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我这些年用过的摄影配件

zouzou和兔子 zouzou和兔子 2020-01-22 11:19

一、前言

近来发现不少摄影新手/爱好者很喜欢沉迷和纠结于相机的画幅、像素、卡口或者镜头的内外变焦、ED镜片、装不装uv......然后在不停的更换相机和买镜头甚至不断更换品牌和器材,始终认为照片拍得不够好都是因为相机或镜头不够好。

相机和镜头固然重要,可是一些摄影配件的重要性通常远高于上面那些。而关于配件的选购对于新手显然就更难了,而且新手预算一般有限无法全都要,所以购买器材的时候往往遇到小马过河的经历:比如最近某位朋友想“玩灯”,问某位工作室摄影师的答案是保富图、问某些网友的结果是无脑买神牛860,问某位法师的答案是原厂灯,问某up主的结果是LED两盏......

以他们的角度来说可能都没错,只是萌新的条件与需求可能和别人的完全不同。

首先要说的是这世界不存在十全十美万能又好用的事物,买配件就像买镜头,你总想着可以买一个万能又好用的,结果最后就是什么都能做但往往都做不好。

分享我这些年用过的摄影配件_新浪众测

所以作者本文的写作出发点是希望通过自己的器材和感悟,尽量将各种配件的差异和用途讲清楚。重点还是在于你需要经常拿来干什么,然后选到适合的器材。

同样的我文章也无法做到样样精通面面俱到,本文也不是百科科普,文章只能尽量保证不误导。可能内容有些多,建议先收藏再观看。

二、灯光

分享我这些年用过的摄影配件_新浪众测

对于摄影来说最重要的是对于光的运用与把控:

肯定有人会说摄影来说后期更重要,然而一些高级的后期处理方式往往还是对于照片的光影处理,也许像左边的图你可以用几个小时后期物体的各种光影然后出来和右边差不多甚至更好的效果,但我右边只是只需要打好灯光,按一下快门就可以得到一张质量很高的底片。

分享我这些年用过的摄影配件_新浪众测

关于光线的柔与硬,主要相关因素是由发光面积与被摄物体的相对大小所决定的,发光面积最大则光线越柔和;距离的改变也会随之改变相对大小,通常距离越近发光面积相对大小会变大。所以想要很柔和的光线通常需要比较大的柔光设备,被摄物体越大则柔光设备也就随之增大。两种光线都不存在绝对的好与坏,而是在于你想实现怎样的光效以及影子效果,只是通常柔光对于大多数情况更加适用些。

分享我这些年用过的摄影配件_新浪众测

其中自然光和人造灯光其实都作用都是一样的,犹如摄影前期技巧和后期修图,也都是为了照片达到更好的效果,见过很多完全不用灯光的摄影师也可以拍得很棒,也见过无灯不拍的摄影师。

这里我先一下对于相机档位的理念,个人提倡的M挡使用,少数特殊情景使用A挡或T挡(延时、运动题材等),闪光灯也同样是坚持使用M挡输出,极少数使用TTL(婚礼、新闻类极速抓拍等),如果那些灯出没有TTL少几百块,我也一定很乐意选择。

分享我这些年用过的摄影配件_新浪众测

自然光主要还是“看天吃饭”,如何运用自然光不是本文不展开了,重点讲解灯光的相关。这里的灯光主要是常亮的LED灯和闪光灯。家里吊顶的LED灯或者是台灯应急可以用用,但通常对于拍照亮度不怎么够;而更大功率的钨丝灯一般使用的不多,这里也不讨论。

下面是LED灯和闪光灯的主要特点和区别:

分享我这些年用过的摄影配件_新浪众测

1.LED常亮灯

这里我是大致按功率和亮度从左向右排序:

分享我这些年用过的摄影配件_新浪众测

其实对于新手我往往很乐意推荐买2盏大功率直插LED灯的,因为插上电、戴上罩子即可使用而且亮度较高能一定程度压住室内环境光,作为持续光源可拍摄题材较多还能兼顾视频主播等,当然缺点也有,就是比较占位置而且灯的价格有点贵,所以往往他们兴冲冲去看价格之后又回头让我重新推荐了,毕竟一盏好一些的150W的LED灯基本要上千块,所以脱离使用环境和预算求推荐都是耍流氓。

