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之上旗舰未满|27寸黑陨石显示器初体验

iArter iArter 2019-06-25 10:26

画面色域表现优秀,144Hz刷新给力,L-Switch外置快捷遥控便捷,支持音频输出,支持USB输出供电。

工程版的装配工艺需提高、无内置扬声器,边框宽度一般,没有正式版的三USB口。

讲真,现如今家庭对大屏显示器的需求场景更为多样,电竞游戏、工作扩展屏、盒子主机输出等都有其需求场景。我家台式机的屏幕部分依然还是四五年前那台VX2770S优派显示器,27的尺寸虽然还是主流,但1080P的分辨率在27寸下着实不算高,现在更是落伍。

搬入新房后其实Surface Pro4反而用的更多,然而作图排版等场景,一个小屏不太能满足我的使用需求。第二屏进入了我的优先需求清单,我对目前需要的第二块屏幕并未有太多的品牌局限,但要能同时承载游戏娱乐、工作分屏、盒子输出这3个机动灵活的需求。老的优派显示屏才1080P,都低于我的Surface分辨率,正巧在新浪中签这台LUNSUN的黑陨石2k显示器,看看是否能够满足我的需求。

|产品开箱

这个牌子在大陆还是比较陌生的,毕竟该品牌的生产厂家原先做出口外贸更多,对于开箱我和大家一样好奇。其产品包装不轻,接近9kg。正反面包装风格相当低调,或者说并未有太多设计,除了告诉我们这款带有电竞卖点的显示器型号外并未有更多信息。(需要注意的是,经与厂家联系,这次发的是工程机。并且第一台有些问题,又换了台,后面体验也都是基于这换货后的工程机以及前后两台体验综合)。

侧面有相关基础信息以及能效标识。标签显示这款显示器是去年10月生产,日期有些旧。

但好奇的扫了能效标识的二维码后,大概知道为何在年后才推,因为其能效标识的公告日期为2018年12月10日。

打开顶部的包装,内页才标识了这台显示器的几个卖点,144Hz刷新率、1ms响应、HDR显示、Gaming Mode游戏模式、Ultra-low Blue Light低蓝光、Free Sync防撕裂、Extreme Low Motion Blur抗动态模糊、DP输入、USB充电、横竖转屏。

全家福如上,屏幕、支柱、三角底座、电源线、L-Switch外置快捷遥控、电源线、HDMI和DP线、说明书。

抬起显示器发现底部正中的螺丝似乎没拧到位,与前面板还有一定的可按压间隙,前后两台均如此,不知是为了屏幕与边框装配的宽容度预留的刻意为之还是什么原因。

这块屏幕背面为磨砂曲面设计,上半部分还有粗细不均的亮面装饰斜纹(其实是呼应黑陨石流星雨之意)。

加之不对称的棱角线条设计,如同有些游戏场景里那种科技堡垒的调调。

其显示器底部提供了全部按键与接口,左边按键区分别OSD设置菜单按键、游戏模式、输入源切换、电源开关。插孔部分依次为L-Switch快捷遥控插孔、USB供电输出、电源插孔、两个HDMI 1.4、一个HDMI 2.0、DP、3.5mm音频口(但包装并未提供3.5mm音频线)。对于老旧电脑的DVI输出,这里并未提供(PS:这个工程版本与官方宣传版最明显的区别在于右侧阉割掉了一分三的USB数据口)。

首先装上底座支架,无需工具,徒手拧上2颗螺丝即可。

显示器背后接上支架,用螺丝刀拧上四颗螺丝并塞入胶垫。组装过程比较简单,即便没有说明也没大问题。不过差不多价位的显示器都已有无需拧螺丝的快捷拆卸方式,建议朗顺后期可以改进。

这款显示器的支架调整功能较为齐全,比较类似之前在公司用过的戴尔U系显示器。在我看来必须成为标配的上下升降落差可以有13厘米左右,但品控上有差异,这边前后2台,一台阻尼感和中段停留稳定性不错,而另一台就很生涩卡顿。

俯仰角度比较灵活,但不知道是不是我测试方式的问题,实测俯仰差大概在三四十度左右。与官方宣称的55度有所差距。

在最大高度下,可以方便的横竖旋转显示屏,但其起始角度并未有太大的阻力,导致很多时候水平状态下压倒显示器角落导致略微不平,不同于升降会在某一个中间位置,这点有所不及之前用过的转屏显示器。横竖屏更多的是需要横屏和竖屏这2个首尾状态,希望在旋转屏幕的起始阶段需要更大的施力,有一个脱离卡扣的过程,而中段可以放松阻尼平缓的推动,尾端继续增大阻尼,进入另一个方向的卡口,确保方向角度到位。

