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特利尔:北美小巴黎的夜与昼

王二媛 王二媛 2020-03-29 16:25

2020/3/27

第4个梦 

序。

“二媛,春天到了,蒙特利尔现在很美,疫情结束之后,等你来。”想象着好朋友Maggie姐姐在日落之前给我发微信:她的窗外,夕阳慢慢靠近远处的皇家山,一抹斜阳亲吻着这片土地上每一株缀满水滴的树。

蒙特利尔的春日,万物复苏,夜与昼都迷人。北美的小巴黎,有法语区独特的浪漫气息,有欧洲老城的神秘气质。这里的每一个角落都值得被探索,街头的每一个艺人、每一座雕塑、每一片涂鸦,都洋溢着创作者的灵感和热情。这里又恰好有足够的文艺选项,让你感受城市里的艺术情调。不管是路上,还是博物馆,或是街边美食,都能让你体验春之明媚。

“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游吟诗人“莱昂纳德·科恩”在《赞美诗》中的这句歌词曾经给了多少人力量。要知道这个“世界上最性感的男人”就是蒙特利尔人。科恩用他性感粗粝的嗓音在歌中低吟着:“如果你需要一个伴侣,牵住我的手吧;我会站在你面前,因为我是你的男人”。也许,只有蒙特利尔这座略带悲情的城市,才能让他有这样的灵感。

回忆把我拉回了那个只驻足了48小时,却不想匆匆说再见的蒙特利尔城。

莱昂纳德·科恩

世界上最性感的男人生于这座城

“我没有想要万水千山走遍,我只是想去看你一眼,然后道别。”2016年11月10日,这是一个让世界无法忘怀的日子。就在这一天,莱昂纳德·科恩去世了,终年八十二岁。上帝把他的礼物收回了天堂,音乐世界失去了一位巨人,科恩的故乡蒙特利尔失去了一位国宝级的人物。

莱昂纳德·科恩是加拿大演员、诗人、歌手、作曲家、艺术家,早年以诗歌和小说在文坛成名,后投身音乐创作。放眼歌坛之中,能称得上诗人的寥寥无几,然而科恩的创作却能够突破不同艺术形式之间隐晦的界限,他的诗与歌,浑然一体。在我看来,这个世界上没有比科恩更加男性的声音了,也没有比科恩更加伤感深邃的歌吟。

莱昂纳德·科恩出生于蒙特利尔,他曾将巡演开遍了世界各地,也在美国定居过一段时间,但是科恩说:“只有蒙特利尔,能给我家的感觉。”诞生了科恩的蒙特利尔,是浸润着天才灵感的艺术之都。

科恩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怀着这个问题,我走进了蒙特利尔现代艺术博物馆(Montreal Museum of Modern Art ),这里正在举办一场“莱昂纳德·科恩——万物皆有裂痕”特别展览,展览名称取自于科恩1992年的歌曲《Anthem》中的一句:“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进来的地方。”这也是我曾经写在微信签名上的一句话。

蒙特利尔现代艺术博物馆正是著名的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的举办地。在这座魁北克著名的艺术地标,人们看到了来自10个国家40位艺术家的20件作品,共同纪念这位传奇歌者。伴随着沉浸式的展览,你可以从科恩的一生中找到答案。在黑暗中循着光影走入展厅,就像走进了这位诗人内心深处的灵魂世界。科恩的目光中有着看透虚无的平静,就像他的诗歌与音乐,让人感到寒冷又拥挤。

在一个三面都是荧幕的展厅里,我和其他看展的人们一起安静地坐在地上。荧幕上是科恩从年轻到迟暮之年的影像记录,有悲欢离合,有喜悦重生,半小时却走过了他的一生。在镜头里,他低吟轻唱着动人的歌曲,就算你对这个男人了解甚少,你也会在这样的气氛中感动流涕,我也默默流下了眼泪。也许只有在蒙特利尔这样的摇篮里,才能诞生出科恩这样孤独寂寥的男低音,如此绅士多情的摇滚音乐,以及如此自由与孤寂的灵魂。

城市涂鸦

从“旧世界”到“新世界”的救赎

从欧洲到北美,从“旧世界”到“新世界”,涂鸦是去观察和体会一座城市包容性和社会文化的绝佳地点。涂鸦的灵魂依然在街头、在民间。在那里,它才保有最持久的生命力和战斗力。蒙特利尔一直有着“北美小巴黎”之称,街边的涂鸦将这个有着350多年历史的老蒙特利尔城映衬得格外迷人。这里的涂鸦色彩鲜亮,画面丰富,它们出现在居民小区、街道旁、房屋院墙上、高速公路和桥底、建筑工地、废弃的车间厂房……