可能有人会说,图标里面前面不是有好几种LED灯,你怎么不推荐。

因为LED相对亮度就比较弱,而我的排序是按功率或亮度来排列的,灯带、灯珠、方形便携LED这些通常对于拍照亮度都不够。

所以我不推荐像灯珠/灯带组成的建议影棚(手机简单拍勉强可用),还有方形的便携LED,那玩意通常在小空间视频拍摄影应急使用或者人物拍摄作为局部补光、轮廓补光以及经常拍特别小的物体拍使用的,而往往看到新手那它来当主灯使用,因此我通常并不推荐。

环灯最常见的用法就是眼睛可以出现圆圈/半圆圈的眼神光,增加一定的戏剧性,常在一些妆面片和主播直播上出现。

而在我认为在亮度、便携、灵活平衡得较好的是冰灯(电棒),缺点就是冰灯价格也不便宜,而且只有啊白光亮度最高,色彩亮度明显低一档,要么,两根搭配使用效果更好。

分享我这些年用过的摄影配件_新浪众测

这张我就说左边用冰灯蓝色配合右边台灯拍摄的,LED亮度通常与室内照明接近,而室内的灯光容易参与或进入曝光,所以在晚上关灯的漆黑环境使用效果较好。

因为我现在房子实在没地方摆两个150W的LED灯,等以后有位置了我自然还是会买入的,因为LED灯对于动图、视频的打光是闪光灯无法替代的。

2.闪光灯

闪光灯并非所见即所得,所以在使用时原本曝光参数是感光度、光圈、快门三个要素,用闪光灯的话则再加上2个要素,就是灯的功率与距离(平方反比)。

这里我是还是按功率和亮度从左向右排序,但是往往重量和占地也是随之增加的:

分享我这些年用过的摄影配件_新浪众测

机顶闪光灯(内闪):指的是相机自带的闪光灯,绝大多数单反相机都配备,手机也会配备闪光灯,但是因为发光面积比较小且方向不可调,补光效果一般都不怎么好,其实设计就是为了应急使用的,所以一些专业级相机也开始取消了内闪。

热靴闪光灯:可以插在相机热靴上使用的闪光灯,相比内闪功率要大一些,方向可调节,还能增加一些闪光配件使用,可玩性比较高,价格也相对便宜,所以大多数入门新手都会选择购买尝试。

闪光灯又可以由供电方式进行分类,有五号电池供电和锂电池供电。锂电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被很多人无脑推的神牛860,锂电池供电,闪光指数60,带高速同步和内置2.4G引闪系统。

我并没有跟风买860,因为685可以继承我几套爱乐普电池(少一套锂电池充电系统),体积更小,还省几百,当然稍微牺牲全功率输出的回电速度。

3.引闪系统

当初选择神牛是主要因为其引闪系统可以远程调参数,价格相比大厂有优势,不过现在神牛稳定性我一直觉得不是很好,而且现在名气上来了价格也控制厉害,目前国内内置2.4G引闪系统也好几家有了,价格也便宜一些。

说起引闪,是因为热靴闪光灯不只是可以在机顶上使用,还能离开机器远程使用,这个时候相机这里就需要引闪器来控制和点亮远处的闪光灯,所以通常引闪器是一对的,相机这边使用发射器,闪光灯接上接收器实现引闪,现在很多灯都内置自家系统的引闪接收器,不同厂家系统之间需要外挂引闪接收器。

很多厂家一般是接收/发射分开的,发射贵而接收便宜,我手里这款G2好处是接收/发射一体的。

分享我这些年用过的摄影配件_新浪众测

分享我这些年用过的摄影配件_新浪众测

当然没有引闪器也通常可以控制其他方式控制,比如光引闪、红外线引闪,只是2.4G无线方案应该是目前最好的方案了,距离远还可以穿墙和远程调参。

4.外拍灯

同样是外拍灯和60的指数,外拍灯和热靴闪光灯有什么区别呢。

分享我这些年用过的摄影配件_新浪众测

比如像捷宝F1-250这款外拍灯可以达到250W的功率,而且有专门的热

外拍灯与热靴灯的主要区别:

