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经济学解读iPhone在华销量,X未必会大卖

李小白JieaoLee 李小白JieaoLee 2017-11-03 08:41

果粉多年,对iPhone有一定的认知。不才读过几本关于“经济学”的书。加之个人理解,呈下文。用微观经济学中最粗浅的部分解读iPhone在华销量。望涵偏颇之处、亦欢迎斧正。

用经济学解读iPhone在华销量,X未必会大卖。_新浪众测

用经济学解读iPhone在华销量,X未必会大卖。_新浪众测

微观经济学—— 美妙平衡点

微观经济学中基础的一张曲线图。它几乎可是解释所有商品的走势解商业行为的合理性。

某(类)商品或服务的价格,与市场需求呈正比。需求旺盛,价格趋高。同时该(类)商品的供给会增加。反之,需求少则必然抑制该(类)商品供给,且价格趋低。

将商品契合到手机。

移动互联的发展改变了生活,使得手机成为全球需求旺盛的商品。就会出现更多的供给。这体现在各种配件/元器件加大研发生产,涌现出很多手机厂商,各种功能创新等等。整个供给规模巨大,以不同的价格供给需求。

但增加供给并会不直接影响供给量。且价格也不会影响需求,只是影响需求量。

因为不同价格下的需求总量是不变的。这有些晦涩难懂……经济学所表达的“需求”与“需求量”,“供给”与“供给量”是不同的概念。

需求和供给是一条“曲线”,是一种的行为。而需求量与供给量是一个“点”,是具体结果。

这个点,是由供给和需求曲线的相互解释,供给量和需求量自然形成的结果。在经济学中被称为“美妙的均衡点”。

一个不太恰当的解释,“需求量”与“供给量”代表的是供需关系实际的成交量。iPhone 8销量相对惨淡,实际上就是这个“均衡点”发生了变化。

由于iPhone X的存在,需求量转移。iPhone 8价格跳水也是遵循商业规律来干预“平衡点”。

X作为史上最贵iPhone,更高的定价必然也会影响着需求量,左右着“均衡点”。

微观经济学,将最能影响“均衡点”的要素归纳出了四个:整体收入上升、人口激增、潮流变化、替代品价格变动。

一、整体收入上升。如果每个人都更有钱,那么市场上大部分商品在每种价格下的需求量都会更多。

这个因素折射在iPhone在华销量,2008年的4万亿无论定义为加发or超发。中国进入了一轮迅猛的经济增长。回忆2008-2010,大多数国人的收入在这个时段大幅提升。随之必然通胀,人民币的购买力(看起来)急剧下降。

但在货币维度上,坚挺的人民币面对全球化某些类别的商品,购买力并没有下降。譬如汽车、家用电器等,这自然包括手机。再举个例子。九十年代吃一顿KFC似乎还是件“奢侈”的事情,如今KFC已然回归到充饥快餐的本身定位。

国人收入增加,需求总量提升。整个价格纵轴上任何价格的商品都具有旺盛的“需求量”。价格并不低廉的iPhone历代售价虽不低廉,却不影响国内需求。

简单的说就是,咱有钱!买得起!来!

二、人口激增。这个要素泛指有更多的人需要某样商品或服务。

2009年是中国3G元年,标志着移动互联进入普及阶段。作为人口第一大国,对于移动网络服务及终端商品将呈现出巨大的需求。

用经济学解读iPhone在华销量,X未必会大卖。_新浪众测

iPhone 3GS

iPhone 3GS将陀螺仪、电容屏引入移动PDA,带来革命性的交互体验。性能更优异图形处理器,带来《植物大战僵尸》、《愤怒小鸟》等次时代掌机水准的游戏。毫无疑问,3GS是iPhone历史上最富里程碑、最具划时代意义的产品。

用经济学解读iPhone在华销量,X未必会大卖。_新浪众测

但时年的iPhone 3GS在华销量并不出彩,因为当时国人对iPhone的需求量并不大。这来自多方面的因素。

“科技改变生活”。但一项科技革命真正进入民用领域,需要很多方面的支撑。初期往往会有很多闭环没有完美完善的跟进。大众认知、市场反应也需要一个时间过程。移动互联/3G网络/智能电话自然也要遵循这个规律。

良好的移动网络是移动互联/智能手机的必要支撑,彼时大多数国人对智能手机的认知尚浅,需求少。国内3G网络的覆盖率还很差,没有良好的体验无法滋生出更大需求量。用今天的眼光回看,iPhone 3GS(2009年)时代还属于Nokia、还属于中国移动。但是2009年也是Nokia穷途。

WCDMA在当年是最好的3G标准,经过一年的发展,到2010年3G覆盖率已经可以接受。大部分年轻人感受到移动互联的魅力。至此,对于移动网络/智能终端需求及需求量开始井喷!

用经济学解读iPhone在华销量,X未必会大卖。_新浪众测

186号段携iPhone 4上市,开启了iPhone在华销量最巅峰的时节,同时也开启了一段Apple最鼎盛的时期。成就了iPhone。因为在这之前,中国移动的TD-SCDMA实际表现非常糟糕,iPhone没有TD-SCDMA版本。

简单的说就是软/硬条件不够,没人用!