“当我一个人穿行在城市里,整个城市像是属于我一个人的。”蒙特利尔的涂鸦老将Blek le Rat如是说,30多年来,这个孤独的夜行人隐秘地穿梭在城市中,“当我在晚上完成一件涂鸦之后,我会在第二天白天回去看,看街上人们对我的图像的反应。有时候一呆就是好几个小时,甚至对我作品最不经意的匆匆一瞥都会让我高兴好久。”这些青年们在自己的舞台——墙壁、隧道、桥洞等地方,无声地用美丽的图画来表达作为这个城市一分子的所思、所想、所欲、所求。涂鸦成为他们参与城市的一种方式。

走在蒙特利尔大街上,就像游历于璀璨的艺术长廊,每天都有各式的画作默默地出现在我眼角的余光中,或扑面而来挡住去路,叫人不正视都不行。这座城市还有两幅巨大的莱昂纳德·科恩涂鸦,屹立在高高的建筑上,他就像一个城市的引路人,给人们希望与力量。一个城市如果能对涂鸦有所包容,那么这座城就是感性的,无疑,蒙特利尔感性十足。

旧码头

昔日老城的颓废之美

作为旅人,如果只感受了一个陌生城市的夜是不够的,一定要体味到这个陌生城市的昼。每次旅行,我都有早起的习惯,换上健身衣,打开google地图,围着陌生城市晨跑,可以看到一个城市刚刚苏醒的样子,这对于我来说是一种独特的回忆。

蒙特利尔的清晨,圣劳伦斯湖,水波不兴。标着旧港码头的地方看不到码头应有的繁忙,只有几艘小船停泊。蒙特利尔有世界最大的内湖港口,圣劳伦斯湖边的旧码头,是昔日蒙特利尔的繁华地段,也是蒙特利尔建城的根本。水手们在这里卸下从欧洲大陆运来的货品,装走新大陆的皮货土产。从码头对面旧市场的建筑规模与外饰不难想象它当年的繁华与气度。

码头边的水手教堂是远航的水手们出发之前祈求保佑、祷祝平安的地方,教堂顶上张开双臂的上帝给扬帆与归 航的海上游子几多信心与慰籍。高高的上帝雕像不复昔日的金光灿烂,但他巍然的身影与张开的双臂,与静静的湖水、冷落的码头、绚烂的红枫共同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片。

原以为清晨的码头访客很少,没想到有很多人和我一样贪爱旧码头的颓废之美。一位勤奋的摄影师带着他的模特,一对年轻的俊男靓女,在废弃的厂房、锈蚀的码头边,拍摄一组组唯美的画面。他们的浪漫与甜蜜,和小桥、流水、落叶、教堂一体成为人们眼中的风景。街上的行人陆陆续续地多起来,城市活泼地开始了新的一天。

皇家山

城市之巅也是城市之源

游览一座设计结合自然的城市,当然不能错过一座城市的制高点。建立于1870年的皇家山(Mount Royal)是蒙特利尔最高的山峰,整个地区占地101公顷。想要俯瞰蒙特利尔的全城景色,当然不可错过这座迷人的城市绿洲。

皇家山公园的名字Mount Royal,是蒙特利尔名字的源起。这座城市中的小森林是曾设计过纽约中央公园的著名景观设计师弗雷德里克·劳·奥姆斯特德的作品。大师的设计保留了皇家山最自然的风貌。全园满覆绿树,小鸟啾啾,调皮的松鼠跳跃其间,亲近自然的氛围让这里成为蒙特利尔人运动和散步的乐园。

皇家山的四季风情各异,淡妆浓抹总相宜。春夏时节郁郁葱葱,绿意掩映,而到了秋季,这里又成为蒙特利尔著名的网红赏枫胜地。不论什么季节到来,皇家山都有不虚此行的惊喜等待你的邂逅。

St-Viateur Bagel Shop

蒙特利尔人最爱的网红贝果店

这座以轻松简单的方式寻求生活欢乐真谛的城市,让每一个生活在这里的人都有平和的面貌,这随意舒适也感染着来到蒙特利尔的旅人。

来到了号称有世界上最棒贝果的蒙特利尔,一定要去一家名叫“St-Viateur”的贝果店,这家店在这座城市存在了六十多年,二十四小时营业,手工制作现烤现卖。顾客从英国查尔斯王子到歌星名流,到每个从世界各地赶来的你和我。你经常能见到当地人把新鲜出炉的贝果打包带走。对于吃货而言,这里简直就像是个“贝果博物馆”。你可以亲眼见证厨师豪迈地用手揉面团,把它放在热水中,再洒上芝麻或罂粟籽,然后用燃木烤箱烹制,在蜂蜜水里浸泡面团是它风味独特的秘密。