外形与重量相差不大的情况下提供更大的功率;有专门的散热口,可以实现更好的散热效果,连续拍照;圆形灯头对于配件兼容性更好;提供造型灯;不能机顶上使用。

灯头差异:

分享我这些年用过的摄影配件_新浪众测

想说明一下的就是最近各家都相继推出圆形灯头热靴闪光灯,与方头的主要差异其实也还是对于配件的兼容度。

灯泡头相比圆头在一些罩子反光的光质有一定优势,只是牺牲一定的便携和耐用。

可能有人会疑惑闪光指数的问题,同样60指数的热靴和外拍灯有何差异,很大功率的灯为什么闪光指数并没有多高:

下面相机用iso 50 f1.8 1/8000的参数进行拍摄,注意1/8000已经是高速快门,闪光灯功率一定程度上有所衰减。

分享我这些年用过的摄影配件_新浪众测

可见热靴闪光灯只有在近距离的情况下亮度和外拍灯差异不大,但只要拉开距离就衰减得厉害。而室外打灯通常需要3-5米的距离,所以这就是为什么白天室外离机至少要外拍灯起步了,光线越强需要灯的功率就越高,像影棚灯看功率更加直观和有效。

这一张是上次太阳下山前大约1个小时拍的,实际上是有使用热靴闪光灯的,但开和没开几乎没差别。

分享我这些年用过的摄影配件_新浪众测

只有等太阳落下去,环境光暗下来之后热靴灯才有一些可用之处。所以在大白天的时候试图用热靴灯来补光或者压光就算全功率也都是比较困难的。

分享我这些年用过的摄影配件_新浪众测

这一次我还是计划在太阳落山前1小时开始拍摄,外拍灯由于功率比较大自然可以实现不错的阳光效果,下面是连拍中未及时回电的连续两张照片:

分享我这些年用过的摄影配件_新浪众测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因为闪光灯的功率较大,通常不建议在婴儿拍摄中使用(用LED),我这里是基本都是逆光打轮廓使用。

分享我这些年用过的摄影配件_新浪众测

分享我这些年用过的摄影配件_新浪众测

外拍灯固然有不少优点,但看到不少新人想买灯求推荐,都是被推荐的“一步到位”直接上外拍灯,我也是震惊的。虽然离机确实是玩灯比较好的方式,但外拍灯是无法直接插上机顶使用的,这意味着灯需要支架和底座支撑灯,整个系统出门也基本就意味着要有车,打灯通常还需要一个助手去帮助随时调整灯的方向和高度。

牺牲一定的便携和操控能换来的是更大的功率,还有灯光配件更多的选择和兼容和更好的回电速度和稳定性,所以关键在于取决于你的自身条件和使用需求了。

分享我这些年用过的摄影配件_新浪众测

另外外拍灯通常比热靴闪光灯要贵不少,捷宝这款F1-250不到2K,捷宝锂电池供电的热靴只要,5号电池的热靴更便宜;神牛AD200Pro要2K多,锂电池的860要,TT685只要400。

5.影棚灯

影棚灯与之前直插LED灯类似,供电方式为直接插电使用,因此功率和稳定性都会更加强大,但体积和重量通常更为臃肿些,所以通常只在室内使用。但是常规的影棚灯价格却比较友好,几百块钱就能拥有,还带有造型灯可以观察光效,所以对于有空间长期在家里拍产品的,我一般比较推荐直接上这种。所以我新房装修好之后的打算估计是3个影棚灯+2个LED灯。

更贵一些的影棚灯通常在支持高速同步以及回电速度上,室内需求通常不大,值不值得上看你的拍摄类型,。

三、灯光配件

可以在灯上安装各种各样的配件实现各种灯效和灯光控制,但是在灯上面加配件基本都会对光削弱的,所以很多时候灯的功率也决定了配件的空间,这就是我不提倡在热靴/机顶这类灯上投入过多的胡里花哨配件的原因。

分享我这些年用过的摄影配件_新浪众测

1.柔光伞/反光伞/柔光箱/柔光罩

对于柔光伞/反光伞因为价格便宜,有不错的便携性和柔光效果,所以对大多数爱好者都喜欢使用的配件。

可以看到被摄物体的亮度、柔度由伞与被摄物体的距离决定的(相对大小变了),这也注定了柔光伞在室内不稳定的一面,比如你想左右两灯相同亮度,除了参数一致之外,还得再调整伞的距离。

