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那么多我想去试试:诸神篇

冬日小熊 冬日小熊 2019-05-26 09:56

不知不觉已经写到第五篇,这篇就带点戏说的意思吧,在诸多没有写到的品牌和科技里,在我所了解的范围内,一再甄选,可能有些朋友期待的品牌或科技没有出现在这里,也许是我不了解,也许是被筛选掉了,还请见谅。

科技那么多我想去试试——诸神篇_新浪众测

科技那么多我想去试试——诸神篇_新浪众测

科技那么多我想去试试——诸神篇_新浪众测

GEL

科技那么多我想去试试——诸神篇_新浪众测

科技那么多我想去试试——诸神篇_新浪众测

科技那么多我想去试试——诸神篇_新浪众测

科技那么多我想去试试——诸神篇_新浪众测

科技那么多我想去试试——诸神篇_新浪众测

GEL

GEL是ASICS引以为傲的减震材料,诞生已经30多年了,但即便现在看,也是天外飞仙级别的缓震科技。GEL是一种以硅酮树脂为基本原料,类似果冻状的胶质材料。具有超强的吸震力,能使6米高处落下的鸡蛋不破碎。ASICS将具有高抗冲击缓冲性的GEL内藏于中底。根据使用的场合,分别装于前脚掌和后脚跟等相应的部位。可保护跑者的脚部免受地面冲击力的影响。

与阿迪、李宁等品牌所谓的缓震胶相比,GEL才是真正的缓震胶,从外观看有胶的黏稠感和液体感,而李宁的前B后C,阿迪的adiPRENE+,从形态上更接近于EVA。仅从缓震效果上看,GEL有着明显的优势,但是GEL在重量上很吃亏,于是后来又出现了加入发泡技术的R-GEL,减轻了重量,但牺牲了些许缓震性能。不过ASICS凭借GEL这一技术,一招鲜吃遍天,在跑鞋领域力压阿迪、耐克走在行业顶端。

科技那么多我想去试试——诸神篇_新浪众测

Asics Gel-Kayano 22

科技那么多我想去试试——诸神篇_新浪众测

科技那么多我想去试试——诸神篇_新浪众测

科技那么多我想去试试——诸神篇_新浪众测

Asics Gel-Kayano Trainer

科技那么多我想去试试——诸神篇_新浪众测

科技那么多我想去试试——诸神篇_新浪众测

科技那么多我想去试试——诸神篇_新浪众测

科技那么多我想去试试——诸神篇_新浪众测

WAVE

科技那么多我想去试试——诸神篇_新浪众测

科技那么多我想去试试——诸神篇_新浪众测

科技那么多我想去试试——诸神篇_新浪众测

科技那么多我想去试试——诸神篇_新浪众测

WAVE

既然上面提到了爱世克斯的GEL,就不能不提美津浓的WAVE大波浪,作为日系双雄,GEL是材料减震的巅峰,WAVE则是机械减震的翘楚。

我们看到,作为结构减震科技,万变不离其宗,A3也好,弓也好,弧也罢,外观、原理都和WAVE非常相像。而美津浓的WAVE波浪科技,更是一个完整的系列,根据不同需要衍生出了各种波浪形态,在缓震和稳定性上找到了完美的平衡,作为机械结构减震,WAVE应该是最为成功的,也是最具美感的,机械之王当之无愧。

科技那么多我想去试试——诸神篇_新浪众测

Mizuno Wave Prophecy 4

科技那么多我想去试试——诸神篇_新浪众测

科技那么多我想去试试——诸神篇_新浪众测

科技那么多我想去试试——诸神篇_新浪众测

科技那么多我想去试试——诸神篇_新浪众测

科技那么多我想去试试——诸神篇_新浪众测

NRGY

科技那么多我想去试试——诸神篇_新浪众测

科技那么多我想去试试——诸神篇_新浪众测

科技那么多我想去试试——诸神篇_新浪众测

NRGY

其实提起彪马,其当家科技应该是IGNITE,但是最近彪马和阿迪的一场官司把彪马的NRGY科技推上了风口浪尖,而随着阿迪的败诉,彪马的NRGY科技也势必会大面积的覆盖其产品线。

没错,这场官司就是阿迪Boost和彪马NRGY之争。鉴于Boost近年来的强势表现,下面我想用比较大的篇幅来理一理Boost和NRGY之间的关系:

科技那么多我想去试试——诸神篇_新浪众测

官司的起源还要扯上德国最大的化工公司巴斯夫,巴斯夫可谓黑科技诞生之地,当年他研制了一种叫做发泡微球(Infinergy)的材料,并在全世界兜售,其中还联系过我国的几家运动品牌。(注意,这时还仅仅是半成品Infinergy,不是Boost)这种材料最早引起了彪马的注意,并且率先把发泡微球(Infinergy)材料用到了自己的一款跑鞋上。后来同为德国公司的阿迪也意识到这一科技的潜力,随即与巴斯夫合作开发Infinergy,并在2011年与巴斯夫签订了专利独享合约,并最终在Infinergy的基础上研发出了Boost!

