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家扫拖机器人】为压力山大的城市生活分忧
扫拖一体,配件丰富,工作细致;外观精致,风格百搭;App功能完善,联动小爱,操作简单;底座配重、稳固可靠。
暂无可更换拖布;电池单循环工作范围小;异性角落无法清理,强力模式噪音较大。
近几年,扫地机器人的出现解放了我们的双手,在某种情况上也回答了夫妻双方谁该做家务的世纪难题,让我们体会到了科技进步给我们生活带来的改变。这几年,它从盲扫到环境感知,再到各种缺陷修补和扫拖一体,经过了多次自身的迭代升级让它变得越来越聪明和实用,越来越值得被期待。
很幸运,这一次我申请到了新浪众测发起的“米家扫拖机器人”众测活动,感谢新浪众测,让我的“期待”变成为了现实的体验机会。为了方便大家快速阅读,体验的情况我主要分为三个部分,一是开箱、外观和功能介绍,二是快速上手使用,三是功能测试。
小米扫拖机器人采用了双层包装,第一层有可以在运输的过程有效的对产品包装进行保护,提升用户体验。
第二层还是祖传的包装,有产品的介绍,但很简洁。
包装一侧有产品配件介绍。
打开盖子可见内部被分为两个部分。
扫拖机器人顶盖为亮面烤漆,一侧凸起的“碉堡”是LSD激光导航装置。
LSD激光导航模块,橙色部分在使用中会快速旋转。
底部万向轮一侧有传感器,可以实现防跌落功能,靠近中央位置为浮动主刷。
电源按键与回充按键。
开箱集体照
打开顶部舱门可见尘盒与隐藏式的清理工具,可以用于清理机身角落上的灰尘和割断扫地后缠绕在轮胎上的头发。
充电线长122cm,为了便于整理,我将线材部分绑定在一起。建议厂家学习吸尘器的线材,带自动伸缩功能,方便收纳。
黑色烤漆是家装百搭,但是相对白色更容易沾染指纹和灰尘,看见官网宣传图上后白色版本,估计后期会推出,用户可以根据喜好自行选择。
底座增加了配重,而且底部有防滑垫,扫地机回充的过程中不容易移位。
底座充电触点行程较长,弹力十足。
充电触点
尘盒无盖板
与前代产品一样,尘盒很漂亮,有双重过滤,但是吸尘口无弹性挡板,如果灰尘太满,极端情况下灰尘有可能会回落。
厂家还额外搭配一个具有储水功能的尘盒,靠近滤网一侧有两片金属触点,主机可以通过它识别水箱,控制水流大小。
米家扫拖机器人最大吸力为2100Pa。
米家扫拖机器人机身仅有两个实体按键,用户可以通过短按、长按和组合按键实现各项功能的操作,不过我除了第一次开机时使用过这两个按键,其他时候各种操作都是在手机App上完成。
米家扫拖机器人属于小米生态圈,用户可以直接在“米家”App中添加设备,在主机进入配置模式后,只需要3步即可开始使用,家里如果有小爱同学,可以进行联动,直接通过小爱同学直接唤醒它开始清扫。
同时按下两个实体按键3秒钟,主机进入配对模式。
连接中
按照米家扫拖机器人的工作逻辑,它会在首次打扫时对环境进行局部探索,每次探索都沿边线进行,完成一小块区域的探索后就开始走S形进行局部清扫。在所有区域清洁完成后,他会生成一张室内结构图,便于后续再次清理时按区域进行,用户也可以直接指定、划定区域清扫。这种对环境有感知能力的扫地机器人在回充的时候,基本上不会出现找不到路的情况。另外以往需要额外购买的实体虚拟墙,现在可以在App中直接建立虚拟墙。
此外,考虑到不同的家庭室内面积不同,所以它提供了断点续扫的功能,即清扫的过程中电池耗尽,它会自动回充,充满后回到上一次清扫的断点重新开始清扫,比较灵活。不过我觉得如果直接提供一个探索模式会更好,首次使用时如果房子面积大,让它完完整整清扫一边需要2-3个小时,不能直接指定区域进行清扫。
官方介绍可以连续工作110分钟,180平米房间一次性扫完。但是我首次使用时中档模式和强力模式来回切换,实测电池单循环仅可清扫70分钟,电池余量在6%时自动开启回充,完成精细扫地约50平米,拖地约40平米,之后电池从6%充至100%约120分钟左右。
电池续航受地面环境影响,地形越复杂,效率越低,续航越短,而且不同的工作状态、是否为首次清扫,续航的时间也会有不同的区别。之后再次使用时,机器人效率得到明显提升,直接开始干活。
