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WALK终结者移动电源,轻薄自带线一拖三
iWALK终结者是一个便携性很高的移动电源,不仅仅轻薄,而且还能一拖三,并且能避免了忘带数据线的尴尬。双向18W快充实用性也非常高,能满足用户的充电需要。
自带的Type-C线不支持快充,这一点如果能改进一下就更好了。
手机可以说是近年来发展最快的科技产品,高性能、轻薄、易用都是新时代的流行元素。然而轻薄的手机配一个笨重的移动电源,估计就失去了不少美感。常见的移动电源主要是有两类,一类是采用18650电芯的,一类是聚合物电池。其实,高素质的18650电芯安全性还是妥妥的,就是厚度和重量比较瞎。相信,不少人都会遇到过带了移动电源不带数据线的窘况,显然这些都不是潮人乐意的移动电源。新时代的移动电源应该具备什么元素呢?刚好获得新浪众测的试用资格,以iWALK终结者跟大家分享一下。
iWALK终结者采用白色彩包,正面有产品实拍图,非常直观大气。包装采用了抽屉式设计,并且还加上了挂环设计,盒子靠顶部位置印有红底白字的“iWALK”的品牌标识,靠底部印有10000mAh的容量标识和TRIO 2。
iWALK终结者最好玩的地方就是可以同时给三台设备供电,对于手机多,经常需要出差,户外办公的朋友来说尤其合适。
iWALK终结者自带Type-C与Lightning双线,均可直接给手机充电。另外还提供了一个Type-A型的快充接口,从此接口可以给手机提供快充(手机自身要支持快充)。
受限于缺少iPhone,Lightning接口并没有测试。
iWALK支持双向18W快充,高通QC3.0快充协议。不过,多口充电基本上都不能实现全接口快充,毕竟功耗和发热不是一般设备承受得起,同时也会给设备带来安全隐患。iWALK的双向快充是指输入端支持高通QC3.0协议18W快充以及通用的USB接口(Type-A类型)可以支持高通3.0协议18W快充。自带的Type-C与Lightning输出线均不支持快充,这一点有点遗憾。
快充虽然爽,但是带来的高发热量还是不容忽视的。因此,别说移动电源,哪怕是多口快充头,比方说我前阵子入手的紫米65W三口快充也是无法实现三个接口同时快充的(只能Type-C口和任意一个Type-A口,如果两个Type-A都接上就只能普通充电)。
但是,自带线不能提供快充这一点值得改进一下。毕竟移动电源任意单口充电实现快充是基本盘,手上的绿联和小米均具备此功能。
不过,iWALK自带线材,并且提供专业的液晶显示窗这一点还是值得点赞的。
iWALK终结者给我最直观的感受就是薄而且轻,比起我过往的移动电源都明显轻薄,可以给出行减压的说。
正面有奢华风的钻石纹理,不仅仅美观,还能防滑。
iWALK提供三个输出口,均可给设备充电。其中自带Type-C与Lightning接口的数据线,出行不需要额外带数据线,十分方便。
如果需要快充,就要使用中间的的Type-A类型USB接口,可以支持高通QC3.0协议18W快充。
iWALK支持双向快充,有意思的是,貌似是可以通过Type-C接口也可以通过Lightning接口实现快充。受限于条件,Lightning的输入输出均无测试,求轻喷。
轻薄,一拖三,支持快充,iWALK实际体验如何?测试使用的手机包括夏普S2、坚果3、小米9、夏普S2半支持QC3.0,这机器有点坑,本来是支持QC3.0的,但是线路上只能实现12W充电,并不是18W,所以叫做半支持。坚果3和小米9均支持QC3.0。
测试使用工具为ChargerLAB POWER-Z FL001C小飞龙电压电流表,不仅仅支持电压电流显示,还能看总功率以及接入协议。
首先测试一下自带的Type-C线,均没有实现快充,电压均在5V,而且也仅有1.5A的电流。值得一说,坚果3为满电,因此接入的电流较低,这是一种涓流保护措施。其余两个机器,夏普S2剩余65%电量,小米9剩余80%电量。
官方参数也并没有标明自带线支持快充,那么,很有可能仅为5V/1.5A,也就是7.5W输出。
iWALK可以实现总18W输出,因此,三口同时快充是不可能实现的,原因后面给大家分析。
如果用中间的快充口,三台高通处理器的手机均可实现快充。不过,激活高通QC3.0充电协议不代表就是18W充电,首先要手机完整支持协议,比方说夏普S2,最高支持12W,这一点我在多个充电设备上面测试证实。还有和当前手机剩余电量有关,满电的坚果3,直接进入了涓流状态,显示6V/0.3A的电压电流,功率仅有2W。而剩余电量为80%左右的小米9,实际电压电流为8.8V/1.3A,功率为12W。
iWALK终结者自带的液晶屏幕很特别,和一般只能显示剩余电量的老产品不一样,它能实时显示电压、电流以及剩余电量,而且还能显示是否激活快充协议。带闪电标志的就是快充,不带的就是普通充电。
需要指出的是,高通QC3.0充电是数据高压小电流充电,实际中的充电转化率仅为90%左右。那么,其余的10%那里去了?当然是转化为热量,浪费掉了。因此,快充热的原因更多是因为转化率不够的问题。
而OPPO和vivo用的双引擎闪充,属于低电压大电流充电,某个程度来说相当于两组充电模块进行充电。这种充电方式的缺点在于电池容量一般偏小。2016年我自用的vivo X6D就已经支持VCCO充电技术,也就是和OPPO那个充电五分钟,通话两小时一样的技术。充电很快,但是电池仅有2000mAh,而且充电头仅能用原厂的,甚至OPPO和vivo不通用。
而现在,iQOO和小米9等新手机,不少都采用了电荷泵充电IC,转化率比起传统的90%要高出不少,发热相对而言低,同时功率更加大。小米9能实现27W充电,iQOO的是44W超快闪充技术,本质都是电荷泵充电技术。不过,iQOO的是双电荷泵IC,效率更加高。小米9估计是单芯。
遗憾的是,暂时没有那款移动电源是明确支持电荷泵充电技术的。
好了,返回到测试。前面三段话真正包含的意思是,快充会产生高热量,因此快充是一个智能过程,会根据手机温度以及剩余电量而变化。功率变化,电压和电量均变化。
同时,也是因为发热以及对于输出功率的要求,移动电源实现多口同时快充,以现有技术而言还是做不到。
好了,继续进行测试。为了测试18W快充,特意把小米9的电量耗到低于50%。连续打了六盘和平精英,吃了五盘鸡,好不容易才从80%耗到了45%左右。说好的小米9电池渣的可以休矣了。
再低的话,貌似测试出来的结果变化不大。
实测最大可以实现16.8W充电,9V/1.8A,也是接近于18W充电的标识,可能跟线材有关吧。
至于输入方面,也就是移动电源自身充电方面,iWALK同样也可以实现高通QC3.0充电协议,实际可以实现8.7V/1.9A,功率为17.2W,和标识的接近。
整体而言,iWALK终结者是一个便携性很高的移动电源,不仅仅轻薄,而且还能一拖三,并且能避免了忘带数据线的尴尬。双向18W快充实用性也非常高,能满足用户的充电需要,但是,自带的Type-C线不支持快充,这一点如果能改进一下就更好了。
至于发热量,属于合理范围。遗憾的是,手上无iPhone,因此Lightning并没有实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