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戴式蓝牙发烧大耳的天花板之作(上手体验)

城年属马 城年属马 2019-12-08 12:37

一、前言

开篇声明,本文不是种草,只是单纯想写点文字与同好交流,因为这款耳机颠覆了我对蓝牙耳机的看法。

音乐是世界通用的情绪语言,每个国家语言不同,但是音乐中蕴含的情绪却是不同国家听众都可以切身感觉到的,音乐中的技术,音乐中的情感表达,可以感染每个喜欢音乐的人。

国内有一部电视剧叫《天道》,这是一部争议很大的作品,喜欢的人对它推崇备至,不喜欢的人觉得全是意淫瞎编。剧中主角丁元英(王志文饰演)和发烧友交流时对于《流浪者之歌》在不同演奏者的演绎做了一段解读,就是关于音乐的情感与技术的。

头戴式蓝牙发烧大耳的天花板之作(上手体验)_新浪众测

想要理解世界名曲背后的情绪,还是有着不小的门槛的,我个人经常用另一首歌来解释情感与技术,那就是谭晶和龚玥演绎的《妻子》这首歌,一位歌手饱含情感讲述着对丈夫的情感,另一位歌手用好听的声音、娴熟的技巧演绎着如何演唱,两者没有孰高孰低之分,同一个人,处于不同年龄阶段也会有不同选择,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找来听听。

明明是上手评测,为什么开篇要讨论音乐的情感甚至一部十多年前的电视剧呢?因为我的好友用HIFIMAN的ANANDA-BT,在我家听歌听哭了,男的,不是发烧友,也喜欢音乐,有多款千元耳机和播放器,喜欢《天道》这部电视剧,而且他在听之前,不知道这副耳机的具体价格。

摘下耳机的时候,朋友跟我聊起了电视剧,说自己越来越觉得作者是有真实生活体验才写出这样的作品的。

在电视剧《天道》中,女主角就是因为一首歌、一套音响而与男主角结缘,而整个故事也与音响和发烧友(人性)有关,看过这部电视剧的人往往会有这样的调侃,电视剧没看完,一套音响买回家!

音乐带给人的体验是无法用言语描述清楚的,所以厂商和爱好者们在音乐这条路上不断进行探索,不断用更好的材料造器材,用更好的技术,带来更震撼的听音体验,而对于外界、包括半吊子爱好者的嘲讽,多数人一笑了之。

已经证实得到快乐的事情,还需要别人指手画脚吗?!

二、产品介绍

ANANDA-BT是HIFIMAN旗下的平板蓝牙耳机,是平板耳机ANANDA的蓝牙升级版本,这篇文字,不会与有线耳机进行比较。

声音的本质是波,而且是机械波,需要在介质中才能传播。所以,从结构原理上来说,无论电磁式、动圈、动铁、平板还是静电耳机,目前所有厂商都是想尽办法用电驱动薄膜震动发声,HIFIMAN系列平板耳机在磁铁中间使用了超纳米振膜,敏感度高,驱动均匀,声音更精准更好听。所以,在同等工艺上,平板耳机音质大于动圈耳机,小于静电耳机,后者较为高端,不是普通爱好者玩得起的,平板耳机咬咬牙,还能够得上。

ANANDA-BT是包耳式耳机,刚好符合我蓝牙+包耳的喜好,耳罩空间很大,耳朵几乎不会触及耳罩边缘那种大,真正的包耳感觉。铝合金材质,重量495克,比很多包耳式耳机要大且重,这种体积和重量是不向材料妥协,不向音质妥协的结果。

头戴式蓝牙发烧大耳的天花板之作(上手体验)_新浪众测

与普通蓝牙耳机体积对比

头戴式蓝牙发烧大耳的天花板之作(上手体验)_新浪众测

超大超舒服的耳罩空间

重量虽然较高,设计方面加上了皮质混合头梁,均匀分散压力,加上松软Q弹的非对称耳垫(耳垫可以更换),实际佩戴体验非常舒服,头围较大的人也不用担心夹头,硕大的耳罩还会显得脸小,这不是开玩笑。

头戴式蓝牙发烧大耳的天花板之作(上手体验)_新浪众测

符合人体工学的头梁

耳机采用HIFIMAN系列标志性的隔栅外观,属于非常吸睛那种设计,我个人对这种设计非常喜欢,就是所在城市灰尘较大,有点担心后期维护保养,这种结构还有一个特点(缺点?),就是它的声音是开放式的,站在旁边的人可以清楚听见你听的歌曲,甚至歌词。

头戴式蓝牙发烧大耳的天花板之作(上手体验)_新浪众测

隔栅后面就是薄膜结构

背对着光源,可以隐约看到振膜结构。

头戴式蓝牙发烧大耳的天花板之作(上手体验)_新浪众测

超薄透光的薄膜

耳机头梁可以调整,就是阻尼有点大,最好是先调整完毕再佩戴,戴在头上想调整头梁,有点困难。

头戴式蓝牙发烧大耳的天花板之作(上手体验)_新浪众测

耳机双耳罩部分结构粗犷,可以调整的幅度很小,属于微调级别,不可以翻转收纳。

头戴式蓝牙发烧大耳的天花板之作(上手体验)_新浪众测

结构决定了调整幅度

头戴式蓝牙发烧大耳的天花板之作(上手体验)_新浪众测

无法翻转铺在平面收纳

耳罩与头梁的连接线是外露的,这两根细线不影响实际使用,至于是否经得起时间考验则要等待事实验证。

头戴式蓝牙发烧大耳的天花板之作(上手体验)_新浪众测

耳机上只有两个接口,两个按键,分别是Typec充电口,3.5mm话筒接口,多功能键和充电键,这部分建议看说明书,里面介绍的很详细。需要提醒的就是3.5mm接口是用来接耳机自带的话筒的,这样可以接打电话,其余设备不支持;充电时需要按充电键两秒后红灯亮起才进入充电状态;这款耳机支持有线使用,但是我不打算这样用,想有线我入有线版本ANANDA就是,价格还便宜一些,为何买蓝牙版本接有线?