显示屏左右旋转分别能达到正负45度,对于工作娱乐时的屏幕分享场景足够了。

组装完的正视图,其三角支撑是带有曲面设计,和显示器背后的弧度相互呼应,ID设计高度统一,带有很强的电竞DNA。27寸的体积也近乎把我阳台角落闲置的书桌给填满。

LUNSUN的logo右边带有USB输出供电、外置OSD遥控、电源、输入、游戏模式、菜单等指示图,虽然直观,但也令这块屏幕的设计视觉上显得不够简洁。而且位于指示图背部的显示器按钮在实际操作也没那么顺手。

好在背后的设置按钮是遥感设计,而最主要的电源按钮带有凸起设计,还是比较好区分。

显示器边框区域包含外框+包边+BM区,习惯了早前一体化镜面设计屏幕的我对这种不平整的设计还需要时间适应。

外框+包边+BM区三段宽度总和在10.45mm左右,顶部宽度则刚好10mm。虽不及超窄边框设计,但也好过目前的寻常显示器。

之前我说更喜欢一体化镜面设计的主要原因是可以避免屏幕边框积灰以及上图出现的这种出厂粘胶合剂颗粒残留(PS:上面出厂的这部分细小颗粒残留清理了好久)。

在接线测试屏幕之前遇到了一个小困扰,由于也想尝试Surface接驳,但家中的绿联miniDP转HDMI线的HDMI头部过长,导致插入显示器背后插口会有倾斜,无法完整插入可能会导致接触不良。希望厂家也能考虑此类长接头的转接线场景,优化背后插孔空间预留。

支架中间的镂空圈除了装饰外,也是线材收纳整理口。

|画面实测

正式测试画面前先了解下这台显示器颇有亮点的OSD菜单功能,通过摇杆菜单键,可以单键实现切换与选择操作。设置内容同样丰富,响应时间与FreeSync均有设置开关,提供了包含sRGB在内的8个情景模式与各项细节设置。

设置摇杆键可以直接使用上下左右四向唤出指定快捷操作,最大程度的降低操作步骤。属于人机交互的一个优化亮点。

作为有电竞DNA的产品,自然少不了游戏模式,这个模式里提供了瞄准器、定时器、FPS计数器三大工具。

不管你定位卖点在哪,基本的观感和屏幕素质都是必要条件。首先和家中另一台同为27寸的优派显示器对比,粗看拥有IPS面板的优派显示器的可视角度和色彩更佳。

但我们正面细看对比,左侧更高像素密度的2k屏幕画面表现更出色,右侧才1080P的优派显示屏像素块更明显(由于直接翻拍可能有摩尔纹干扰,但肉眼对比明显)。而且标准模式下亮度也不如黑陨石显示屏。

前面对比了两款显示器有明显的亮度区别,具体差别多少?这里用照度计简单测试,虽非专业工具,但一定程度足够区分两者差异。两台都开至最大亮度,左边朗顺黑陨石的照度达到了387lux,右侧仅为288lux,差异明显。

朗顺黑陨石为了更好的响应时间与刷新率,采用的是TN面板。为了更直观的对比,来一次与IPS屏幕的正面杠。得益于更佳的亮度和更细腻的分辨率与画面调教,黑陨石的TN面板画面细节更丰富,暗部保留了更多内容。正面面对面这场,显然左边的黑陨石获胜。

继续用一张4K分辨率的图来测试下文字清晰度,实打实的2K级别。

在SRGB模式,来进一步直观的看看屏幕素质,256级灰阶在肉眼实际观感下真实表现近乎全色块可见。

咨询官方工作人员答复其sRGB覆盖为98%,不能绝对的说色域覆盖越高肯定越好,但低色域覆盖的肯定不会好,足够的色域是能提供更好的色彩表现,尤其是对画面有一定要求的用户。

具体色彩表现上,拿之前测4k屏的图放这边显示器可以看出所有色块颜色准确,肉眼观看并无明显并阶(相机翻拍有些摩尔纹干扰,真实很清晰)。右侧球体层次分明,过度柔和。最后在色域表现上,蓝色与红色三角轮廓明显,边线清晰。绿色区域轮廓略淡,但三角依然可辨,总体色彩分布表现还是相当理想,98% sRGB覆盖说法并不虚。

对于这台TN面板的黑陨石显示器,虽然我更多作为个人使用场景,但可视角度也不能忽略。这里也放上这块TN面板的可视角度对比,均在FCG的100%全亮模式下,拍摄的5个角度(这里和下面均为F5、1/13、200拍摄),其它左右角度画面影响并不太大,顶部看其次,最差的就是从地下仰头观看的视角,画面失真较多,但也是最少见的一个角度。诚然,整体可视角度表现依然不如家里的IPS屏,但结合支架高度调节同样足够满足日常使用需求。

