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手机也能拍好莱坞电影?是真的!
很多人认为,拍电影一般使用巨大的摄像机,即使是微电影也需要使用单反相机进行拍摄。
然而在这个移动互联网时代,一切都在颠覆——街头巷尾那些正在拿着手机拍摄的人,你可别小看他,说不定哪部大片就来源于他的手中。
第一次突破人们对于拍摄电影的刻板印象是2015年在圣丹斯电影节上映的电影《橘色》。
《橘色》国际版海报
整部电影全程使用手机拍摄,一部iPhone 5S、一个8美元的 Filmic Pro 软件、一个斯坦尼康稳定器以及一个变形镜头,就是这部电影的全部摄影道具。
装配了电影镜头用于拍摄的iPhone 5S
《橘色》拍摄现场
国内也有手机拍摄电影的例子,2018年著名导演陈可辛用手机拍摄的短片《三分钟》,那时候这部短片刷爆了朋友圈,火热程度大叔至今历历在目。
《三分钟》海报
《三分钟》经典片段
《三分钟》经典片段
其实早在几年前,电影风格曾经风靡朋友圈,手机拍摄16:9的图片后,通过软件将图片色调调为偏冷或者偏暖,加上上下黑边、字幕和胶片颗粒,以此创造出电影风格的图像。
这一类照片能够吸引人都是因为同一个原因:模仿"电影感",但是由于图片没有影像所拥有的可塑性广,以及杂乱的元素过多,所以这种后期制作而成的图片很容易就显得千篇一律。
说到影像如何拍出“电影感”,必不可少的就是宽屏电影镜头。
目前,国内很多厂家也陆续推出了手机电影镜头,比如下面的思锐电影镜头,我们也拿到了样品。
宽屏电影镜头顾名思义,通过镜头的变形来拍摄出 2.4:1 电影规格比例成像的“电影宽银幕”视觉。
这么一讲是不是觉得跟超广角很像?敲黑板!如果你这么觉得的话,那就大错特错了。
我们通常所使用的超广角镜头,主要作用是增加摄影画面的宽度和空间纵深感,其次是景深较长,能保证前后景物在画面上均可清晰再现。
一般用于拍摄建筑物、风景等静态景物。
一加7 手机超广角功能拍摄
发现了吗?超广角镜头跟“电影感”关系不大...
说到“电影感”,它其实并不只是单纯地通过色调、字幕、音效这些后期元素来体现,更重要的是镜头本来拍摄所带出的效果。
而电影镜头到底在手机影视创作中起到怎样的作用呢?
视场更广
所有镜头都是由镜片组成的。我们大多数手机自带镜头都是球面镜头,其镜片规则的球面设计,让镜头纵向、横向的曲度是相同的,透过的光线也是均匀的,所以最后呈现的画面也是正常的。
电影镜头则是采用柱状镜片,其纵向透过的光线跟球面镜片一样;而横向焦距增大,光线被压缩,以此来获得更多的画面。
简单来讲,其工作原理就是先压缩横向画面,使手机充分利用感光区域,获得最高品质的拍摄画面,再借助软件拉伸输出比例为 2.4:1 的“电影宽银幕”效果。
未添加电影镜头 图片被拉伸
添加电影镜头效果
这种添加电影镜头所呈现出的图片品质是通过普遍直接裁剪无法获得的,图片直接裁剪不仅破坏了原图的构图和初衷,而且裁剪后图片质量会很差,噪点也会增多。
景深变化
上边的视场介绍中,我们了解到了电影镜头的横向焦距增大,我们都知道景深的深浅跟焦距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当焦距变长了,景深也就变浅了。
喜欢看电影的朋友都知道,在很多电影镜头中,特别是需要突出人物特征时,为了将主体与背景分离,通常景深会很浅,以此来带出很好的虚化效果。
电影镜头搭配 “Filmic Pro” App 使用时,可以创作出更优质的内容。
App中具有变焦功能,可以根据特定的拍摄镜头来进行变焦,调试出合适的景深。
电影镜头搭配 Filmic Pro ,具有对焦、测光分离功能。
以小玩偶和盆栽作为前后景为例:
将对焦点拉至前景 测光点拉至后景
使用聚焦功能 拉至上部分界点 前景清晰 后景虚化
将聚焦拉至下部分界点 前景虚化 后景清晰
不过在拍摄时,景深变化跟环境因素有很大的关系,当被环境所限制时,如何增加“电影感”呢?
除了通过景深变化外,一些常见的小技巧也能够增加“电影感”。
比如通过特殊角度,仰拍、俯拍等,来强化人物的情感冲击力。
在房间等限制场景,可以通过墙壁对角线进行构图,如果有窗户、阳台那就更好了,利用外景带入,通过对比,来增加空间的深度。
《石破天惊》中仰拍镜头
《复仇者联盟》中俯拍镜头
科幻眩光
电影镜头最明显的特点就是眩光效果,这种效果在拍摄电影时屡试不爽,也是许多导演的最爱。
《星际迷航》经典眩光镜头之一
能够出现眩光效果是因为电影镜头拥有复古风格的抗反射涂层,当近距离拍摄点状灯光时就会出现这种水平拉伸眩光。
这种眩光效果是普通镜头和后期剪辑都难以实现的。
焦外光斑
焦外光斑也是电影镜头的特点之一,焦外光斑是由镜头光圈形状所决定的,普通镜头拍摄出的光斑通常呈现圆形,而电影镜头的焦外光斑呈现椭圆形。
《阿甘正传》经典片段
虚化的椭圆形光斑能够让主体更加突出,给影像带来科幻的冲击感,让你的影片更具有“电影感”。
边缘变形
不论什么镜头都会产生一定边缘变形,这是透镜的固有特性,是没办法完全消除的。
而边缘变形对于成像质量其实是不利的,毕竟在很多拍摄场景下,我们都是为了再现,而非夸张。
但是边缘变形也是很多创意的灵感来源,电影镜头的边缘变形是透视变形中的桶形变形,与枕形变形不同的是,桶形变形不容易被发觉,且有一定的突出主体的效果。
所以电影镜头的边缘变形也被很多电影场景刻意使用,来获得意想不到的特效。
王家卫《堕落天使》经典片段
《荒野猎人》经典片段
《逆世界》经典片段
随着5G的到来,VLOG的流行,影像时代在慢慢遍布我们的生活。
电影镜头的出现是必然还是巧合?它将成为焦点,还是单纯只是一个噱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