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亚动力T1二代和DT1990PRO,到底哪款值得买

歌布林之声 歌布林之声 2017-07-21 11:08

本人混迹耳机论坛十余年,手头有些简单的音频器材,所以算得上半个发烧友。不过由于经济的原因,我并没有在器材上花费太多,基本上以随身为主,比如便携式播放器、便携式耳放、耳塞,只要不是烧得太疯狂,这点负担还是能够承受得起的。毕竟有了老婆孩子,一个男人的最为基本的担当是必须要有的,俗话说家和万事兴,我目前的状态是在满足个人精神需求的情况下照顾到家庭生活,这种极为平衡的状态让我很是满足。

不过,发烧圈子里有这样一句话:耳塞不如耳机,耳机不如音箱,音箱不如现场......。想想自己烧了十余年居然还停留在耳塞阶段总有点说不过去?于是我的头上开始长草了:要不我入手个高级耳机试试吧!这件事儿请示的老婆,老婆慷慨地从预算中拿出资金为我的向往买单,感激之余更是欣喜若狂!

920455e4715efcc12ec560025ed13c0a.jpg

说起选择白牙T1这个事情,其实当初做选择的时候还是挺草率的。我听过很多的耳塞,可唯独白牙的塞子很少有接触。只是当初入手了他们家的BYRON BTA蓝牙耳塞,然后看到网上对于这款塞子的评价是:典型的白牙味,然后我就直接一步登天地入手了T1。没有什么可以更多解释的,仅仅就是因为喜欢这种朴实的声音而已。当然,这种级别的耳机如果用我手头现有的随身器材来推,那简直就是鲜花插在牛粪上,所以我同时入手了其他一些比较适合用来推T1的前端,另外还包括了次旗舰DT1990PRO,这个放在下文里再说吧。

4229f4345b1e4661ece40a303cfef75c.jpg

【外观与做工】

本人手里是有少许大耳的,索尼的1ADAC,创新LIVE2,HIFIMAN EDITION S,这些千元级的大耳都很适合用来随身设备的直推,针对的市场主要面向于年轻人和初烧,所以外观和声音相对来说更加偏向于流行和年轻人的元素更多一些。而T1这款耳机第一次展现在我眼前时,我头上立刻浮现出俩字:严肃!

7e6ddfc69743acc66f340a72017b5ca0.jpg

T1到底严肃到什么境界呢?亚光配色、皮质头梁、全金属耳罩、350g的重量、600欧姆阻抗.....一切的一切都跟流行毫无瓜葛,强迫你必须在家里才可使用它!作为一个长期玩儿随身HIFI的用户,我不可能不这么去考量这些因素的,毕竟用上了如此高端的耳机,很多使用随身器材的行为和习惯还是需要更多时间去扭转和适应。

099e5fab0f4d402ce05edab2b0a86a5e.jpg

关于T1的做工,我觉得基本上没有什么可以质疑的,这种级别的耳机,虽然不会太多地去考虑是否带得出街的问题,但细节方面无不透露出高端品位。就拿耳机单元与横梁之间的结构支架来说吧,所有的边缘地带都做了圆润的打磨处理,一点都没有割手的感觉。再比如那极为缜密的金属网罩,不同光线下会折射出不一样的金属光泽,网罩底下隐约呈现的拜亚动力LOGO,有一种低调大气上档次的既视感,这些细节无不展现出拜亚动力在耳机制造方面的造诣。

022e6c2c5b311d45150e79814de25e1d.jpg

T1的外观很正统,很规矩,也很低调。下图可以看到T1的镂空钢印,而如果您不把衡量尺寸拉开的话,这个钢印是不会露出来的。如今的耳机厂商巴不得在最显眼的地方印上耳机型号,就怕大家不认识它,而T1就是这样任性,因为就凭其知名度就已经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了,要那些浮夸的设计有何用?!