我们再来一张,同样是显示器在FGC情景模式的100%全亮模式下,基本与前一个图区别不大,表现最差是底部那张,顶部的其次。画面四周的亮度也十分均匀。

继续切换到标准模式下(亮度80、对比75),正视画面表现也最为均衡。

再上一个sRGB模式的画面表现,除了四向的可视角度,也可以对比看看不同情景模式下的色彩。

这一趴我们来聊刷新率,作为一个从CRT转液晶一路用过来的大叔级用户,也见证了显示器各项指标的步步提升,早期我们还在关注分辨率与响应速度,现如主机配置跟上了,显示器也达到了1ms的相应级别,拖影问题不再。为了进一步提升,自然轮到了高刷新率这一新卖点登场。在此之前先说说帧率FPS,它的高低代表着画面刷新速度的快慢,比如70fps就表示1秒钟刷新了70个画面。而市面上说的什么144Hz这个刷新率单位是指这块144Hz的屏幕1秒钟可以刷新144张画面。明白两者区别之后,我们知道当显卡能输出高帧率的画面,自然意味着画面更流畅,但如果遇到低刷新的显示器则会让视觉画面无法进一步提升,解决这个瓶颈就是对应显示器也要更换高刷新的产品。不能白白浪费了主机输出的高帧率。上面是我做的一个不同帧率效果对比,由于转GIF限制,可能真实效果有所差异,但也能大致反应出常规用户看到的效果,30和70差异很明显,然而到了140fps,常规场景可能不太好分辨,这也是部分用户觉得144hz的显示器画面没啥区别的原因。那难道说144Hz的显示器无用?

怎么说呢,的确是有存在一些用户感知较弱,无法区分出144Hz刷新的显示器差异,但更多的是他们没找对参照场景。当你在一些射击类游戏,甚至你快速滑动网页面时,高刷新的优势自然就能发现。上图网页测试也的确达到了对应刷新率。另外如果接上家中的Surface Pro4,硬件所限,最高是120Hz。

当然最直观的就是用于射击类游戏场景。首先看看常规60Hz显示器的画面表现,用慢动作记录快速移动场景。可以看出画面在快速移动下会有不连贯的抖动和撕裂感。

继续换到144Hz的屏幕下,相对于前面60Hz,这次的画面显然更为流畅和顺滑,快速移动也不会有跳帧卡顿感。

画面流畅是为基础,继续开启游戏模式,屏幕的外置瞄准器在一些没有准星的游戏武器中简直是物理外挂级的存在。不过样式比较单调,建议可以参考下有类似功能的其它电竞显示器。

|功能扩展

多HDMI输入的好处是可以把家里闲置的盒子等视频输出设备给接上,譬如这个许久未开封的魅族盒子终于可以派上用处了。

应付盒子之类的信号输入绰绰有余。

其实比起盒子,对于不带系统的显示器更合适上个电视果投屏,看图,电视果一头HDMI输入到显示屏,另一头接显示器的USB供电。完美隐藏在显示器背后。无需额外的线缆接驳插线板等。正好充分利用背后这3个HDMI接口。

旋转屏幕的最大好处就是用于竖屏图编辑制作等方面,如图,标准1080P分辨率的UI在PS中可以100%画面的1:1完整显示。可以兼顾上下全局视觉下修图。

或者用来排版打印甚至开发代码等,更多场景都可以自己挖掘。

|L-Switch遥控

L-Switch外置遥控功能倒是给了我一个惊喜,除了快捷切换游戏模式设置外我是用更多的是快速切换信号输入源,因为目前背后接了3条视频输入、分别来自台式机、Surface、盒子。希望后期能够自定义遥控上1/2/3这三个键的用途,实现一键切换信号源。使用外置遥控功能尽可能挖掘了这块屏幕的使用效率。

|功耗细节

如今显示器硬件参数愈发强大,其功耗也值得关注,这台正常运行下的实时功率在34.5W左右,待机功耗在0.3W左右。而家几年前的27寸优派显示器运行中的实时功耗为30.8W,待机功率同为0.3W,差别并不大。

|篇末小结

总的来说,这款产品在屏幕素质方面达到预期,完全没有了早期TN屏的泛白和过渡不均问题,色彩还原不再是TN屏的弱点。L-Switch外置快捷遥控功能也有足够的亮点。但这工程版上的屏幕边框装配工艺,旋转轴的段落阻尼设计都还有很大改进空间。在正式发布的零售价上进一步让利,并提升装配工艺与品控、不阉割掉一分三USB数据口,相信这个新兴品牌还是能引起消费市场的关注。

(声明: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本人和新浪众测共同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众测立场。)
0 0
分享 商务合作 返回
微博 QQ空间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