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光X机器#我与富士一起走过的2001-2009
前几天富士公司的小伙伴问我有没有兴趣参加他们为庆祝富士X系列十周年而举行的#拾光X机器# 征稿活动。这个活动旨在征集2010-2020年的各种生活记录、摄影作品,其中有部分作品将会在上海的富士X-SPACE富士影像共享空间里展出。我问他们是不是只能是近10年的作品,是否必须是用富士相机拍摄的?他们说其实也可以是更早的作品,而且也不限定相机品牌。
嗯,我发现他们其实已经征集了不少最近十年的作品了,所以就不凑这个热闹,而是去NAS里寻找更早一些的回忆吧。这里放出的几张照片,是我在2001-2009年期间用富士相机拍摄的、或者是与富士有关的画面,也算是让自己和大家一起重温一下这些“远古”(相对网络年代而言)的时光吧!
图一、上海陆家嘴浦发银行大厦和上海信息大楼(带有老电信标记)拍摄于2001年3月26日▲
图二、正在建设中的上海浦东正大广场 拍摄于2001年3月27日▲
图三、南京西路与南京东路交界处的天桥与五卅广场 拍摄于2001年3月28日▲
图四、刚刚建成的南京路步行街 拍摄于2001年3月28日▲
图五、上海申花托普队2:0战胜云南红塔队 拍摄于2001年4月8日▲
图六、正在庆祝胜利的上海申花球迷们 拍摄于2001年4月8日▲
以上拍摄机型为富士FinePix1500(MX1500),这也是我所能找到的自己人生第一台数码相机的现存最早照片。我曾经在博客中介绍过这台和肥皂盒差不多大小,仅有150万像素的定焦相机。它是我父亲托朋友从日本花了2000多元人民币带回来的礼物,也算正式开启了我的“摄影之路”。
但如果细想一下的话,如果不是因为有了这台相机,我就不会爱上数码影像;也就不会成为PChome的DC论坛版主;也就不会从酒店离职加入PChome;最后也就不会走上成为IT编辑的道路。这样看来,这台富士数码相机真是对我的人生具有极为重大的意义啊!
图七、上海自然博物馆(旧馆)底层大厅内的合川马门溪龙骨架 拍摄于2002年3月29日▲
我的同龄人应该还会对这里有印象。当然,除了恢弘的恐龙骨架外,旁边人类古尸展厅留给大家的童年阴影恐怕还要更深刻一些。(笑)当今天的孩子们宽敞明亮的上海自然博物馆新馆里抬头仰望巨大的蓝鲸标本模型时,这具著名的合川马门溪龙骨架模型其实就静悄悄的矗立在新馆底层大厅的一侧。只不过,现在它的受关注程度已经大大不如以往了。。。
图八、刚刚发布的富士FinePix F710相机 拍摄于2004年4月10日▲
这里可以看到颇有年代感的名词——“SuperCCD”。这是富士所特有的一种在同一块基板上拥有大小两种感光元件(呈蜂窝状排列)的CDD元件。其中的S像素体型较大,具有高灵敏度和窄动态范围特性,专门用来捕捉暗部细节;R像素相对较小且性能相反,用来负责捕捉亮部细节。然后,二者信号通过DSP芯片叠加,就能获得明暗细节都更好的画面了。
在被CMOS元件取代前,SuperCCD一共发展了9代产品(最后是2009年的SuperCCD EXR),而F710采用的是第四代。值得注意的是,本机背后采用的是16:9的宽屏幕,而且机身上也有硬件滑块来选择拍摄4:3还是16:9的画面——这在今天看也算是相当新潮的设计。
图九、位于日本仙台的富士朝霞技术研发中心大楼 拍摄于2005年9月2日▲
图十、日本仙台街头的女中学生们 拍摄于2005年9月2日▲
图十一、日本东京三菱株式会社顶楼观景台的自拍照 拍摄于2005年9月2日▲
以上拍摄机型为富士FinePix S3Pro。
我记得这应该就是我第一次去日本,然后我就差不多以每年1-2次的频度去日本出差,直到去年受疫情影响而打破了这个惯例。我们当年参观了富士仙台的PHOTONIX工厂、CCD工厂和朝霞研发基地,甚至还穿着洁净服进入了CCD生产厂区参观(严禁摄像)!
当时富士在市场上销售的机型除了S3PRO这样的DSLR外,还有F10、Z1、S9500等消费级别DC。另外,我的那张自拍之后用在不少地方,甚至后来我被《摄影之友》杂志评为“中国最重要摄影人物”的那期杂志上用的也是这张照片。嗯,这张照片可算是我早年以数码影像编辑出道时的“标准照”了。更难得的是,当时的我还有头发...(笑Cry)
图十二、西安大雁塔喷泉表演夜景 拍摄于2007年6月11日 拍摄机型为富士FinePix S5Pro▲
这是我第一次去西安旅游。当时好似还没有后来那样严重的雾霾?对西安的风土人文以及美食都很有好感,结果没想到后来那边就变得越来越“魔幻”了...我使用的机型是富士S5Pro,它和尼康D200使用同一个机身设计,但使用了不同的CCD与电路。当时这台机器几乎成为去全国影楼人像的“标配”,因为它不仅拥有出色的解析力和色彩表现,而且富士独有的SuperCCD SR Pro也能让它能比其他品牌产品更精准的还原人物皮肤的光影变化和微妙层次!