8d6677aab0dee44c09a5873ebc3017cb.jpg

c40c716b820bb368377f58b17419d11b.jpg

说起拜亚动力T1二代,那就不得不提在2009年随着T1一代一起发布的特斯拉单元了。它以1特斯拉单位的磁通量密度为要点,旨在一定的体积下达到更高的能量转换力。这种做法其实早前已经有一些品牌在做了,只不过拜亚动力把它搞成了一个“标签”,这个“标签”如今已经为拜亚动力树立成一特色非常鲜明的卖点。当然,耳机音质的表现并非仅仅依靠物理结构或者单元用料就能够做好的,作为四大耳机品牌之一的拜亚动力自然会在特斯拉单元的基础上大做调音的文章。关于其声音表现的问题,我会在下文进行阐述。

876ae75fbaf159f71835de0cc241e951.jpg

前面说了T1那么多的好好好,现在必须要来喷一喷了。这段时间的用下来,我觉得我最不能忍受的就是T1的耳机线了!双线入耳的方式我也就轻微喷一下吧:为什么不是单线入耳?一条线接驳耳机的话,对于用户来说从行动上更加方便一些。另外,此线接入耳机的时候居然没有段落感,每次接耳机的时候,我就会强迫症般地往里一顿狂插......,我觉得弄个“咔哒”声是应该能彻底治好我的强迫症的吧?最后就是线缆接驳好之后,居然没有锁扣进行锁死的功能,用户如果来个突然的剧烈运动,线缆从耳机脱落了咋办?虽然T1的线缆很长很长,但不可避免某些用户对耳机放置的因素而造成线缆过短的问题,这么昂贵的耳机,大家总是尽量轻拿轻放的啊!我觉得T1线缆接驳的设计方案可以完全参考DT1990PRO的那种设计风格,那才是最安全,最可靠,最让用户省心的设计。

2ab5d957c84a110a562c933a49874b41.jpg

【听感对比A】

提到拜亚动力的旗舰T1,那就不得不提其次旗舰DT1990PRO了。这两款耳机目前在网路上有个很有意思的趋向性评价,那就是次旗舰的声音比T1二代更加好听?首先不管这样的说法是否为真,我觉得既然已经有了这样的苗头,那说明次旗舰是有实力与T1进行抗衡的。这种情况在其他品牌的耳机产品中几乎没有出现过。这两款耳机目前已经入手了1个多月,连续煲机大致在2周左右的时间了。所以接下来我就说说这两个耳机的具体差异。

1bead71e74885bf8193b973de84ec7cc.jpg

前端的选择方面,首先正如文章开头所讲,本人是刚刚从耳塞系统跳跃到耳机系统上来的人,再者考虑到经济的原因并没有用上什么高大上的前端。最近关于NUFORCE ICON HDP这个解码耳放一体机到是挺热门的,网上不少人用它来搭配白牙耳机,所以我也就干脆败了一台回来。当然,有个问题需要在此做个说明,网上对于NUFORCE ICON HDP的USB数字输出部分评价比较差,经过体验确实如此,它并不能带来良好的听感。介于此原因,本阶段测试我使用了CREATIVE SOUNDBLASTER E5作为数字输出,以光纤方式接入到NUFORCE ICON HDP。

fdfde8456339279662f4d214f2ccc345.jpg

高频:

DT1990PRO和T1在高频段的表达上完全属于2个不同的风格。首先从女声作品说起,我试听的曲目是姚贝娜《矜持》(流行歌曲),对于女声表达方面,DT1990PRO的人声明显更加凸显,所以它更能展现出人声作品的细节,也更加适合用来演绎POP这样类型的歌曲;T1演绎这首歌曲时,人声明显靠后了太多太多,仿佛背景乐都快要把人声给盖住了,如果仔细听的话,虽然T1也有着与DT1990PRO不相上下的解析力,但不要忘记,流行歌曲重在表达人声情感,T1从这首歌曲的意思表达来说还是存在一些缺憾。

此外,我选择了黄蒙拉《中国花鼓》(纯音乐),了解两款耳机在小提琴和钢琴的声音还原方面的表现。DT1990PRO对于这首作品演绎得似乎有点过于激烈了一些,声音走向略带侵略性,某些旋律甚至会出现“涂你一脸”的感觉,小提琴的松香味是有,但结像稍稍有点粗线条,但声音修饰偏刺激,显得不是那么的耐听。换上T1,整个声音突然从DT1990PRO的“大风大浪”转变成了“风平浪静”的感觉,这种感觉的差异是非常明显的,T1下的声音变得非常柔和,不再是那么有倾略性了,小提琴的结像更薄一点,钢琴的还原则与DT1990PRO差不多,都属于很优秀的那一类。

