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快更小的当代生活良药——Anker充电套装
PowerPort III mini:精致的外观做工,极小的体积,适配范围广。 Powerline II C to L:优良做工,可靠耐用,弯折处加强设计,线材硬不容易缠绕,最强 C to L 线。
PowerPort III mini:充电指示灯只有亮暗两种模式,不能确切的显示工作状态(比如显示设备已经充满)。 Powerline II C to L:线材偏硬,线仅 0.9m 长,显得稍短。
拿到Anker的这套充电套装的充电头时,第一反应是:30W?就这么小吗?
我们是什么时候开始在意充电头的,我想是09年苹果随手机附赠的那款精致小巧的5V/1A充电器。那时相比于其他厂商的充电头,同样功率下苹果头显得是如此精致漂亮,没有丑陋的合模线,处处显露着苹果优秀的工业设计和极致工艺。放到现在来看,这枚充电头同样还是如此精致,但是在现在一众PD充电器中,显得垂垂老矣。
十年过去,电池工艺仍然没有巨大突破,手机的使用越来越频繁,承载的功能越来越多,手机电量成为了当代生活焦虑的新因素,更快的充电速度成为了一个新的方向,虽然电池很难更大,但是充电可以更快。
随着越来越多的厂商加入PD协议,同一个充电头的适用范围变得越来越广,可以充笔记本、手机甚至游戏机,这使得我们不再需要那么多的充电头去对应不同的设备使用,只要一个PD充电头的功率够高,那么可以使用它充电的设备种类就越多,配合充电线,再也不用为出门带充电头而烦心,不用为充电速度而担忧。
接下来我们就正式开箱这套Anker充电套装。
PowerPort III mini及 Powerline II C to Lightning包装展示
这套充电套装包括Anker PowerPort III 30W迷你充电器,以及Anker Powerline II C to Lightning 数据线。
包装盒为蓝白配色,数据线包装盒正面比充电器多了产品编号以及苹果的MFi认证标识。
PowerPort III mini充电头的详细信息
充电器包装背面主要是产品的详细信息,可以看到在如此小巧的体积下却有着最高30W的充电功率。
包装内看到被妥善放置在蓝色包装盒上的充电头本体。
Anker PowerPort III mini输出端
充电头整体材质为白色塑料,表面做了喷砂处理,手感十分细腻,整体造型软润饱满,相较于苹果原装充电头光滑表面相比质感更胜一筹,并且外出使用放在包里或是长期使用后不容易出现划痕。Anker PowerPort III输出端这一面边缘做了漂亮的光面效果。
充电口上方圆环为充电状态指示灯,下方的蓝色标识是Anker的PowerIQ技术,现在已迭代到3.0,这项技术的目的是让Anker适配更广的设备并可以以最大功率进行充电,包括笔记本,主流安卓机,以及苹果全系产品。Type-C接口现在成为了电子产品的“大趋势”,充电头自然不能落后,一根C to C的线,苹果用户再加一根C to L 线几乎就满足了当代生活的全部充电需求。
Anker PowerPort III mini侧面照
侧面为Anker品牌Logo,充电头为折叠式,Anker同时出了一款GaN的体积更小巧的充电头,三围比PowerPort III稍微偏矮胖一些,但是由于充电头不可折叠,所以便携性还是PowerPort III更胜一筹。
折叠状态展示,以后外出随便往包里一丢不用担心划到别的东西。
侧面是产品的一些关键数据,主要是产品型号,我们看到充电器支持100V至220V宽幅电压输入,出国也不用担心使用问题。PowerPort III支持四档Type-C口输出,分别是5V-2.4A、9V-3A、15V-2A、20V-1.5A,能更好的适应不同设备的使用需求。
LED充电指示灯亮起状态。
本体与包装盒合影(充电头刚拔下来电源指示灯还亮着)。
左起分别是苹果5W,苹果10W,PowerPort III mini 30W,小米45W充电头。
四款充电头体积直观对比