分享我这些年用过的摄影配件_新浪众测

之前教程很推荐反光伞,可是我买了一把可拆卸的反光伞发现单兵作战较为麻烦而且容易坏,所以我不推荐可拆卸的伞,要么就单独买一个反光伞,要么放弃。

这已经是我买的第3把柔光伞了,通常会有这样的问题:

(1)中间的杆子很容易弯,特别是便宜的伞,连骨架也特别容易坏。

(2)伞平时保存要放包里,伞面变脏变黄就差不多要废了(普通的柔光箱也要注意)

(3)柔光伞通常需要一个底座来连接固定;

(4)风大的时候一定要小心。

分享我这些年用过的摄影配件_新浪众测

上面的图也可以看到柔光箱通常只照亮某个区域,柔光伞基本会照亮整个房间,这对于一些多灯布光不是特别好控制。

另外我的伞多少还是有一点点发黄了,所以打出的光相对要暖一些,旁边新的柔光布打出的伞相对要冷一些。

我一直买柔光伞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家里没地方摆放柔光箱,一直没有找到比较好的取代品,直到我发现了这款便携柔光箱:

这款便携柔光箱恰巧没有上面伞的那几个缺点,还具备了柔光箱的优点:

(1)光线更加稳定,而且反光材质光线削弱较小(亮);

(2)这个折叠款方便收纳,不但室内可用还适合外拍使用;

(3)而且不需要底座,可直接装在灯头上使用。

分享我这些年用过的摄影配件_新浪众测

分享我这些年用过的摄影配件_新浪众测

这里不得不提很多人都用过的柔光罩(肥皂盒),它的柔光原理在于将光发散,通过室内白墙反射达到一定的柔光效果;但发光面积并没有改变,室外使用这玩意没有白墙反光是并不会得到柔光的效果的,所以那些在闪光灯前面加纸巾也是类似。

分享我这些年用过的摄影配件_新浪众测

在室内用过更多的是跳闪的方式,只是按原本功率显然是不够的,所以这个时候又回归到了闪灯功率上。

分享我这些年用过的摄影配件_新浪众测

而普通柔光箱主要区别在于八角柔光箱、四角柔光箱、长条柔光箱。

差异主要在光效上:方形的光更剧,八角更散,所以长条的通常只用来打轮廓造型,甚至加上蜂巢。

2.蜂巢/猪嘴

在柔光箱上面加入蜂巢可以实现更具有方向性的光线:

分享我这些年用过的摄影配件_新浪众测

比如我想单灯黑背景的效果,这个时候我就需要柔光箱加上蜂巢,不让/减少光线照射到墙面上:

分享我这些年用过的摄影配件_新浪众测

但是黑色物体在纯黑背景中拍摄很容易出现融入背景的现象,这个时候我喜欢侧逆方向加一个轮廓/造型光将主体凸显/分离出来。这个时候可以用上面提到的方条柔光箱,也可以使用更局部的束光筒来实现。

这里也分享一下自己的拍摄调参技巧,上面也可以看到我在用灯的时候通常使用这样的参数感光度100、光效F10(小),快门1/100(1/200以内),灯光功率看情况调节,然后试闪拍一张,然后通常调节灯光功率调到合适。

对于室内往往单灯无法满足,于是便有了多灯的使用,比如在左边加入另一盏灯进行补光。

这里多加入了一盏副灯,需要稍微试一下功率,比如左边哪张显然功率略高了,所以调低一些就完事了。

分享我这些年用过的摄影配件_新浪众测

至于后面的影子,如果想做到更进一步则需要更多的灯来打实现更多的光效。不要总想着一个灯能解决所有的问题。

比如于更大物体想要均匀柔和的光线,不止需要大的场地,还需要比如柔光屏/纸等更大的柔光材料再配合更大功率的灯/多灯来实现了。

3.色片

色片就改变灯光的颜色,没太多可以说的,至于应用可以模拟阳光,也可以用过灯光来改变照片整体白平衡。

分享我这些年用过的摄影配件_新浪众测

4.反光板/泡沫板

反光板相信大多数人都用过,我后来用得很少的一大原因就是现在出去拍照更喜欢单独作战而不是一群人围殴了,喜欢一起出去拍照的倒是很推荐使用反光板,主要是方便携带且方便,不仅可以借助太阳光也可以在室内灯光上使用。