从两者的高频延展性上来讲,其实这两个耳机都非常优秀,人声结像力也很中正。所以从素质上来说,两款耳机都很ok,但从个人的听音偏好来说,我更加喜欢T1的高频表现。

中频:

试听曲目,中孝介《各自远扬(それぞれに)》(OST)。在这首歌曲里,我主要关注两款耳机对于男声的情感表达。首先T1依旧出现了人声比较远的情况,人声与背景乐几乎处于同一个平面上,虽然这是一首发布于2008年的老歌,但作为流行音乐,人声情感的传递是这类风格歌曲的最为重要的元素,而T1却把人声拉得如此之远,导致了人声情感传递的缺失。换上DT1990PRO,它突然把人声拉近到了耳朵旁边,久违的人声在耳边响起时,庞大的细节充斥了我整个耳朵,人声结像准确,细节表达丰富,我几乎可以断定DT1990PRO更加适合用来演绎流行音乐。

低频:

不同歌曲在低频的修饰上是不太一样的,导致不同歌曲所表达的低频量感和质感也有所不同。这里我只选择了一首曲目,王力宏《花田错》(流行)。DT1990PRO的低频下潜比较深,低频的聚焦力很集中,但这低频完全有别于KOSS PP那种混/糊/轰头的感觉,DT1990PRO的低频很纯净,而且也丝毫没有掩盖掉中高频段的发挥,在流行乐曲里可以很好地用来烘托整首乐曲的氛围;T1的低频下潜要稍稍比DT1990PRO浅了一些,但我觉得这个量也是足够了,至于聚焦力度和纯净感上则与DT1990PRO相差甚微,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瞬态:

试听曲目宇多田光《俺の彼女》。对于瞬态响应这个结点应该是除了低频响应之外,最能反映流行歌曲“鲜活度”的指标。其实从上面的几首歌曲试听下来,我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DT1990PRO声音是有点偏向于刺激的,之前我也说过有些歌曲里的某些声音元素会给我带来“大风大浪”般的感觉,某些频段在转换的时候,会出现大幅度信号强度的提升,直接导致出现了类似“炸雷”的效果,这种效果就像是天空一阵惊雷,突然来这么一下心里还真是有点恐惧......话句话说,DT1990PRO的瞬态有点过了,当然,这种情况也有可能是前端造成的结果(运放?变压器?),至于上更高端的前后级能否有所改善,受制于条件原因这里就不深究了。换上T1,这首歌曲的力量感就显得平和了许多,仿佛这首歌曲本就该如此,娓娓道来和温文尔雅的感觉非常好。

声场/解析度:

试听曲目为贝多芬《命运交响曲》(大编制)。对于声场的表达,我认为T1是要明显优于DT1990PRO的,T1的声场很正规,可以在我脑海里呈现出一个很正常的圆形声场,解析度在这个价位上已经属于非常优秀的级别,庞大的信息量如同洪水般的倾泻入耳,加上非常柔和的声音反馈,足以判定其控制力是极佳的,个人认为哪怕是目前最为顶级的耳塞也无法做到这个地步。DT1990PRO的声场就不显得那么规矩了,我觉得DT1990PRO的纵横声场虽然都拉得比较开,但似乎在三维上很难让我YY出一个庞大的空间来,这种感觉很难形容,似乎仅仅依靠纵横向的声场还是很难解释这种现象,总觉得空间模拟程度上似乎还存在一些欠缺。

通透性/声音密度:

DT1990PRO和T1分别是开放式和半开放式耳机,但在通透性上,我几乎感受不到什么明显的差异感,两者都属于通透度相当好的产品。在声音密度方面,DT1990PRO要更加卓越一些,T1则相对松软一点。我觉得密度这个概念在此价位耳机上已经不能算作优缺点了,不同级别的密度在演绎曲目风格方面各有千秋罢了。

