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Mate 70 Pro+的影像是真正的杀手锏
一款手机的影像实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款手机的定位,这也是用户在选择时最为关注的功能之一。纵观当下的国产手机几大TOP品牌的旗舰级产品,每一款都在影像方面铆足了劲,其实际表现都代表各家在影像技术上的大成,每一代产品在影像上的创新和提升都是值得众多手机摄影爱好者细细把玩的。
华为一直在手机影像方面具备不俗的实力,作为最新的旗舰手机华为Mate 70系列更是以独有的红枫原色影像系统有了更出彩的影像表现,成为上市以来被用户使用频率最多的功能。就拿我手上这款华为Mate 70 Pro+来说,用了将近一个月,它拍出的照片应该是为旗舰手机在影像方面开辟了一条新赛道。
什么是红枫原色影像?
在手机后置相机DECO的中间的位置,那颗最小的摄像头就是红枫原色摄像头。虽然它是一颗摄像头,其实它并不参与成像,但它也不是用来凑数的,而是首次应用在手机上的多光谱成像摄像头。
它起到的最重要且唯一的作用就是为手机上的超广角、主摄和长焦这三颗摄像头提供更加准确的色彩信息,还原最真实的景色,达到无限于接近所拍即所见的效果。
这里就要提到色准的概念了,对任何一台显示设备来说,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样的颜色是准确的。色彩的基本属性称为色度,它有不同的规范版本,在业界我们通常用到的版本是CIE 1931,像经常听到的sRGB、Adobe RGB和DCI-P3等色域标准都是从这里划分出来的,能准确显示这些色域中每一种颜色的能力就是色准。
大多数普通用户在看到丰富的颜色画面时,通常会在意色彩的鲜艳和多样,简单地说就是讨好眼球,而很少人会去注意自己从显示设备中所看到的色彩是否是自然界中原本真实的色彩。在早期的手机中,某些品牌为了刻意迎合用户的喜好,在拍照时会通过各种后期算法去处理照片,使其看起来观感有冲击力,更符合普通大众对色彩的概念。这一操作让手机影像在成为主流的早期可以受到用户喜爱,但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用户辨识能力越来越高时,这种一味风格化不追求真实处理的弊端就显而易见了。
这次华为采用的多通道光谱传感器并不是首发,其它品牌手机也用过类似的技术,但多为单点光谱传感器,只会“以面带点”,照顾到了整体就没法照顾到局部细节。而华为的红枫原色摄像头搭载了150万多光谱通道,并且RYYB传感器也较传统的RGB传感器能够提升进光量和画面色彩的饱和度。结合光谱恢复算法,一次拍摄就可以获取二维图像和更丰富的光谱信息,能纠正色彩和色温,校准白平衡,从而让照片的真实感得到最大程度的提升。
之前我说过这颗红枫原色摄像头能实现无限于接近人眼所见的色彩,并不能100%的复刻,这也是由技术决定的,毕竟现在也没有哪项技术可以说自己能100%的呈现真实世界的色彩。相比电视机、投影机和显示器,要在手机这么小的体积和屏幕内实现色准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就当下差不多已经卷出天际的手机影像而言,华为的这条赛道应该是更符合现在用户的高要求。
红枫原色影像系统又是什么?
既然知道了什么是红枫原色影像,那接下来就一定要知道这套红枫原色影像系统又是什么了?华为Mate 70 Pro+的后置影像配置相当豪华,一颗超聚光主摄、一颗超聚光微距长焦摄像头、一颗超广角摄像头和一颗红枫原色摄像头。
其中,主摄镜头支持5000万像素,RYYB传感器,支持OIS光学防抖,等效焦距是24mm,光圈F1.4~F4;长焦镜头支持4800万像素,RYYB传感器,支持OIS光学防抖,等效焦距是96mm,光圈F2.1,最近拍摄距离为5cm;超广角镜头支持4000万像素,RYYB传感器,等效焦距是13mm,光圈F2.2。
我们看到三颗摄像头的传感器都是RYYB传感器,比传统的RGB传感器在夜景拍摄方面表现更出色。这意味着华为Mate 70 Pro+能够在暗光环境下捕捉到更多细节和色彩,从而可以适应更多的应用场景,并且大大提升了拍照的成片率。并且,在我最常用的长焦镜头上这次也有很大的升级,从上一代的70mm左右增加到了96mm,加上其微距拍摄的能力,使得它真正成为了在手机长焦中最接近传统相机100mm微距技术标准的镜头,这在我们日常拍人像和细小物体时有了更充足的发挥空间。
这颗红枫原色摄像头,如果顾名思义,那就是拍红色最好看、最准确,但其实是因为红色是最难真实还原的颜色,如果你拿不同品牌的手机去拍同一种红色时,往往拍出的照片会有不同的红色,而华为Mate 70系列在这方面能呈现最接近真实颜色的表达,故而以“红枫原色”而命名。
色彩的真实质感
我们往往会说“这个东西看起很有质感”,指的就是画面的细节和层次,能够让人通过照片感受到拍摄主体的材质、表面和质量,带来真实感与触摸感。之前我也提到过手机影像存在好看要优于真实的情况,就像我们提到的“数码味”也是一样的。
