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Z TP35 小尾巴体验:新扎之选!保底之选?
要说 EPZ 的小尾巴,我的印象可能要从 TP 系列的 20 和 30 说起。
作为一枚从 NW-ZX100 开始入坑的 WALKMAN 用家,TP20 和 TP30 那向著经典旗舰致敬的造型,印象真可谓不得不深刻。
如今,TP 系列小尾巴来到了 TP35 这个新型号。
看起来只是在型号上增加了「5」的小改变,但 EPZ 在造型设计、配置结构上都做了较大的改动。新的 TP35,实际上更像是接替 TP20,EPZ 投放在入门定位上的新「守门人」。
对,又回到了精准细分到我不是那么熟悉和理解的 300-400 价位段上。
那就,老土一点来讲一句:
「在之前的 BTR13 身上,我们已经见到了 399 小尾巴的极限和可能性了。(笑)
那,是时候来看看这个价位的新生代传统小尾巴,可以种出怎样的表现了。」
不得不说,小尾巴的外观设计组合应该都已经用得 8899 了吧。
只要你的造型不像 Astell&Kern XB10 那种走天马行空的路线,又或者像 Audirect MagSafe 版 Team1 一样走工业感爆棚的「直拼」模式,造型是传统的长条形设计,那选择真的不多了。
所以,这次 EPZ TP35 给我一种面善的感觉,我也不觉得意外。
TP35 用了 CNC 多重复合工艺处理的 7 系航空铝机身,表面有金属细腻的磨砂感。我手上的雅黑版上加了半光处理,整机看起来会会更有「枪黑色」的效果,配合机身的透明视窗设计,质感还是不错的。
机身没有屏幕,显示状态的话主要靠电路板上的红色指示灯。灯除了用于展示通电运行状态,当指示灯闪烁两次之后就提示机器已进入高增益模式。
但不知道是基于什么原因,EPZ 将灯的亮度设置得比较高。如果你睡前听歌的话,建议将 TP35 背对著自己接入播放源,不然你就会有种拿深红电筒对著自己照的感觉......
也,不要在深夜打开。
机身的操作设计也很简单,EPZ 只保留了一组音量控制键,控制音量、高低增益模式的开关以及滤波器选择都整合到这两个按键上。
要是 EPZ 可以在机身体积上放宽一点,增加一个高低增益的开关和切换滤波器的按键,那操作起来会直观很多。
对,对于 TP35 来说,体积控制是它在外观上的最大卖点。
TP35 机身非常短,整机浓缩到刚好放在 MagClips 的内框上。双橡筋要绑定的话会有点难度,如果是单橡筋固定的话算上 USB-C 线接头也可以勉强固定。
但因为机身不能延伸到 MagClips 的防滑胶条上,直接使用的话日常就会摩擦损耗机身和 USB-C 线头的漆面,破坏成色。
但又因为机身太短了,就算有贴身的定制保护套,TP35 也不太能稳定放在 MagClips 这一类磁吸环上面,更不可能自贴磁吸环了。
直接用开口比较小的卡包或那种全包裹的设计,可能会来得更稳妥。
配件方面,TP35 附带了一条同配色的 4 股无氧铜屏蔽线,并自带 USB-C to A 转接头。
EPZ 表示这款线是专门针对 TP35 设计,线材内每股内含 84 芯线,线材设计做了专门的屏蔽,可以减少传输损耗和干扰。线身比较柔软,方便形变以配合不同的收纳模式。
作为一款定价在 300-400 的入门级小尾巴,TP35 自然也不会自带保护套。
但 EPZ 也没有为其推出专用的保护套,想多个保护的用家只好期待 Jetum 这些第三方牌子为其出专门的保护套产品了。
毕竟,SOUNDAWARE PA-1 都有不到百元的定制保护套。要是 TP35 有让 Marker 提升信心的普及量,那要有专门保护套也不是难事。
配置方面,TP35 用上 EPZ TP 系列专用的 Hi-Fi 音频架构,架构里面用了两块 Cirrus Logic CS43198 DAC 芯片,分别对应左右声道处理。
芯片支持最高 32bit 384kHz PCM 和 DSD256 规格的音频,应付移动和流媒体已经很足够了。