而悲催的彪马,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彪马当然不甘心只拿到个半成品Infinergy,于是就转而和美国亨斯曼化工合作,继续开发基于Infinergy构成的中底材料,并在2014年鼓捣出了自家的NRGY缓震科技。

可以说,阿迪的Boost和彪马的NRGY是同父异母俩兄弟,而联想起阿迪和彪马之间的关系,(两家公司其实是两亲兄弟分别创办)不禁让人感叹,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科技那么多我想去试试——诸神篇_新浪众测

而回到产品本身,小妈生的NRGY比起根红苗正的Boost在性能上还是有相当大的差距,但是其优势在于价格便宜,而且有Boost这个现成的模板,进步潜力应该非常大,所以阿迪表示还要上诉,目的就是要把这个潜在威胁杀死在摇篮里。但作为我等消费者,真心希望彪马能把自己的NRGY技术完善起来,不能让阿迪一家独大,不然Boost的价格还是会在月亮之上!

科技那么多我想去试试——诸神篇_新浪众测

Puma IGNITE Ultimate

注意】由于彪马NRGY鞋款太少,且并不成熟,所以不推荐购买,下面推荐的是彪马当家科技IGNITE跑鞋,就是博尔特代言的鞋款。(IGNITE是彪马成熟而优秀的中底缓震材料,篇幅限制不多介绍了)

科技那么多我想去试试——诸神篇_新浪众测

科技那么多我想去试试——诸神篇_新浪众测

科技那么多我想去试试——诸神篇_新浪众测

科技那么多我想去试试——诸神篇_新浪众测

科技那么多我想去试试——诸神篇_新浪众测

科技那么多我想去试试——诸神篇_新浪众测

科技那么多我想去试试——诸神篇_新浪众测

disc

科技那么多我想去试试——诸神篇_新浪众测

科技那么多我想去试试——诸神篇_新浪众测

科技那么多我想去试试——诸神篇_新浪众测

科技那么多我想去试试——诸神篇_新浪众测

disc

你一生有多少时间用在了系鞋带上?彪马的disc科技为此而来,小小的转盘,通过精妙的机械设计,轻松快捷的掌控鞋带松紧,些许这项科技并不能对鞋子性能有多大提升,但绝对可以增加鞋子对你的友好度,而且这小转盘设计的如此可爱,真让人爱不释手,恐怕只有锐步的pump技术能与其媲美了。另外这小转盘在很多自行车鞋上都有使用。(其实我是个公路自行车爱好者)

科技那么多我想去试试——诸神篇_新浪众测

Puma Trinomic Disc Blaze Leather

科技那么多我想去试试——诸神篇_新浪众测

科技那么多我想去试试——诸神篇_新浪众测

科技那么多我想去试试——诸神篇_新浪众测

科技那么多我想去试试——诸神篇_新浪众测

科技那么多我想去试试——诸神篇_新浪众测

Charged

科技那么多我想去试试——诸神篇_新浪众测

科技那么多我想去试试——诸神篇_新浪众测

科技那么多我想去试试——诸神篇_新浪众测

科技那么多我想去试试——诸神篇_新浪众测

如果没有库里,我不会选UA进来,因为UA的科技集中在紧身衣方面,球鞋科技与文化的沉淀真的是小学生级别。在它前面有太多更值得写的,比如NB自成体系的缓震科技,比如匡威曾经的油包和“有氦气体”。但是,作为现役NBA现象级球员,诸神篇里应该有库里的位置。

Charged是UA的主打缓震科技Charged Cushioning与传统缓震发泡科技不同,它能够在使用者落地时有效降低地面给脚带来的冲击力,并且能够将落地后的冲击力转换为一定的弹性反作用于你的双脚,带来良好的回弹感。

上面是官方的说辞,老一套了,其实说白了,就是在李宁、阿迪的伪缓震胶层次上徘徊,人家李宁都有李宁云了,阿迪都有Boost了,UA,你快拿出点自己的东西来吧。

其实UA由于有丰富的紧身衣经验,其在鞋面科技上倒是值得一看,比如下面的ClutchFit。

科技那么多我想去试试——诸神篇_新浪众测

科技那么多我想去试试——诸神篇_新浪众测

科技那么多我想去试试——诸神篇_新浪众测

ClutchFit是Under Armour旗下全新的的鞋面科技,简单来说,这是一种热熔的双层弹性面料。第一层为基底层,呈现为一片式的合成材料,第二层则是胶带状的粘合层,呈沙漏型附着在基底层上。根据官方的解释,基底层重在轻柔舒适,带来不错的穿着感,而粘合层则起到类似弹力绳的作用,在球员脚步移动时这些沙漏状的胶条会舒展成矩形并且对鞋面施加向原来方向的力,保证了鞋面不会过度变形。

科技那么多我想去试试——诸神篇_新浪众测

Under Armour Curry 3

科技那么多我想去试试——诸神篇_新浪众测

科技那么多我想去试试——诸神篇_新浪众测

科技那么多我想去试试——诸神篇_新浪众测

下期:颁奖篇

(声明: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本人和新浪众测共同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众测立场。)
0 0
分享 商务合作 返回
微博 QQ空间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