05ef97870a86f4943360cb64ec0493a3.jpg

【T1在随身设备上的表现】

T1在随身设备的表现上如何呢?接下来我把它接入ibasso DX200+CHORD MOJO进行了试听(同轴接驳)。其实仔细观察白牙官网对于T1耳机的参数可以发现阻抗很高,为600Ω。根据CHORD官网对于MOJO的描述,MOJO可以推动300Ω以内的耳机,所以在初次接驳这套设备的刹那,我可以很明显地感受到T1在ibasso DX200+CHORD上的推力不够,不过听感居然还可以噢!具体描述如下:

应该说T1在这套设备下的表现只能评为普通级别,不过有些不足可能会被前端素质的影响而被些许淡化。首先在人声演绎方面依旧是比较远离耳朵的,解析度有了明显的下降感,无论男声还是女声,其在人声细节的还原以及高频段的延展性方面稍有欠缺;在低频方面,本来在NUFORCE ICON HDP上的下潜和凝聚力都还算可以,此时的下潜却变得更浅了,凝聚力稍稍有点发散,这种低频相当的温和,没有什么音乐味,只能说是有,但想用它来烘托流行乐的味道还是不足以够用;声场方面,其素质降到了DT1990在NUFORCE ICON HDP的那种感觉,缺少了大气蓬勃的空间感,大编制里的复杂的音乐元素表达不够清楚,估计这是解析度下降带来的结果。当然,这样一整套组合也并非没有优点,比如声音的立体感还是保持了较高的水准,声音风格还是保持了中正的风格,所有的音乐元素依旧呈现出较为柔和的姿态。但是,由于前端不够给力,所以T1的整体素质下降还是比较厉害的,所以如果您手头只有一些随身设备的话,建议入手DT1990PRO较好,它在ibasso DX200+CHORD MOJO上依旧能保持不错的鲜活感。其实本阶段体验在随身设备上的体验并非没有意义,它可以让我了解到T1的下限到底在哪里。目前为止我认为T1在此设备上的表现应该说基本能听,但很明显它并没有发挥出其应该有的水准。换个方式说:我觉得ibasso DX200+CHORD MOJO+T1的组合,跟ibasso DX200直推SONY 1ADAC差不多。我想,这样的表达应该很清楚了:由于前端素质的影响使得T1的水准大大降低!

0273d9264b7c8bb199c4134aa0097831.jpg

考虑到本文有涉及到DT1990PRO的内容,再者又考虑到网上对于DT1990PRO声音比T1好听的评价,所以这里与其说T1值不值得买,到不如给出一些到底是买DT1990PRO还是买T1的问题吧,或许这段文字给予那些具有选择性尴尬症的患者起到一定的治疗效果......

首先还是得抛出文中提到的所谓的DT1990PRO声音比T1好听的话题。其实在上文里,我已经给出了DT1990PRO 和T1两款耳机的声音差异。从声音整体素质上来说,DT1990PRO的解析度、控制力和频响方面会弱于T1,仅凭这一点就完全可以肯定DT1990PRO是不可能侵犯到T1地位的。从声音特色上来说,DT1990PRO是属于素质兼备听感的耳机,特别是在流行乐的诠释方面会更胜一筹,我觉得或许网络上所谓的DT1990PRO声音好听的原因就在于此,毕竟这年头还是听流行乐的人居多......。但是再仔细回味上文中关于T1的声音描述,我们可以发现虽然T1不是一个善于表达人声的耳机,但在声场还原以及频响控制方面有着更加优异的表现,换句话说,T1实际上更加善于表达大编制或者新世纪这类纯器乐的作品。所以,到底选择哪一个,还得看您个人对于音乐偏好再做考虑。

其次,这两款耳机的阻抗差异很大,一个250欧姆,一个600欧姆。其中DT1990PRO的阻抗相对要低一些,对于前端的要求并不是很高。而T1的600欧姆高阻抗若想发挥其真正完美的音质,那就必须花费更加高昂的代价来思考解码和耳放的搭配问题,当然可能甚至还要考虑到数播、数字界面和线电的搭配......。
最后,我认为DT1990RPO和T1都是非常值得买的耳机,毕竟到了这个价格层面的产品,即便上述我所提到的一些个体上的缺憾也不足以成为产品的绊脚石。所以只要想清楚上述2个问题,您就大胆地下手吧。

(声明: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本人和新浪众测共同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众测立场。)
0 0
分享 商务合作 返回
微博 QQ空间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