图十三、上海江苏路延安路口天桥下的车流 拍摄于2008年3月3日 拍摄机型为富士FinePix S100FS▲
如果不是看到这张照片,我可能还想不起富士S100FS这台机器。这是一款类单反设计的消费旗舰DC,最大特色是拥有14.3X的光学变焦,等效焦段覆盖从28mm-400mm!
我记得这台机器同样也是主打SuperCCD技术带来的超宽动态范围,使用的技术和S5Pro这样的DSLR是一样的。另外,本机也开始带有“胶片模拟模式(Film Simulation)”,我们熟悉的Veliva、Provia、ASTIA这几种模式都开始出现在S100FS上,这也是其名字中出现“FS”后缀的原因吧!
图十四、上海世茂皇家艾美酒店夜景 拍摄于2008年4月8日 拍摄机型为富士FinePix F100fd▲
富士F100fd是一款小巧的1200万像素卡片机,名字后缀里的"FD”应该是指“人脸识别”功能——而这已经是富士“脸部优先技术3.0”了!是的,富士是行业内最早将人脸识别功能加入到数码相机里去的厂商之一,直到今天我们得益于这种技术,使得我们在拍摄人像时只需要考虑构图而不必太在意对焦操作。另外,这款相机可以同时使用普通的SD卡以及富士和奥林巴斯曾共同推广过的XD卡,只不过后来XD卡并没有能够成气候。嗯,以今天的眼光来看,当时数码相机的夜景拍摄能力还是比较捉急的...要知道F100fd用的SuperCCD HR也已经有1/1.6英寸大了。
图十五、PChome、KDS和OnlyLady网站为汶川地震灾区捐献爱心 拍摄于2008年5月15日▲
这个不用多说了。当时PChome、KDS宽带山与Onlylady女人志网站同属于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旗下CBSI集团(中国),所以办公也是在同一个区域。5.12后,全国人民都行动起来投入到抗震救灾工作中,而我们不但立即在员工中发起了捐款,KDS更是先后组织了多次网友的爱心募捐和爱心献血,真是非常令人感动!
图十六、我家的小猫“小刚度” 拍摄于2008年8月9日 拍摄机型为富士FinePix F30▲
我家小猫“小刚度”是2007年12月22日冬至那天被我们从垃圾堆里救回家的,当时它才只有一两个月大。照片拍摄时,它正是最调皮的年纪,每天都在家里上蹿下跳钻进钻出。去年年末,我们刚刚为小刚度渡过它的13岁生日(把收养的日子作为它的生日)。目前它正健康的在我家颐养天年,而我现在每天回家第一件事依然是要给它撸毛然后再给它喂猫罐头或者小鱼干。另外,我当时使用的相机是一台富士F30,这台发布于2006年初的600万像素卡片机是世界上第一款能够达到ISO3200的消费级别DC。
图十七、莘庄公园“醉梅”匾额 拍摄于2009年3月1日▲
图十八、模特“sue” 拍摄于2009年5月27日▲
以上拍摄机型为富士FinePix F200EXR,这个后缀意味着富士最后一代SuperCCD技术——SuperCCD EXR的出现。该技术的特色是CCD上的感光元件不再有大小之分,而是一半一半工作分别进行不同时间的曝光(双重曝光控制)以获得对高光与暗部细节的全面捕捉。而且,在弱光的时候,SuperCCD EXR还可以采用相邻像素联合的方式组合成更大的感光元件,提升整体感光性能。
嗯,这玩意听起来和今天我们在手机感光元件中所使用的某些技术很类似啊!对了,那位漂亮的sue MM是很早就和我们合作的模特,我和老同事@YYJJPP 先后用索尼A900和宾得K系列单反以及众多卡片DC为她拍摄过照片。不过后来她好像是回湖南老家结婚生子了?不知道她是否会看到我今天的这篇文章,哈哈~
图十九、富士发布首款3D数码相机 FinePix REAL 3D W1 拍摄于2009年7月22日▲
最后以这张富士2009年新品发布会上的照片做结尾吧。当时3D技术只能说刚刚方兴未艾,还没有被电影《阿凡达》掀起的3D狂潮所席卷。但富士居然在此之前就已经开始鼓捣3D相机了,而且这玩意还自带3D LCD显示屏,甚至富士自家还推出了专门的3D冲印系统!而且在一年后,富士还推出了本机的后续产品REAL 3D W3,可以直接拍摄720p的3D视频。当然了,在3D风潮消退后,富士也就没有继续这个系列的开发。现在回想起来,3D相机本身固然有趣,但拍摄的3D内容很难通过网络进行传播(观看者没有对应设备)是发展的最大硬伤。
不过,即使如此我们还是要感佩富士在数码影像领域的不断探索,无论是前文提到过的SuperCCD技术、人脸识别、胶片模拟还是今天他们即将发布的中画幅新机,每一款无不是走在时代前列,引领着整个行业的发展。对于这样的企业,我愿意给予他们更多的喜爱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