对非专业摄影师的普通用户而言,用手机拍摄往往不会刻意去营造精致的环境或者追求专业的布光,甚至有些朋友都不用各种滤镜,但这就是最真实的生活,直接用原色模式就能表达出最真实的色彩,原片直出也是最高效的。
既然说红色最难呈现,那就看看华为Mate 70 Pro+的实际表现。初春是红梅开放的季节,这两种红色的红梅,一种是鲜艳的红色,一种是浅淡的粉红色。红色的色泽浓郁,颜色突出,显得很饱满。而粉红色显很淡雅,看起来更柔和温馨一些。
简单的沙拉不仅考验厨师的功底也是在考验手机影像的实力。绿油油的蔬菜枝叶分明,看似杂乱无章的摆放却能突出菜肴的美感,从蔬菜的绿色中就能看出它的新鲜感,这就是质感。西红柿的不同部位有着深浅不一的红色,并且在光线下有着汁水的反射,这就是真实。
麦杆菊是很常见的花卉,不同大小且开放程度不一的麦杆菊所展现的黄色也有差别,并且从里到外花瓣的层次感和立体感都很明显。
要拍好火并不容易,网上就有不少这方面的教程,往往是需要专业的设置。这是我随手用普通拍照模式拍出的火焰,它变化莫测的形态和随之变换的颜色能感受到它的跳动,每一个瞬间都是独一无二的。
色彩风格的多样
自华为Mate 50系列开启XMAGE影像后,每一代都延用了。原色、鲜艳、明快和黑白四种风格的预置可以适用于不同场景和被摄主体,但在Mate 70系列前,除黑白外的其它三种色彩风格的差别并不算大,直到现在有了红枫原色摄像头的加入,基于更好的色准,这次这三种色彩风格也就有了各自更加鲜明的特点。
原色风格不用多说,主打的就是一个真实还原。鲜艳模式会基于红枫原色摄像头提供的多光谱信息,把画面中的色彩进行精准分离,降低周边环境的色调,并在四周加上很有韵味的暗角,突出主体的色彩表现,使其更有质感。因为它的色彩表现更有特点,亮度、对比度也都做了相应的调整,使得整体的氛围感高于真实环境,适合一些需要表达情绪和意境的照片。
明快模式则整体拉高了照片的通透度,在亮度上有很明显的提升,适合拍摄光线不足的场景,同时如果想表达人物鲜活个性的时候,也可以用到这个模式。
经典的黑白模式并没有一味地拉低照片的亮度,所拍出的照片明暗有序,层次分明,局部细节清晰,对小范围光线的还原也很到位。
这四种色彩模式虽各有特点,但整体也有共同点,就是色彩之间的过渡很细腻,中间分隔度把控得很精准,这也提升了整体色彩的表达能力。
色彩的稳定统一
我们在拍照的时候会遇到照片上的颜色和现实中的颜色不一致的情况,这就是偏色——导致偏色的主要原因是光源和白平衡。不同的光源具有不同的色温,色温决定了光源的颜色倾向。而白平衡功能是用于调节照片中的色彩,使其在不同光源下呈现自然的颜色。特别是在多种光源和色彩的场境下,很考验手机对复杂环境的算法。
在这个场景中,既有自然光源又有多个吊灯光源,同时电灯处于场景中远近高低不同的位置,所以光源多且角度不一。华为Mate 70 Pro+的成像非常自然,自然光线照在墙壁、植物和花盆上,还原出了真实的状态,而吊灯也呈现出了丰富的层次感,远近高低各异,正确表达出了各种光线叠加在一起的真实场景。
成片中红梅的颜色纯正,长焦镜头的白平衡准确,色彩还原趋于真实。
华为Mate 70 Pro+对色彩的稳定性把握也很准确,即使在像这种色彩多而且因被摄物材质容易反光的环境下,依然能突出主被摄物的清晰度,还保证了稳定的色彩呈现。
出彩的夜景拍摄
之前我就说过,华为Mate 70 Pro+的RYYB传感器的夜景拍摄方面很出色,所以直接来看看实际样张的表现。
不管是1倍、2X还是4X焦距,夜景照片都保持了很好的一致性。多光源的场景轻松搞定,色彩具有很高的还原性,和我们肉眼所看到的色彩基本一样。各种光源的细节都很清晰,哪怕是光源处于非常复杂的环境中,也保证了其稳定出彩的效果。
无人机群的光源小而且多,并且还有不同的色彩,同时处在光线复杂的城市背景中,就更难突出呈现了。华为Mate 70 Pro+在这一场景中的表现让我很惊喜,在多种焦距下不仅准确还原了在运动中不同状态、不同颜色的无人机群,还克服了背景中复杂光线的干扰,拍出非常出彩的无人机群表演场景。
10X长焦的夜景非常出色,不仅能保证主体的清晰明显,各种局部细节也有很高的还原,桥梁和屋檐上的灯带、各种霓虹灯的广告牌、从高楼不同楼层透出的光线都能看清楚,确实让人很惊喜。
写在最后
总的来说,影像作为华为Mate 70 Pro+表现极为出彩的功能之一,应该说它不仅仅只满足普通用户在多场景下的拍照需求,更是把对影像细节特别是在色准方面的要求拔高了一个层次,突破性地把更真实、更自然的色彩表现传递给用户,实现了纯正的“所拍即所见”,大大提升了场景代入感和临场感,把更专业精准的技术应用于大众,让我更期待这一技术的下放。
“真实、温暖、锐利、高画质”是华为影像XMAGE的核心风格,其中“真实”是我认为是它区别于其它手机品牌的最重要特质,这是成为我会继续用华为Mate 70 Pro+拍照的最根本原因。
这是一次在移动影像的技术体系上的革命性变化,红枫多光谱传感器的应用将移动影像的色彩还原从整体的模数转换中独立出来,有效地提升整体影像色彩还原的准确性。从影像的技术架构上来看,它为未来整个手机行业在影像技术方面的发展提供一个新的拓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