三、潮流变化。某些产品的畅销与否,是有社会决定的。

流行会引导消费,毋庸置疑。

在曾经的一段岁月里,iPhone的意义似乎已经超越了一部电话本身,还蕴含着更多的超脱于手机之外的东西。甚至一度被称为“肾机”,刷新人们对一件数码产品价值的认知。这种风向与潮流不断的转化成具象的“需求量”。iPhone 4/4S/5达到了空前的供给量。

大部分国人第一次接触的苹果手机都是iPhone 4。也许全新的体验过于惊艳甚至震撼,至iPhone 5/5S完全褪去了那份“新鲜”,纷纷吐槽苹果创新不足。

用经济学解读iPhone在华销量,X未必会大卖。_新浪众测

实际上,iPhone 5上市时,包括Apple整个智能手机产业已然进入到了瓶颈期,甚至时至今日都再没有类似iPhone 3GS那般真正革命性的突破。

即便如此,Apple凭借多方面的积淀,彼时优势仍然非常明显。Apple iOS的保有量仍然领先Google Android、秒杀Microsoft Window Phone。但是在行业大势下,Apple彼时已显“疲态”。在移动互联红利下,全球出货量尚可,但iPhone的实际“需求量”正在减少。

简单的说就是没啥新鲜的,就那玩意儿呗!

四、替代品价格变动

替代品、价格,一分为二的讲:iPhone有了替代品,且很多;在这个前提下,竞品在价格纵轴上更低、选择更丰富。

用经济学解读iPhone在华销量,X未必会大卖。_新浪众测

在iPhone 4/5时代几乎没有对手,完全不可替代。iPhone之于手机领域好似80年代的AC米兰,90年代的公牛王朝,不可撼动。而至iPhone 6/6S/7,Apple几乎可以用“堕落”来形容。鲜有突破,且较之其他厂牌手机的某些部分,iPhone甚至频现“短板”。

用经济学解读iPhone在华销量,X未必会大卖。_新浪众测

时至今日的iPhone 8/X依旧带着王者之风。硬件上,A系处理器性能仍然摇摇领先全球SoC。软件上,iOS依然是最安全、最稳定的系统。相机成像的优化上,依然是Apple说第二没第一。依然能代表Apple乃至智能手机目前的最高水准,仍然是这个世界上最好的手机,只是、要加上“之一”了……

移动互联促使移动平台软/硬件迅猛发展。Apple近年来的突破与发展速度远远小于其他厂商追赶的速率。尤其Android逐年成熟,与iOS在交互上渐渐趋同。以Smartisan OS、MIUI、FlyMe、EMUI为代表的国产Android OS更是契合“本土习惯”不断精进。在“好用”的层面上不留情面的讲,吊打iOS。

当手机领域出现完全可以比肩iPhone的竞品。

当iPhone不再是“潮流”,人们不再跟风盲从。

当iPhone依然卖那么贵……

不难理解,这必定会对iPhone造成很大冲击。至少靠近iPhone需求“均衡点”不远的用户,会有很大的波动。

用经济学解读iPhone在华销量,X未必会大卖。_新浪众测

用经济学解读iPhone在华销量,X未必会大卖。_新浪众测

历代iPhone都会第一时间购置/使用/收藏。这一次iPhone 8则完全没有(强烈的)购买欲望。

显然,这与iPhone X关系重大。

由于iPhone X的存在,iPhone 8注定炮灰。“都在等X”的声音代表了我个人、乃至要升级iPhone人群的既定需求。而这部分人群的“需求量”到底有多大?

按照一般行为逻辑,首先要去除已经购置iPhone 8的人。买8俩月再买X的人一定存在,但这小部分人相对需求总量必然非常微小。

其次,X作为史上最贵iPhone,还要去除有预算条件的人群。近万元的售价并不是多数国人能接受。相信我,生活绝不像“朋友圈”里看起来的那样“美好”。

综上,iPhone X的需求量很难超过历代iPhone 4/5/6,也许会与iPhone 7相当。

注意,这里讨论的是国内的市场“需求量”,体现是在华销量。至于Apple的利润是另一回事。

简单的说就是,iPhone没啥特别,有差不多、甚至比它还好的!

曾经的王者iPhone已不复当年传奇。“沦为”传统劲旅。

这不是坏事,恰恰相反、这是科技发展的体现,也是正常的商业规律,甚至是“花无百日红”的自然结果。曾经的Nokia有世界第一的保有量,而芬兰巨人好似一瞬间坍塌。曾经的Sony有不可一世的特玲珑显像管,但电视业务如今已连续10年亏损……幸是Apple在未来很长的时光里都不会成为“曾经”,甚至有很大的概率再续曾经iPhone巅峰的辉煌。 


End

(声明: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本人和新浪众测共同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众测立场。)
0 0
分享 商务合作 返回
微博 QQ空间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