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M读写,U盘的天花板-aigo高速固态U盘U396
相比传统的机械硬盘,轻盈小巧,速度快,数据安全性高;相比普通U盘,容量和读写优势明显,完美适配主流笔记本接口,最大限度释放性能优势,考虑到高端笔记本纷纷上雷电口,减少了USB-A口,建议提供Type-C转接线。
感谢新浪众测提供的众测产品——aigo高速固态U盘U396。作为多年的数码爱好者,手头的存储设备从上个世纪的软盘到U盘、机械移动硬盘,随身存储设备不仅容量越来越大,USB接口的速度也从几M提高到了几百M。移动互联时代,随着浏览高清影音、编辑2K、4K视频、分享大文件等高频需求的出现,传统低速U盘的地位越发尴尬——小文件云盘可以完美替代,大文件不是装不下,就是传得慢,而换成机械移动硬盘,便携性、安全性又差强人意……
在这个背景下,大容量固态U盘就成为了移动存储领域的新贵。隆重请出这次体验的主角:aigo高速固态U盘U396。
包装本身比较简洁,打开后就一个U盘,除了保修卡以外也没有多余的配件。青绿色在U盘静静地躺在海绵软垫里。
U盘上方是圆形在“aigo”品牌Logo,下方则是标注了容量为512G。虽然外观上看和普通的U盘别无二致,但一拿到手里,我发现外壳材质是金属的(厂商标注为锌合金),相比多为塑料外壳的普通U盘还是有点分量的。
采用金属外壳,既是因为固态U盘的元器件比普通U盘要多一点,也是为了在高速存取时散热的需要,跟内存上铺金属散热片一个道理。
整个U盘的表面采用了类似磨砂的喷涂工艺,加上四边的棱角设计,抓在手里不易滑脱。头部接口的位置采用的是上翻舱盖的设计,不用担心像普通U盘那样经常把帽子给搞丢。
翻起保护盖的这个设计吸收了跑车引擎盖的原理,采用了磁吸的方式,用的时候往上一掀即可露出接口,拔出的时候自动下落,精准保护。
aigo的这款产品虽然在U盘前加了“固态”这两个定语,个头其实和普通U盘差不多,其技术原理也都是“主控芯片+闪存颗粒”,但在用料方面讲,相当于"山鸡"和"凤凰"的区别。
其他的不说,插到电脑后你会发现系统会识别为和“本地磁盘”,而不是普通的U盘,一分钱一分货的道理还是没错的。
aigo的这款U盘采用了群联的主控,TLC的闪存颗粒,熟悉固态硬盘的朋友都知道这些名字背后的含义,总之靠谱就是了。
按照官方的资料。U396支持的是USB3.2 GEN2的标准,读取速度官方标称600MB/s,这差不多是USB-A存储设备的天花板了,不过我在使用的时候发现,部分新出的本本为了追求轻薄,往往把最高速的接口留给雷电口或者Type-C口,剩下的一两个USB-A口用的反而不是最高的标准。比如我手头的笔记本,A口只支持到USB3.0,测试的U盘读写速度只有400多MB/s。
这个速度虽然相比普通U盘已经是碾压级的优势了,但没跑出满负荷总是觉得不得劲,我用了一个扩展坞从雷电口转到从USB3.2的A口,潜力终于发挥出来了。
这个速度是个什么概念呢?
一般来说,游戏本上内置的PCI3.0的固态硬盘,较为优秀的比如西数的SN570,读速度能达到3000M,写速度2700M上下。aigo的这款U盘毕竟是通过外部的USB口再接入系统总线的,能达到24%-30%左右的速度。作为一款外置设备已经非常不错了。
当然,测试软件一般是在U盘内部进行读写的,如果是不同存储介质间的数据拷贝,又能做到怎样的表现呢?试着将一部16G左右的《复联4》从本地硬盘(固态)复制到U396上,全程30秒,速度始终稳定在470M左右。
需要说明的是,我自己的笔电是配置不是特别高,10代U而已,拷贝的时候另外也开着迅雷等其他软件,考虑到电脑本身的处理能力,系统负载等因素,能达到这个速度我个人已经很满意了。
这两年市面上的主流游戏本或者全能本,标配的固态硬盘一般都只有512G,除去系统外,用户可用的空间相当有限,而主流的3A游戏动不动就需要上百G的空间,对于很多用户来说,另购硬盘扩容几乎成了刚需。
可要是动手能力不足,或是碰上像2022款戴尔游匣这样只有一个M2硬盘位的奇葩产品怎么办?在我看来,使用外置固态U盘aigo U396就是一个很不错的替代方案。
我把140多G的COD14直接装到U盘上,在U盘上运行游戏,相比本机的固态硬盘,除了在最开始载入慢了1、2秒外,其他的游戏体验几乎一模一样,完全没有卡顿,帧数也正常。
而在玩了1个小时之后,频繁进行数据吞吐的U盘表面也只是微温而已。
同样的,因为我平时编辑片子用的电脑是几个同事共用的,为了防止本机硬盘上被人误操作,我现在也把自己的高清素材和工程文件全部都放在aigo U盘里,得益于固态的高速度,读取、编辑时和在本机上一样,毫无卡顿。导出文件也仅仅比本机上的固态稍慢而已,体验基本上一致。
U盘不在于多,好用的一个就够。
aigo高速固态U盘U396,512G大小合适的容量,TLC的内存颗粒,群联的主控,这些都构成了其硬核的实力。无论是资料拷贝,还是直接在U盘上运行3A大作,剪辑视频,都毫无压力,加上即插即用,皮实耐用的特点,有了她的陪伴,手头其他的U盘真的可以在抽屉里永久定居了……
当然,作为一款高端的存储产品,只有USB-A口而没有配备Type-C乃至雷电口是个不小的缺憾。正如前文所说,笔记本上缩减A口是大势所趋,C口才是未来,考虑到无线键鼠本身就要占用一个A口,如果没有扩展坞的话,在某些场景中U396就会出现“不得其门而入”的尴尬。
为了用起来更方便,专门买了一个USB-A扩展坞
如果aigo将来的产品设计中,能够多一个转换头或附送一条A-C的转接线,实现A口和C口的无缝转换,那么这款高速固态U盘的适用场景无疑会更加的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