接口的部分,TP35 选择了 3.5mm 单端 + 4.4mm 平衡这种最常规的组合,两款接口分别最高支持 2x65mW@32Ω(单端)、2x150mW@32Ω(平衡)。
TP35 内自带了高增益模式,还有五款数字滤波器可以自行切换,适应力和基本的自定义可玩性都还不错。
只是,上文也提到,过于简化的按键设计让操作变得不那么直观。EPZ 也没有推出过可以完整控制 TP 系列的 app,操作起来会有那么一点麻烦。
最后就是,TP35 也支持主机掌机上常见的 UAC 1.0,接入 Switch 可以直接兼容。对于身上的耳机已经转移到 4.4mm 平衡口的用家,偶尔想用耳机玩一下 Switch,TP35 都很方便。
声音的部分,主要就是试听了。
试听也是常见的组合,播放源是 TempoTec V3-D,解码会用完整 TP35 组合,中间会尝试一下替换不同性质的线来试试不同的效果。
耳机的话,太难推的耳机我这边也没有。
算上对应的范围,头戴式这次我用 HiFiMAN HE400SE,耳塞则是日常最熟悉的 HiBy x F@udio Project Ace:
老实说,这个组合还是挺过瘾的。
TP35 属于那种专注于细节刻画、整体清晰度和干净度的一边,搭配稍稍一点偏向流行但整体声线保留了一些海字派的 Project Ace,组合起来听 Acoustic Cover 真心有点特别。
人声有一点贴身,每一粒做得很大粒,边缘还有一点细碎清晰的「口水声」做衬托,看著专心致志在清唱的 mic,成件事就很静心。
吉他的声音很饱满,Project Ace 的质感反而是体现在这里了。只可惜,尾音收得比较快,听起来稍稍有点急。
TP35 输出的声音干净,安静的背景加上将两大主角再突出,听感就很容易聚焦起来。
「对,就可以静静看著 mic。」
顺便,听首歌。(笑
自带 High Gain 模式的 TP35 要应付同价位内相对难推的头戴式耳机,输出部分不需要担心。音量足够,声音细节的件头也能够推出来。
整体保持清晰锐利的自身特质,声音有种斩开碎上的方块感,质感有点像切得不那么碎、方块比较明显贺年炒鸡丁,粒粒分明、颗颗大粒的感觉。
声音都来得很快,收得也比较急,有些时候听起来比较赶。
另外,如果配一点方向相同的耳机,TP35 推出来会有那么一点过锐的感觉。这种过锐并不是后期将锐度拉满,锐的同时有点数码后期感,但就单纯觉得有点锐,听久了会稍稍有点累,这也需要注意下。
可以的话,用不同档位迁就一下,整体会更均衡。
当然,搭配 Q5 Pro 的话,是一个例外。
如果单纯要讲 TP35 的话,我觉得绕不开一个字:
「性价比」
399 的定价,有相对干净的背景和这个价位上不俗的解析力和细节刻画能力,自身基底素质也足够扎实,轻松挑战前两个世代 8-900 价位段的同倾向小尾巴也不是问题。
金属+透明面盖的机身也颇有质感,有小巧轻易携带的特质,加上高低增益切换和多档位滤波选择,加上支持游戏机的 UAC 1.0 支援,入门小尾巴要有的功能,TP35 都包揽了。
如果你预设是给手机买一个「转接头」,有或者想更直接一点买一条 USB-C 数据口的替换线改造耳机,我觉得直接选 TP35 会是一个更具性价比的进阶答案。
但是,还是有个「但是」。
太过于执著紧凑的机身,TP35 在设计上有不少妥协。
例如对应功能的独立按键不够多导致操作不够直观,TP 系列没有应用投入,导致原本就定位在 399 这个价格相对紧张的 TP35 也不会拥有一个全功能控制 app......
还有 LED 灯亮度过高、没有保护套以及太小的机身反而难固定等小问题,声音在顺滑度和优化变现,更多时候要接入 Q5 Pro 才能够完全发挥作用.....这些情况,都会影响用家选择。
所以,如果你不是很爱这种锐度很高、在这个价位上极度追求清晰度的用家,又或者是没有入手 Q5 Pro 的打算,这里我对推荐会有点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