5.小结

所以很多时候关于灯光相关器材的选购在于:

(1)你住房大不大;

(2)你出门有没有车;

(3)拍照你有没有小帮手;

(4)你预算多少;

(5)你经常拍什么。

四、稳定设备

分享我这些年用过的摄影配件_新浪众测

首先要说的是稳定和轻便灵活往往不可兼得,虽然理论上碳纤维材料可以在同等重量下比铝合金更好的稳定性,但碳纤维做成和铝合金一样重显然就没有意义了,所以如果发生重心偏移的情况下通常还是自重更大的铝合金产品更稳定。

分享我这些年用过的摄影配件_新浪众测

分享我这些年用过的摄影配件_新浪众测

1.灯架+底座

前面说了那么多灯和离机闪,自然就少不了灯架和连接可调节的底座。当时选择F1-250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这灯配备了一个可以手持和插入伞的底座。

分享我这些年用过的摄影配件_新浪众测

相信很多人也会有我以前一样的想法:灯架和三脚架有什么区别,是否可以通用?

抛开底座来说,三脚架通常也是不太适合拿来当灯架的,一大主要原因就是高度。

一般的灯架可以升高至2米甚至更高,这对于拍人来说就很重要了。

分享我这些年用过的摄影配件_新浪众测

我最早了解碳纤灯架是来自曼富图的公众号推送,然后马云家搜到捷宝也有一款相似的,而且更轻更便宜。

捷宝这款灯架拿到手给我的感觉就是用制作三脚架的理念来做灯架,用的碳纤维再加上三脚架常见的旋钮的方式,做到了只有590g的重量,相比传统灯架有明显的重量优势。

分享我这些年用过的摄影配件_新浪众测

关于灯架的重量,室外使用的话很多时候是需要人扶着或者举起来使用的,所以对于户外灯架来说绝大多数情况下是越轻越好,但一定要小心上配件之后起风的情况,所以镂空的脚不但可以减轻重量还可以方便挂重物。

而室内灯架通常不需要经常移动,架子本身再重一点都没有关系。

捷宝这款碳纤灯架再加上F1-250已经成为了我的外拍神器。

分享我这些年用过的摄影配件_新浪众测

2.脚架

脚架的作用让拍摄更加稳定,然后得到你想要的画质、快门、景深......还有一定的省力作用。

脚架通常可以分为三脚架和独脚架,三角更稳而独脚更为灵活。

普通三脚架自身最大的区别还是在于脚管使用的材料(铝合金还是碳纤维)

曾经我这个80kg的胖子在曼富图190go和马小路ET1541两个差价巨大(2K级和百元级)的架子上做过这样的测试。

分享我这些年用过的摄影配件_新浪众测

分享我这些年用过的摄影配件_新浪众测

在水平重心未偏移的情况下,两个碳架的稳定性并没有肉眼可见的差别。

而我当初为了中轴横置而花了更多的钱选择曼富图190go,又想兼顾外出选择的碳纤维。只是像上面说到的,重量和便携本身就是矛盾对立的,中轴横置已经属于重心偏移了,在架子自身没有足够重量的情况下是非常晃甚至翻的。

分享我这些年用过的摄影配件_新浪众测

而在重心偏移的情况下,绝大多数架子都需要额外加挂重物增加稳定。

那么在各大厂商都用碳纤维做三脚架,重量都在1KG左右的时候,三脚架的主要差异在那呢?