头戴式蓝牙发烧大耳的天花板之作(上手体验)_新浪众测

耳机只有两个按键两个接口

除此以外,机身无其它按键,音量调节只能通过前端控制实现。

由于整体结构和材质设计,这款耳机可以连续七八个小时佩戴而不会觉得闷,其实也好理解,耳罩是开放式结构,材质表面布满通气孔,不是封闭空间自然不闷。

头戴式蓝牙发烧大耳的天花板之作(上手体验)_新浪众测

注意耳罩上的透气孔

最后要说一点,很重要,这款耳机是支持多重高清音频协议的蓝牙耳机,主流的HWA,LDAC,aptX,aptX-HD等,统统支持,这就意味着只要你的前端足够强悍,它就不会是听歌的短板!

三、使用表现

在写这篇文字时,我手上的终端配置只是能用,但是无法真正发挥ANANDA-BT的全部实力(阻抗35Ω,灵敏度103db,频响范围8Hz—55kHz)。

头戴式蓝牙发烧大耳的天花板之作(上手体验)_新浪众测

iPhone6s,推力一般,支持的高清音频格式有限;

荣耀20 Pro,支持HWA和aptX,整体推力依然有限;

Sony A25播放器(播放器音量比手机大很多),支持的无损音频格式有限,而且最主要的是用四年前的播放器来推当下最强悍的蓝牙HIFI耳机,还是会有瓶颈。

开篇提到的那个朋友,他是带着自己的播放器来听的。

尽管前端不足,按照终端的最强项配置音乐格式和听歌环境(甚至找朋友借了两台播放器),耳机的整体表现还是碾压我手上其它几款千元级别蓝牙耳机的,也摧毁了我对蓝牙耳机音质的认知。一句话概括,就是用ANANDA-BT听完高清无损音乐后,再用其它耳机听,所有的歌曲音乐都是另一个低配版本!

头戴式蓝牙发烧大耳的天花板之作(上手体验)_新浪众测

这里要提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就是普通爱好者比较耳机时,一定要用自己熟悉的歌曲去做对比,无论多么好的耳机,用高端耳机去听一首陌生的歌曲,还能听出差异和细节,基本都是专业人士才能做到的。

普通人,要用自己熟悉的歌曲才能听出差异!同样一首高清版本的《渡口》,我用十多款千元蓝牙耳机听过几百遍,戴上ANANDA-BT,鼓声响起的瞬间我就懵了,隆隆作响的轰头感让我开始怀疑自己以前对这首歌的认知。

在音乐方面,我不是小白,我跟朋友合开工作室,有接触音频和音频从业人员以及较为高端的设备,但是真正自己体验的时候,那种感觉还是摧枯拉朽的震撼。

找来其它我自己熟悉的歌曲,很多都能听出来细节差异,或者这样说,ANANDA-BT的声音相对其它蓝牙耳机来说更纯净,更清澈,更通透,层次分明,听完ANANDA-BT再听其它耳机,则像是隔着一层薄薄的墙或者声音被蒙上了一层遮挡物,应该就是很多爱好者所说的糊。

注意,ANANDA-BT并没有刻意突出人声,没有人声靠前的听感。

当高清音乐,前端播放器,耳机达到一个较高的配置时,对歌曲的感知理解真是不一样的,有些歌手情感占优,有些歌手声音和技巧占优,有些则是兼而有之(成为经典),所以,尽管有些歌手被收纳到试音碟中,却依然籍籍无名,他们的声音只适合用来衡量设备的表现,无法拨动人心。

这段文字有点玄学的味道,但这是我的真心话,是普通人只要有机会体验,就能亲身体验到的差异。从几十元的耳机开始,一步一步走到高端蓝牙HIFI设备,每次升级,都有意外和惊喜,而且我已经意识到了,听歌听音乐这条路,还有很长很长。

毕竟,除了耳机与音乐风格,个人口味搭配等因素外,还有一点,耳机不是真正的声场,所有的声场都是模拟出来的,真正的物理声场,还得是音箱……

四、总结:

ANANDA-BT是一款非常棒的蓝牙HIFI耳机,说是目前最高水准最高配置的蓝牙耳机也不为过,对于具备一定经济基础的音乐爱好者来说,它可以带来全新的、非常棒的体验,喜欢无拘无束的听歌,手里有高端播放器,预算还允许,买它就是。

还有,这款耳机在游戏中表现也非常不错,值得向游戏发烧友推荐,要不是因为它的价格,早被喜欢打游戏的朋友拿走了。

至于缺憾也有:

耳机的开放式设计,灰尘较多的城市,日常保养会有难度,毕竟耳机挺贵的。

耳机没电的情况下,接有线也不能使用,必须要能开机才能使用;

体积较大,收纳不方便,而且耳机是开放式设计,身边人会听到声音,不适合随身携带和出街,当然,不在意他人感受,坚持戴着出街也没什么问题,它的隔栅设计很亮眼,回头率较高。

(声明: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本人和新浪众测共同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众测立场。)
0 0
分享 商务合作 返回
微博 QQ空间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