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应该尝试一下拍摄中画幅?
由于成本的限制,中画幅注定只能成为小众,数码自不用说,那些中画幅的数码相机价格都高的离谱远非常规家用可以承受。而胶片中画幅相机本身良莠不齐,虽然也有很多物美价廉的相机可供选择,但是站在顶端的也就是那几家厂商。
由于器材的体积重量以及每卷可以拍摄的量等等一系列的限制,使得中画幅相机不能够像 135 相机那样成为大众流行。不过尽管它并没有如此普及,但是还是要说,如果你是一名拍摄爱好者,还是应该要尝试一下拍摄中画幅,它可以带给你 135 系统完全不同的拍摄体验。
由于底片幅面更大,出来的画质也是 135 系统远远不可比拟的,而 120 系统底片并非 135 系统那样死板的固定尺寸,120 系统尺寸的多样性也会带来不同的感觉。
在胶片 135 的世界里,只有两种标准尺寸,全幅的 36 × 24mm 以及半格的 18 × 24mm(杠精喜欢抬杠说还有方形画幅或者其他画幅,但那根本不是标准尺寸,只是个别相机的别出心裁),而 120 系统就不一样了,它可以根据相机或者后背的不同,制作出 6 x 4.5、6 x 6、6 x 7、6 x 9 甚至是更加宽广的 6 x 17、6 x 24 的格式,唯一可以确定的是,每一种格式的幅面尺寸都比传统 135 尺寸要高出许多。
巨大的幅面带来的不仅仅是宽高比的搭配选择,更带来了惊人的清晰度,即使是最小幅面 6 x 4.5,它的面积也是 135 全幅的尺寸的三倍都多。这就意味着在放大到相同大小的时候,任何胶片图像中固有的颗粒都不太明显,我们可以拍出肉眼看起来更加平滑的图像。
同样也是由于更大的画幅,使得等效焦距发生了变化,我们平时所说的等效焦距是根据 135 画幅得来的,比方说一台中画幅 6 x 6 格式的双反相机,它的标准镜头是 80mm,等效 135 视角则为 45mm,实际焦段较全幅格式更长,因此也就能够拍出更浅的景深。
Photoby erika.
Photoby erika.
Photoby erika.
虽然 120 中画幅相对于 135 全画幅来说在画质上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但是也并不意味着它毫无缺陷,而它最大的缺点也正是由于优点所造成的。
因为画幅更大,所以成本也就更高,拍摄常用的 6 x 6 格式仅仅只能拍出 12 张,要是拍摄宽幅 6 x 17 或者 6 x 24 格式的那一卷按不了三五次快门就要换卷了,在增加成本的同时,也降低了拍摄的连续性,要陷入不停换卷的窘境。
但是好就好在这样有限的快门会让我们在每按一次快门之前都用心思考,不要做一个快门杀手,也不失为一件好事。
Photoby erika.
Photoby erika.
Photoby erika.
同样的,经常拍摄胶片的人都会有这个体会,拍摄 135 的时候,一卷三十六张,而我们又不像数码相机那样咔咔咔的随意按快门,经常都会一卷拍了好几次都没有拍完,到最后去冲卷的时候都忘了这卷里面到底拍了些啥,虽然是会给人惊喜,但是老是这么等着或者想找机会把一卷拍完总归心里没着没落的,而拍摄 120 就不会有这种感觉,因为一卷实在是太少了,没多久就能拍完换卷送出冲扫了。
再有就是体积的问题,虽然大部分的 TLR 都设计的非常小巧,但是也有很多虽然素质很高镜头也很好而且价格也非常实惠的中画幅相机由于设计的原因被制造成了庞然大物,以 Mamiya 为代表的日系中画幅就是典型的例子,他家的中画幅双反 C330,中画幅单反 RB67 都是搬砖界的代表机型,每一次带着这些相机出门都好像在进行一场体能训练。更不要说有坦克之称的 Pentax 67 系列相机了。
其实不光光是日系,就连德系物美价廉的典范 Pentacon Six 也是一个又大又重的大家伙,锻炼身体倒是不错,随身带出去街拍就得问一问自己的肱二头肌答不答应了。
还有一点就是中画幅相机相对比 135 相机在自动性上差了很多,即使到了后期 135 全幅胶片相机已经能够实现全自动(自动对焦、自动曝光)的时候,拥有自动功能的中画幅胶片相机依然也并不常见,大部分的中画幅相机依然需要我们全手动控制。
手动控制其实对于爱拍照的人来说并没有什么,就拿 Pentax 67 来说,任何一个使用过 135 胶片单反的人都能够立刻拿起 Pentax 67 来拍照,并且知道要如何操作,当然拿不拿得动又是另一回事儿了。
即使这些全部的缺点都累加起来,在中画幅相机的画质优势下也都不算什么了。正因为如此,想要体验更好的拍摄效果,还是应该尝试一下中画幅格式,会带给你一个完全不一样的世界。
当然,如果你的中画幅相机选择的是 Holga 这样的,那还是要有一些心理准备,毕竟玩具和专业相机不是同一个概念。
本文来自胶片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