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雷雨》观后感:不合时宜的恋爱会怎样?

晴日无风也无她 晴日无风也无她 2020-03-29 13:12

由于疫情的原因,使得自己有了大量的自由时间,除了研究美食之外,得空看优秀的电影或书籍,以此来汲取精神食粮。此次重新看了一遍《雷雨》,相比若干年前的中学时代,有了不一样的感悟。

电影《雷雨》观后感:不合时宜的恋爱会怎样?_新浪众测

《雷雨》是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的剧情片,由孙道临执导,孙道临、顾永菲、秦怡等主演,于1984年上映。该片改编自曹禺的同名话剧,讲述了煤矿主周朴园专制、伪善,在他的控制下,周家变成了压制人性的枯井,最终,多年的积怨在雷雨之夜爆发,酿成了无法挽回的悲剧。

电影《雷雨》观后感:不合时宜的恋爱会怎样?_新浪众测

匈牙利大诗人裴多菲曾在诗歌《自由与爱情》中写道: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当我看完《雷雨》这部电影后,我脑海中顿时涌现了这首被人传唱至今的诗歌。《雷雨》的结局无疑是悲剧的:鲁侍萍和蘩漪疯了,四凤和周冲因触电而死,周萍举枪自尽,周朴园在深深的悲痛中忏悔自责……或许我们大多数人都觉得,这样的结局可悲又可怜,但是我却觉得这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解脱。这是为何呢?

因为——不合时宜的恋爱从一开始就是结束。即使到最后他们不是这样的结局,那应该是怎样的呢?他们该如何面对往后的人生呢?裴多菲诗人在这首诗中所指的自由是指为了保护国家而献身的自由。这首诗歌不仅仅是为了表达对爱情的向往更多的是为了表达自己满腔的爱国之情,他虽然在26岁时同沙俄军作战时战死沙场,但是他得到了自己想要的自由——守护国家,因为他心中有自己想坚守的东西,是自己的国家而非爱情。在那个战乱的年代,抛头颅,洒热血,守卫疆土,其实远远要比追求所谓的爱情有价值。所以这首诗歌成为了流传至今的经典,或许这就是合乎时宜。

电影《雷雨》观后感:不合时宜的恋爱会怎样?_新浪众测

从古至今爱情本就是一个永垂不朽的话题。我国古人同样对爱情充满了美好的憧憬: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化蝶,比翼双飞;《孔雀东南飞》中焦仲卿和刘兰芝最后化为连理枝;《红楼梦》贾宝玉和林黛玉,木石之盟,痴男怨女。但是不难发现他们的结局最后都是不幸的,其实害死他们的是爱情吗?是封建社会吗?不,而是封建社会中那些被人认为不合时宜的爱情。因此也就出现了《牡丹亭》中所说: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生者不可以死,死者不可以生,皆非情之至也。这种看似夸张的说法,在当时那个年代并不是完全没有道理。

电影《雷雨》观后感:不合时宜的恋爱会怎样?_新浪众测

如果你听过一个故事:一棵树爱上了马路对面的另一棵树。你也许会问,那然后呢?可是没有然后。这个故事想要表达的究竟是什么呢?我的理解就是不可能的事情从一开始就是结束。我们抛开那些封建思想资本主义,避开什么年代背景,我们就只考虑一件事情——关于爱情。我们可以试着想一下,如果当初周朴园没有和鲁侍萍在一起;周萍抵挡的住寂寞恪守伦理没有和继母蘩漪偷情;蘩漪早早的看清楚周萍的软弱并接受他的变心放下他;四凤懂得和周萍划清界限不对周萍的甜言蜜语动心,会不会就没有这三十年的恩怨了呢?会不会就不会有这些惨烈的故事了呢?

电影《雷雨》观后感:不合时宜的恋爱会怎样?_新浪众测

我始终认为:爱情本就应该是棋逢对手,势均力敌,双向的奔赴才有意义。得到亲朋好友的祝福、双方父母的认可,这样的恋爱才更值得托付终身,义无反顾吧。

最后真诚的祝福所有人:能够在这个最美好的时代成为最优秀的自己。斯人如彩虹,遇上方知有,愿你所得皆所期,所失亦无碍!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声明: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本人和新浪众测共同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众测立场。)
0 0
分享 商务合作 返回
微博 QQ空间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