可以看到PowerPort III mini的体积与苹果10W充电头相似,同样也为折叠脚设计,但是功率却是后者的3倍。即便是市面上其他品牌的30W PD充电头,能做到如此小巧的也不多见。接下来我们对 Anker Powerline II C to Lightning数据线进行开箱。
Anker Powerline II C to Lightning包装以及本体合影。
Anker Powerline II C to L细节图
自从苹果公司全线电脑产品更换Typc-C接口以后,苹果也发布了同样接口支持PD充电的充电头,iPhone自此正式开始了快充时代。这根Powerline II C to L线材正是经过苹果认证的第三方线材,延续了Anker车拉线一贯的优良做工,线材表面的红色编织成为车拉线除了结实耐用外另一个鲜明标志,线材两端容易弯折的连接处做了加强处理。线材整体偏硬,0.9米的长度相对较短,使用上可能相较于原装充电线略有不便。
L端与原装充电线对比
Powerline II C to L线与原装充电线相比较,能明显看到车拉线除了Lightning端子和原装线大小一致,其余都粗了一圈。易用性也许原装充电线占优,但使用寿命上无疑是车拉线更胜一筹,尤其是 iOS13加入了充电口的潮湿检测功能,更好的避免了端口氧化,大大延长了线材的使用寿命。
接下来终于要让Anker这套充电搭档合二为一,看看究竟会怎样改变我们的充电体验。
用PowerPort III mini充电头配合Powerline II C to L充电线,为iPhone 8进行快充,iPhone 8是苹果最早的支持PD快充协议的手机。充电测试从手机1%电量开始充电并计时,30分钟充电至52%符合官方宣称的充电成绩,一小时将手机充至80%,进入涓流充电,到最后充满总共花了大概一个半小时。通过续航成绩我们可以看到快充全面提升了手机的充电速度,最重要的是让手机在低电量濒临关机的时候快速达到可用状态。
iPad Air 3充电中
iPad Air 3充满大概花了接近3个小时,总时长较长,但是大概一小时左右就充到了65%速度还是非常令人满意的。
Switch充电中
PowerPort III mini配合小米双C口线,为Switch进行充电。测试过程中比较有趣的一点是,这颗 PowerPort III mini充电头配合我购买的第三方底座竟然可以支持电视模式,一般来说Switch的电视模式需要15V-2.6A的输出,至于具体原因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PowerPort III mini极大程度上改变了了我对于充电头的印象,对于30W的功率来说,它过于小巧精致。只需要一个充电头,就可以极大程度的满足当代生活中大多数的电子设备——这一点特别美好,但是更好的是满足这一要求的充电头已经足够小,小到几乎“无感”的程度。Powerline II C to L线给我的最大感觉是可靠,耐用,足够放心,不用担心它因使用不当突然损坏,从此就随便往包里一丢,与包里的其他硬物相互碰撞也毫不担心。Powerline II C to L线材偏硬也有一点好处,就是很少会打结,不必再费心整理线材。
谈到价格,Anker这套充电套装官方售价318元。如果你把需求抽象到——只是需要一个30W的PD充电头以及一根C to L线,那么市面上有比它更廉价的替代品,线与头加起来也不过百元左右,那么 Anker提供的是什么,充电头来讲,是小巧的体积,精致的做工;充电线来讲,是耐用的线材,可靠的设计。如果你追求极致的“性价比”,并且对市面上的PD快充头了如指掌,那你一定有更好的选择,如果你不喜欢在这方面做功课,只是想获得更好的更可靠的使用体验,让日常生活更轻松,那么这套PowerPort III mini与Powerline II C to L应该成为你的不二之选。
PowerPort III mini与Powerline II C to L符合我心目中对于“好产品”的定义,做出了这个价位应有的品质。好产品就是可靠、耐用,以至于忽视他们的存在。手机电量成了我们这个时代新的焦虑,总不能让担心充电头和充电线哪天突然故障而成为新的焦虑吧。
Anker充电套装,可谓是又小又快的当代生活良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