传统的贝果分为表面洒满白芝麻“白贝果sesame”的和黑色罂粟籽的“黑贝果Poppy”,现在还多出来了一些新奇的口味,如果是第一次,一定要尝尝白芝麻贝果。比起直接啃,配上店里出售的小包装奶油奶酪真的很值得。除了涂奶油奶酪的吃法,还可以配上熏三文鱼和其他各种口味的夹馅,这是当地人的吃法儿。

这些无不将古老的记忆慢慢的从脑海中勾勒出来。

在St-Viateur店外遇到了搬家多年又来买贝果的老太太,激动得在店外让人帮她拍照,老太太说这是她们家族多年的传统。后来看她不只买了好几袋贝果还有文化衫和品牌布袋,看来这家店早就深深烙进了当地人的生活。

还有个关于贝果的小故事:有位蒙特利尔宇航员上太空之前,一想到六个月吃不上贝果,直接带了3个去太空站。很多蒙特利尔当地人都会选择贝果作为早午餐,一手持贝果,一手端着杯拿铁,在微风拂动的清晨开启美好的一天。

Crew Cafe

穿越到19世纪喝杯咖啡

如果一个城市拥有很多咖啡厅,那这个城市就是小资的。作为一枚咖啡控,来到蒙特利尔必然要去泡个咖啡厅。Crew Cafe,这家开在前加拿大皇家银行大楼里的咖啡馆,从门头到店内都很富丽堂皇。内部五十英尺高的彩绘穹顶结构以及铜质吊灯和遍布的大理石装饰,仿佛在穿越回了19世纪喝咖啡。

这里的特点是提供完善的办公空间,非常适合网络游民。咖啡店里有很多电源插座,还有适合办公高度的木质长桌,甚至还有会议室提供预定。当然,如果你仅仅想小憩休闲喝杯咖啡,也有适合和朋友消磨时间的舒适沙发座位区。咖啡豆来自本地烘豆商Saint-Henri品牌,咖啡出品可以说相当不错了。用咖啡搭配一块招牌蓝莓司康,给你最好的消遣时光!

费尔蒙伊丽莎白女王酒店

约翰·列侬下榻的酒店

在预订一家酒店时,我一般更关心它的枕头的柔软度、或是自助早餐里是否有我喜欢的点心,而不是这个酒店是否参与过哪些政治抗议活动。但如果这家酒店曾经接待过大名鼎鼎的约翰·列侬和大野洋子,那一切就都不一样了。是的,我们说的正是费尔蒙伊丽莎白女王酒店(Fairmont The Queen Elizabeth)。这是一家有故事的古董酒店,我在蒙特利尔的两天两夜都住在这里。

时光倒回1969年6月,由于约翰·列侬和他的妻子大野洋子的下榻,这家坐落于蒙特利尔的酒店亲自见证和参与到一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中。在酒店的1742号套房里,他们上演了一场标志性的行为艺术:“床上和平运动”(Bed-In for Peace)。两人连续躺在床上整整一周的时间,并邀请世界各国的记者们前来,听他们讲述自己对于和平的理解。1742号套房还见证了一首著名的反战歌曲的诞生:《给和平一个机会》。

在这之后,费尔蒙伊丽莎白女王酒店便以1742号套房而闻名,许多旅行家、世界名流都曾专程前来入住。套房内的卧室本身并不大,窗户上贴着约翰·列侬的标志性抗议贴画,以还原当时的场景。在卧室之外的生活区,墙上印着《给和平一个机会》的歌词,并挂着一些装裱好的涂鸦绘画作品:它们的内容大多来自这对夫妻曾访问伦敦、纽约、巴黎、新德里、东京等地时曾发表过的言论或口号。橱柜里放着纪念床的照片、录像带、艺术品和历史物品,还有《给和平一个机会》的黑胶唱片。

你可以戴上耳机,静静聆听《给和平一个机会》。无论是否喜欢列侬,你都不得不承认,这首歌的旋律,已经超越了对于这次事件甚至是约翰·列侬这个人本身的讨论,至今仍在世界的各个角落回响,当然,也包括这间著名的套房。费尔蒙酒店很适合城市旅行者到访打卡,酒店与蒙特利尔地下城相连,暖心的酒店设施和传奇的历史印记带给我别样的居住体验。

“旅行让我能望得辽远,想得细密,理解人生的遗憾,与这世界的好处。”写完这篇文章,我给Maggie姐姐回了微信:“人生永远有告别,但我们永远有期待。蒙特利尔见。”

(声明: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本人和新浪众测共同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众测立场。)
0 0
分享 商务合作 返回
微博 QQ空间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