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缩就是精华,iReader Light功能繁多显鸡肋
体积轻巧,便于携带;自带背光方面夜间阅读;锁屏按键位置太远。
外壳易留指纹;翻页闪屏;手机推送过去的链接打不开;书城内电子书价格偏高。
一百三十斤的胖子拉扯着弯弯腔的胡八一、努力刻画的电影质感也没能挽回拖沓剧情所给我的印象、阮经天不伦不类的口音和low破底的发型让我对于起初的期待变成了无限的唾弃。而这一番吐槽之后让我回想起来前段时间的《鬼吹灯之寻龙诀》,这一部部现代影片都在努力的让《鬼吹灯》这部经典成为自己拉高票房成绩的素材。而现实并非如人所愿!
而在“黄皮子坟”、“寻龙诀”一次次把我的期待从高潮拉回深度之后我开始怀念天下霸唱他老人家的《鬼吹灯》, 即便上学时就有过“废寝忘食”读全部的《鬼吹灯》现在想想依旧想重新来过。
带着想要重新洗脑的欲望,我收到了 @新浪众测 寄来的掌阅iReader Light。
在体验的一周之余的时间里,我又一次废寝忘食的读了一遍《鬼吹灯》,掌阅iReader Light的到来无疑是我再读《鬼吹灯》的另一动力,让我在很短的时间内重新接受洗礼。附送可以在商城购书的30元代金券刚好让我买到了5本《鬼吹灯》,也正因为如此,接下来的我将会为各位带来关于掌阅iReader Light的体验感受。
第一部精灵古城,第一章的开篇作者幽默诙谐的措辞让我重新找回了“真正的”《鬼吹灯》,而掌阅iReader Light又大大的提高了我的阅读效率,始终有着“再看一会”的欲望,而天下霸唱笔下的《鬼吹灯》在现在看来依旧新奇,挑起我内心深处的猎奇心理。
我所理解的墨水屏电子阅读器理由小巧,得心应手,可真正拿到掌阅iReader Light的包装盒还是有些许的震撼,即便是包装盒的大小也和16开的纸质书不相上下,在抛开体积之外呢,包装的配色也是很讲究,一种无法拒绝的“红+白”配色,即便是包装盒也有些一本书的意味。
6英寸的掌阅iReader Light算得上刚刚好的设计,微缩工艺收窄边框让这部掌阅iReader Light相比之前上手过的Kindle更小,而142g的重量让我轻而易举的带着它出门。在短短一周之余看完《鬼吹灯》不得不说是我在每天都带着掌阅iReader Light的原因,在上下班的地铁上,即便没有座位,轻巧的掌阅iReader Light也可以拿出来读书。然而掌阅iReader Light只有8mm的厚度甚至可以放在大衣兜里。可想而知,因为有了掌阅iReader Light我的上下班时间也被充分的利用起来。
在体积、重量、厚度都仔细拿捏之后,掌阅iReader Light即便是一款墨水屏电子阅读器,据说在设计上也经过了多次斟酌。第一次拿起这部掌阅iReader Light时候,我还特意摸了摸背面的弧形过度,机身材质磨砂的处理和圆润的倒角都让我觉得舒服,又有点担心太薄的机身容易从手中滑出去。
这个材质摸上去虽然手指会觉得很舒服,但是有个小问题让我很是困扰:这个材质太容易沾指纹了,打理起来很麻烦,不容易把指纹清理干净,好不容易清理了吧,一拿起来又沾上了指纹,如此循环,我还能不能静静的看书了。
黑色的机身顶端一刻红色的按键成为了这款电子阅读器身上唯一的按键,按下去即可唤醒、关闭屏幕。
按下顶部的红色开关键,屏幕其实并没有关闭,而是切换到掌阅iReader Light的内置待机图片,由于掌阅iReader Light的锁屏素材并没有完全的开放,我也不能用自己喜欢的图片来作为锁屏界面了。锁屏和解锁都是按一下顶部的红色按键,我觉得这个设置有点麻烦,我还是更习惯直接在屏幕上滑动解锁,要么在正面底部的下巴位置装个解锁按钮,用起来觉得更顺手。
在之前我的读书习惯是到了晚上没有自然光的情况下会打开台灯去看书,而在这一次重新追《鬼吹灯》的一周里,我可以说是不舍昼夜。
