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好声音"艺术品:杰士The Three II音响
【缺点】:1、无App支撑,不支持NAS。2、说明书过于简单,甚至不知道USB口如何升级固件。【优点】:1、颜值较高,能融入家中各种环境。2、老牌厂家出手,音质可靠,低频超赞,声音澎湃。
杰士(Klipsch)音响,一家于1946年成立的老牌音响厂商,不太关注音响这行的小伙伴或许都没有听过他的名号。但对于我们这些音乐烧友来说,他所带来的现场感,真实度,一直是行业的标杆所在。
如果你细心观察的话会发现,其实大多数的音乐厅和影院设备都采用的是杰士(Klipsch)。而杰士(Klipsch)的产品线中最出名的要属Klipschorn(号角皇),属于出道即巅峰的那种存在,是世界上唯一一款连续生产60年之久的音箱。
当然以上都是老黄历了,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现今的音频圈早已变得不一样,“无线”和“智能”是当前音频的发展趋势,这也是用户需求所导致的一种转变。
在这个趋势中,许多新兴厂商都率先杀入局中,凭借老牌厂商难以比拟的“性价比”优势抢占先机。而在这个野蛮生长的环境下,也不乏老牌厂商的跟进,只不过步伐不会迈得那么大而已,如杰士(Klipsch)也是70周年之际才推出了The Three无线蓝牙音箱。但定位却与Klipschorn(号角皇)一样,同属Heritage经典。
不过我们此次要说的并不是The Three,而是他的后续型号The Three II音响无线蓝牙音箱。同为杰士号角皇的复刻版,同样是蓝牙传输。
非常感谢新浪众测提供的此次试用机会。
厂家对杰士The Three II音响(简称The Three II音响)的保护措施做得不错,不光有厚重的泡沫填充加固,箱体也进行了包裹,内部做足了保护措施,无惧暴力快递。
The Three II音响的配件比较丰富,除了说明书和电源线以外,还配有USB DAC线、AUX线和遥控器。
以桌面箱子的体积来说The Three II音响个头并不算大,整体为长方形,规格尺寸约348mm*178mm*203mm。符合现今家用音箱的定位,很适合摆放在卧室、客厅或者书房中。
The Three II音响箱体的顶部与底面均使用胡桃木面板,用料厚实坚固,给人一种稳重感。而且用的是实打实的胡桃木,并不是后面再蒙皮或渡上的木纹。光滑的漆面,也使The Three II音响看着更具古典感。不得不说,木材才是最能提升音箱颜值的重要材料。
箱体除了背部以外,其余三面采用灰色透音布包裹。从音响设计上来说,透声布并不如金属网格看着更具质感,但要论古典气息还真的只属于前者。将其用在The Three II音响上,再配以胡桃木面板,古典气息瞬间拉满。当然,在日常使用时,还是得避免透声布被硬物碰到,毕竟它是很脆弱的。
值得一提的是,布与上下面板以及背板间的接缝处并无毛刺感,压边自然,体现出大厂的精湛工艺。
The Three II音响的功能键全放置在箱体的顶部,并以一块银色的金属饰板将功能区域划分了出来。其上的控制键不多,一个机械拨杆、两个机械电位器旋钮和LED指示灯。功能上分别为电源开关、模式切换以及音量大小调节。其中模式切换可在蓝牙、AUX、USB以及PHONO等四种方式中调节。
转动机械电位器旋钮时,会有明显的段落刻度,并伴随着“卡塔”反馈声,触觉反馈相当特别。不过,段落刻度也让音量调节不能变得很精准。往上轻推机械拨杆,是一种颇具年代感的体验,相当有仪式感。不过开关时没有声音反馈,稍有一点遗憾。
此外,在一整块胡桃木中镶嵌进一块金属不难,但要做到这样毫无违和感设计的不多,毕竟是将两种截然不同的材质相融合。而The Three II音响却将两种格调完美契合,有种美式的轻奢复古风。转换角度时,光影的变化,配以旋钮上CD纹理的反射,非常有质感。
相对于旋钮控制,我更喜欢使用遥控器。特别是窝在沙发中看书时,不必起身,抬手就可调节音量大小、切换曲目、暂停/播放……一切均可轻松掌控。
根据官方资料显示,The Three II音响的内部配置是由两个2.25英寸高音单元+一个5.25英寸低音单元,以及两侧各一个5.25英寸双膜共振低单反射器组成。简单说就是通过有源加无源组合,提升高音和低频的素质,从而在很大程度上避开了传统2.1声道的缺点。再经由杰士(Klipsch)的调教,让我对其实际表现相当期待。