分享我这些年用过的摄影配件_新浪众测

我个人认为主要差异在于:脚管管径、旋钮方便、脚钉兼容、中轴功能等等方面吧。

曾经有想过上捷信的脚架,只是现在我感觉80KG下两个碳纤都没明显差异,而且通常会选择挂重物,对于平时就10KG以内的摄影器材,那捷信的主要差异在哪呢,是信仰还是真的有什么有独到之处?只是我至今没用过捷信,所以我也没有太多发言权。

3.云台和快拆板

可是很多人升级相机镜头后发现原本的脚架出现点头或者画面不稳的情况,其实造成这些的最主要原因并不在脚架自身,而是在于脚架之上的云台和快拆板。

当时测试认为马小路ET1541配备的云台锁力不是特别够,然后换了一块D850专用的快拆板之后,发现之前松动的出现来自于之前的快拆板。只是好的快拆板价格不低所以不可能出现在低端云台和低端脚架配套中。

分享我这些年用过的摄影配件_新浪众测

绝大多数拍照使用的都是球形云台,主要原因就是杂食和方便,但是竖拍和稳定性还是相对较弱的,只有像这种大球径的稳定性稍微得到了改善,只是价格已经可以购买一个入门脚架了。

像米泊配备的是液压云台,这类云台通常更偏向于摄像使用,所以配备的快拆板也是长条形更契合摄像机使用的。

分享我这些年用过的摄影配件_新浪众测

液化云台的主要优势在于可以在水平和俯仰方向上顺滑的移动。

分享我这些年用过的摄影配件_新浪众测

之前我有尝试过用球台拍摄从下而下的镜头,只是出来的效果通常一顿一顿的,基本无法让人满意,而使用液压云台简单和效果要好得多。

甚至可以还可以顺滑的这样的移动拍摄。

分享我这些年用过的摄影配件_新浪众测

分享我这些年用过的摄影配件_新浪众测

而且只需要通过小摇杆来操控就可以控制了,通常很多用打炮打鸟的也爱使用液压云台。

4.独脚架

独角前面也说过了,牺牲一定的稳定性换来更好的灵活性。

分享我这些年用过的摄影配件_新浪众测

而且这款独脚架不同于其它常规普通的独脚架,独脚架底部还额外多了一个“脚掌”,可以支撑脚架和相机稳定“站立”,但是其稳定性肯定不如传统三脚架,还是要多注意相机安全,所以架子本身也配备了一个手持带。

分享我这些年用过的摄影配件_新浪众测

“脚掌”可以旋转旋钮切换到灵活模式,实现超过360°的旋转。

分享我这些年用过的摄影配件_新浪众测

还可以向下倾斜俯拍,不过拍摄时建议左手抓住相机背带和脚架带子,这样更加稳定和安全。

分享我这些年用过的摄影配件_新浪众测

将架子向外倾斜可以得到更丰富的拍摄角度,这也是大多数三脚架无法实现的。

分享我这些年用过的摄影配件_新浪众测

另外底部的三个脚是可以折叠收纳的,一定程度提高了便携性和收纳便利性。

分享我这些年用过的摄影配件_新浪众测

当然主打视频拍摄的架子自然最大高度要高于普通三脚架,可以实现2米的高度,将相机固定后举起可以拍摄类似摇臂的镜头画面,只是这样也一定程度牺牲了架子收纳高度。

可见这真的是一个非常全能的脚架了,只是稳定性需要自己多熟练和练习提高了。

5.稳定器

说到视频拍摄就不得不提稳定器,可是稳定器真的是配件当中最最容易吃灰的设备,何况这还是一个重型稳定器,玩一天下来手可以废几天的赶脚。

分享我这些年用过的摄影配件_新浪众测

6.手机配件

没有麒麟臂的我只有换一个思路,就是将视频拍摄设备轻量化。

迷上手机视频的我自然少不了手机稳定器。当然作为最最容易吃灰的设备,灵眸2自然是我去年一整年吃灰最严重的,灵眸3对于2有明显的改进就是调平更为简单,而且体积和重量都有了明显的优化,但今年吃灰最厉害的依然还是灵眸3,买回来和灵眸2一起吃灰。

分享我这些年用过的摄影配件_新浪众测

分享我这些年用过的摄影配件_新浪众测

吃灰主要原因是它和Mate30 pro并不能完美结合,如果两者连接之后可以使用大疆的旋转兼容华为的延时拍摄系统就好了。

分享我这些年用过的摄影配件_新浪众测

使用手机拍照自然少不了自拍杆,只是这个自拍杆的三脚功能也是送的,当时也就风大了一点点画面就跟着有了些晃动。

分享我这些年用过的摄影配件_新浪众测

所以后来补充了一个高度更加灵活和便携的手机三脚架,无论是自拍还是风景拍摄都会更方便一些。

分享我这些年用过的摄影配件_新浪众测

而购买马小路的大力夹主要原因是上次拍摄延时的时候,酒店的阳台居然不是稳定的,所以人在旁边走动就会造成画面抖动,另外出门在外经常会遇到一些脚架并不方便支起的情形,用架子将手机甚至相机固定在栏杆上自然是个不错的想法。