掌阅iReader Light内置20级阅读灯,记得有一天是夜里值班,闲来没事干脆拿出掌阅iReader Light追书!20级细致的调节合适的亮度之后,我连续看了五个小时。之后也并没有觉得双眼过度劳累。
在阅读界面里,我点击一下界面上部区域就能跳出这些可自定义设置,低栏位置可以选择文章章节、横竖屏转换、调节阅读灯亮度、文章进度、字体大小。
让我觉得有点惊讶的是掌阅iReader Light内置了19种字体,我完全可以今天用一种字体,明天换一种字体。我看书嘛,不就是图个开心么。
另外掌阅iReader Light还有不同的背光模式。就是在阅读界面向下拉顶栏,就会弹出一个顶栏,这里面就有各种不同环境会需要的阅读灯模式:熄灯、白天、夜间、被窝、自定义。其实本来在弹出的低栏也能调节阅读灯的亮度,再来个这个功能有点多余且重复。
刚刚拿到手全新的掌阅iReader Light我就在商城买下来5本《鬼吹灯》,我觉得还不够,还想再买点书来看,不过看了一眼掌阅的书城,我觉得书的价格有点贵,相比较其他的电子书城来说的话。尽管网络上有免费版,但是免费版的错别字很多,还有乱码,很影响阅读性。
掌阅iReader Light内置了1500mAh的电池,可以连续使用25天。我从收到掌阅iReader Light的时候到现在为止,我都还没有给它充电过一次。
既然是一款墨水屏电子阅读器,掌阅iReader Light在硬件之外,还有更为细致、关乎体验的软件系统。当然,这种系统肯定不及智能手机系统那般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
掌阅iReader Light还支持Wi-Fi传书和通过公众号传书链接到掌阅iReader Light。不过我还是觉得直接通过USB把电子书从电脑拷贝到掌阅iReader Light来得更快。
通过公众号把链接发送到掌阅iReader Light上,再点开进行阅读,这里有个BUG!发送过去的链接必须是全文字的,链接里面夹带一张图都不行,否则是打不开的,或者打开就是一片空白。我可喜欢一个东西存在一个比较大的漏洞或者缺点。
掌阅iReader Light是可以链接WIFI的,我觉得链接WIFI的主要功能不仅仅是用来购买电子书城的书,而是为了我在阅读过程中,遇到不太理解的生词是可以通过“百度搜索”来直接搜索的。使用方法很简单,长按并选中文中需要解释的一段话或者一个词,然后界面上方就会弹出一个对话框,在这个对话框里面有笔记、复制、标记、翻译、百度百科这五项选择,点击你想要的功能即可。
在读书过程中我还可以用掌阅iReader Light中的“印象笔记”来做读书笔记。还可以给掌阅iReader Light进行加密,毕竟读书还算是一件比较私密的事。
在掌阅iReader Light的帮助下我又一次感受了“人点烛,鬼吹灯,堪舆倒斗觅星峰; 水银斑,养明器,龙楼宝殿去无数; 窨沉棺,青铜椁,八字不硬莫近前”。《巫峡棺山》结束了我的《鬼吹灯》,除了印象深刻的燕子桥、神笔画门之外,掌阅iReader Light也给我留下了超越内容本身的印象。20级阅读光和15天超长续航时间都是大大提升阅读效率的方面,而仔细回味这一周阅读中发现的掌阅iReader Light的问题:诸如锁屏壁纸不能更换为自己喜欢的图片;20级阅读光虽然方便了夜间的阅读,但失去了电纸书的质感;外壳材质太容易留下指纹且不方便打理;在系统的体验上,翻页的时候还是有闪屏的问题;Wi-Fi传书功能有点多余;通过公众号发送到掌阅iReader Light的链接基本上是无法打开的。
不过掌阅iReader Light终究只是用来读书看书的,有些功能虽然很有卖点,但实际使用中确实属于鸡肋范畴,我觉得不如花功夫在更细致的用户体验方面会比多且杂的功能来得更吸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