箱体的底部支撑是四个银色支脚,并以黑色橡胶垫加固。既保持了典雅的气质,又起到防滑和消弱共振的作用。
箱体的背面为一块金属面板,上面铭刻的信息量不少,而且有些凌乱。但总结起来,大概为型号、产地、序列号、3C认证等。或许因为是容易让人忽视的背面,所以螺丝孔分布有些过于“随意”,已影响美观。
The Three II音响的所有插口均集中在背板上,从左至右依次为USB插口、USB DAC接口、模拟输入切换开关、RCA口以及3.5mmAUX接口。其中USB DAC接口主要用于连接PC用,安装驱动后即可作为PC的音箱。
而RAC口是供给黑胶唱片机使用的,普通用户可能基本不会用到,但The Three II音响依旧保留了RAC口,这也算是70年老牌厂商的一种态度吧,照顾到每一个用户群体,哪怕你有多小众。
在右下角处是接地端子和音箱的电源插孔处,值得一提的是,The Three II音响也没有内置电池,必须保持插电使用。欲让其作为室外音箱有些不切实际,尽管他支持蓝牙音频。
毕竟音箱还是用来听的,最后还是得聊一下声音体验。
音箱的连接方式没啥特别之处,只需转动电位器旋钮至蓝牙图标处,然后手机或播放器查找并适配即可。当然,最好是支持Apt-X音频的手机或播放器哦。
先以一首《离人》作为开场。张学友的声音相当干净,位置靠前,音色显得比较温暖,有一定的厚度。我很喜欢The Three II音响所带来的解析度,人声部分的许多细节都有很好的还原,但又不会有较重的齿音,让人在听感上很舒畅。特别是那几句“我的行李孤孤单单散散惹惆怅”,韵味十足。
值得注意的是,箱子的方向性较强,远近或侧面的音质都会有一定的偏向。在梁博《给我一点温柔》中,坐近时给的声音很直很平,而适当拉远一些距离后包围感瞬间就上来了,特别是低频上的反馈,沉到底的感受。配以梁博特有的噪音,两者完美交织在一块,有层次有干净度有亮度。
当我们以有线的方式接入无损播放器时,The Three II音响的声音会变得很弱,需将音量转至较大,方能达到之前无线蓝牙的响度。而如果此时再从有线切换到无线蓝牙时,那么The Three II音响的音量并不会自动变小,只会直接“原地爆炸”。
那么是带不动吗?于是我们就在播放器前加了一个耳放,通过前端来改善输出环境。这样的好处在于,不必动The Three II音响的音量旋钮,只调节耳放即可。
音源变好后,带来最直观的感受是声音细节上的提升。《Another Chance》的节奏相当轻快,低频弹性优秀,人声部分的气口处理被放大,更具真实感。不过当音源变好后我也发现了The Three II音响在明亮度方面要稍欠一些,如在《煎熬》中的发挥,主歌部分的心跳,风声,气氛渲染都很到位,但进入到高音段后,亮度要明显弱一些些,延伸一般,但好在整体的顺滑度不错,没有让人反感。
我个人觉得,The Three II音响的优势主要还是在中低频上。换至《阿姐鼓》后,The Three II音响的低频优势突显,鼓点强劲有力,下潜较深,整体听感上了一个不小的档次。声音澎湃,清晰且有力的锤击声充斥着整个房间,而且低频也并不会盖过人声与高频,不浑浊,不是轰头的那种。
以双莲花头音频线将黑胶唱机与The Three II音响连接,模式切换至PHONO。需要注意的是,在与唱片机连接时最好能接地线,不然很容易出现高频杂音。
随着唱片的起伏,这次麦当娜的声音从The Three II内传出。尽管依旧有底噪,但这次的更加清晰,时不时出现的炒豆声,氛围与仪式感极强。
相较原来的扬声器,The Three II的人声表现更激进,齿音细节和层次更足,颗粒感极强。低频表现依旧出彩,深度与强度都很足,身体都能感受到那种震颤,难道这就是一寸大一寸强?当然歌曲整体还是偏暖色,属于温柔蓬松型的,好处是久听不累。
整体看下来,杰士(Klipsch)The Three II音响在外观颜值、产品细节和配置上均有可圈可点的地方。胡桃木面板加上机械拨杆与电位器旋钮的组合,充满了流金岁月感。
音质上,有源加无源的配置,带来声音温暖,韵味十足的表现。放在客厅,卧室或书房中,都充满了魅力。而有线与无线的多种接入方式,也让用户有了更多的选择,适用范围很广。不过The Three II音响也有令人遗憾的地方,如不支持App,不能接入至NAS中。但如果你要找高品质的小空间音响,那么The Three II音响很值得推荐,低音缔造者并不只是说说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