分享我这些年用过的摄影配件_新浪众测

平时我也是比较喜欢用马小路桌面三脚架带出的,因为其水平上架相机还是可用的。

分享我这些年用过的摄影配件_新浪众测

分享我这些年用过的摄影配件_新浪众测

固定好相机我就可以安心的飞灰机了。

分享我这些年用过的摄影配件_新浪众测

7.滑轨

显然固定的相机位拍出来的延时画面难免会有些缺乏变化,我又有了新的目标,所以那天我就和领导达人提了一下滑轨:

分享我这些年用过的摄影配件_新浪众测

只是我仔细一想,我的生日是10月啊......所以我也不懂啥时候才能拥有电动滑轨了。

8.小结

云台甚至比架子还重要;

你拍照多还是拍视频多?

稳定器真的吃灰多。

五、背包

曾经分享过我这个包的伪EDC,别人误以为我是把全部家当都晒出来。

其实我当时只是想说这个包很能装:平时上半层可以装大疆御2全能套+热靴灯+引闪器,下半层可以装1机+2镜。外面还可以挂一个三脚架,背部还能塞一台笔记本电脑,唯独就是没有侧袋可以放瓶水,但也不妨碍它已经成为了我的主力背包。

另外这包背负系统一般还有夏天有点热,但它胜在下半区取镜拍摄方便。

六、总结

1.无人机

虽然无人机好像不太属于摄影配件,但这里还是提一下大疆MINI吧:

分享我这些年用过的摄影配件_新浪众测

MINI给我的感受就是新手灰机,基本不适合当一台副机,总体感觉诚意不够,简单说说它的缺点:

(1)飞机电池盖比较松,充电器又特别紧,导致充电管家拔电池特别费劲,电池电量不可单独查看;

(2)飞机和手柄充电口都采用的Micro口,电池和手柄无法同时充电,而且标配的充电器最大为18W,实际另配充电器可达到22W以上,如果使用C口应该可以实现更快的充电速度;

(3)价位偏向于新手的无人机,但是为了极致重量割掉了前避障,新人炸鸡的可能性非常非常高,所以飞行要特别小心;

(4)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参数里看到Mini起飞高度在3km海拔,工作温度在0-40℃,不过我这里并非高海拔和严寒地区,具体情况是否App不让起飞未知。

这里可以看到当时是一个很酷的火烧云天气,可惜这飞机无法抬头(只能大部分拍地面),大风下非常的晃。

分享我这些年用过的摄影配件_新浪众测

最后PS对齐+AE稳定之后画面总算是可用了,只是没有RAW也基本就朋友圈水平。

分享我这些年用过的摄影配件_新浪众测

2.镜片(UV CPL GND ND)

UV我的选择一直是贵镜头买个HOYA的 保护镜,画质影响非常小,我之前也有过专门的测试帖,而像CPL、GND、ND的坑我已经跳坑了,也建议非专业风光用户慎重考虑吧。

3.其它

而那些基本不会影响你照片质量的,更加没有必要过度去纠结。

比如SD卡,SD卡一贯买的东芝白卡,TF卡买的三星红卡,对于绝大多数普通用户买U3标准就已经足够使用了。

分享我这些年用过的摄影配件_新浪众测

当然遇到好价的时候也可以再买几张,毕竟对于昂贵的数据价格,卡的价格真的很便宜。

分享我这些年用过的摄影配件_新浪众测

说到数据无价,NAS也在准备当中了,只是新电脑CPU一直被耍猴,我也很无奈。

分享我这些年用过的摄影配件_新浪众测

好啦,本文也到此结束了,文章一些内容没有提到的可以评论区交流。

等我抢到CPU组好新电脑,我们再来聊聊摄影后期相关吧。

(声明: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本人和新浪众测共同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众测立场。)
0 0
分享 商务合作 返回
微博 QQ空间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