,受伤的风险比较大。
大家都知道“速度=步频x步幅”。要提高速度,要么提高步频,要么增大步幅,或者两者兼备。那我们训练时先从练哪个呢?
对于普通跑者,建议先从步频练起,采用小步高频稳妥的提高配速,增加落地的次数,可以减少每次落地的压力,然后再逐渐增大步幅,就会越跑越快。切忌不要步幅过大,因为步幅过大的坏处是显而易见的:明显的刹车作用,过长的支撑时间,容易伤害膝盖。
对于步频已经很快的跑者来说,可以适当的进行一些步幅训练。一般来说,加速时步频会增加,步幅也会增大。但是到了一定程度,步频就不能再变快,只能提高步幅。切记不要过于刻意想着提高步幅,这样不仅跑步效率差,而且容易受伤。可以按照同样的速度,让步频慢一点,步幅大一些,循序渐进的提升步幅能力。
提高步频训练方法
1、调整步子和呼吸
通常我们跑步都是以轻松随意的步频和步幅进行,提高步频需要有意识把注意力集中在步子上,增加双腿交换的频率,同时需要调整高频奔跑下的呼吸节奏,锻炼心肺功能。
2、加强摆臂训练
手脚是协同工作的,增加腿部频率离不开摆臂的加快,一旦加快摆臂,步频也会提高。摆臂的正确要领是松肩,前后摆动,手不过身体中线。此处需要注重前摆和后摆的速度要一致。
3、跟着节奏跑
可以跟着高频跑者一起跑,效仿他们的跑步节奏;也可以找些动感节奏的歌曲来听,踩着音乐的节拍去跑,也是一种锻炼方式;现在有很多跑步软件都自带节拍器功能,也可以尝试。
提高步幅训练方法
1、抬高膝盖
很多跑者都没有意识到,步幅的后半部分正是动力的来源。膝盖抬得更高,能迫使臀屈肌推动膝盖提升,增加蹬地力量。要纠正跑步中膝盖的位置高低,不要考虑速度,专心于跑动中如何抬高膝盖更靠近胸部。
2、快速单脚跳
在你训练计划的中期每周进行1-2次,每次双脚交叉跳30米,尽量增加腾空时间和减少每只脚落地的时间,换句话说就是落地的脚要有力而快速蹬地。确保你每次跳的距离都要比你的步幅要大。
3、腿部力量训练
由于大步幅容易导致伤病,为了让你的步幅更“平稳”。可以增加一些力量训练,如跳绳、捕鸟犬式拉伸、深蹲和跳绳等。
什么样的步频和步幅适合自己,不能一概而论,要取决于个人身体条件和适应性。因此提高步频和步幅的训练需要循序渐进,祝愿每位跑者都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节奏,向高手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