米家扫拖机器人除了主机带的耗材外,还额外搭配了一块半干拖布和一个边刷可供更换。目前米家扫拖机器人的耗材主要是拖布、主刷、边刷、过滤这四种,官网有主刷和边刷在售,价格为36元和26元,拖布和过滤网暂无可更换材料购买。
打开保护盖即可拿出主刷。
机顶的LDS激光导航模块每秒钟转动6圈,清扫过程中会不停的对扫地机器人运行的环境进行探索,并对房内结构进行分析、刷新,并分区域进行清扫。
经过探索,它成功识别出了户型结构,并且自动进行了区域划分,在App上观看清晰明了。左下角未探索完的区域为复式楼架空层。之后再次使用时用户可以直接根据房间编号进行清扫,或者点击右上角的+号,自主划分扫拖区域。
官方介绍2cm内垂直高度的障碍可以通过,经过实测,卡在1.8cm的台阶上,不过好在它的性格不偏执,没有硬刚把自己困住。
卡在台阶上,好在它的性格不偏执,没有硬刚。
台阶高度1.8cm
奇怪的是阳台到卧室的台阶也是1.8cm左右,它可以轻松自如的穿过,两者就相差不到1mm。其实主要的差别还是在于阳台上的台阶前端有一小截斜坡。
左右轮均有独立减震,应付室内地毯、瓷砖、轨道等常见的障碍没有问题。
图中左上角不规则路线区域为餐桌摆放位置,包含餐桌在哪一共有28跟桌腿,扫地机器人穿梭其中,进出自如。
整个清扫的过程中没有出现被困的情况。
包含机身顶部的感应部件在内,整机高度约为9.5cm。
能够打扫家具底部卫生是扫地机器人的强项,也是家里长辈最喜欢的功能,有了它就不需要再弯腰或者趴下去用扫把清理。但这个功能会受机器人高度的限制,米家扫地机器人的净高度约为9.55cm。不过9.55cm高度谈不上好坏,因为高度、体积和续航有关,太宽会影响通过能力,太低会降低续航能力,需要权衡取舍,根据使用情况来看,它应付我家80%的家具缝隙还是能行的。
骑行,铁栏杆很细,但它可以有效避开。
清扫轨迹同步App
扫地轨迹
看似干净的室内,经过一顿清扫,效果惊人。
通过测试,米家扫拖机器人能够很出色的完成各类常见物质的清扫工作,实测绿豆、黄豆、咖啡豆、大米、纸屑、面粉、头发等等都不在话下,而且经过地毯等或者吸尘遇到阻力时,它会自动加大吸力,以应对不同的情况。
可以根据需要在App设定虚拟墙
米家扫拖机器人工作的模式有三种,除了单扫地模式外,还有单拖地模式和扫拖一体模式,即扫地的过程中顺带拖地,不过我认为如果是第一次使用单扫地+扫拖一体模式的效果会更好,如果环境保持的足够好可以直接使用扫拖一体模式。
水箱的容量经过量杯实测约为200mL,中等水量清扫60平左右没有问题。
这种水箱和尘盒一体的设计相比过去拖布与水箱一体的方式更可靠,由于内部具有电控开关,可以主机就可以自动识别尘盒的状态,并且可以通过水箱内部的电控开关自主的调节水流速度,关机时也可以避免出现浸水的风险。
拖地过后有轻微的水印,很快就会风干。
拖地后用纸巾擦过地面可以感受到残留水量很少,而且无污渍残留。
原厂搭配的拖布有两种,分别是全湿和半湿,安装的方式是橡皮筋加魔术贴。
用户可以通过App调节3档水量,半湿拖布可以对木地板形成良好的保护,防止喷水过度引起木地板受潮。
拖布安装后的效果
左下角没有拖到的地方是因为有一台电风扇
与扫地不同,拖地的的模式为双向反复擦拭,相比直接走s行,房间木地板拖地结束后效果喜人。
由于扫地机器人在扫地的过程中已经对房间进行了扫描,能够全面掌握户型的结构,所以在清扫完毕后,再结合机身前的传感器,扫拖机器人可以不用绕路直接奔向充电底座,场面引起舒适。也正是基于准确的户型结构扫描能力,在对大户型进行清扫时,如果机器人未清扫完毕但电池已经耗尽,它会先自行回充,然后重新回到断点开始清扫。
这几年有越来越多的家庭希望把扫地这项家务工作交给扫地机器人,也从侧面反映出经过不断的迭代升级、不断改进缺陷后的扫地机器人通过实际表现赢得了市场的肯定,这也反过来让更多厂商愿意投入更多精力去提升它的能力,以至于我们现在能看到探索精度更高、运行逻辑更科学、自主活动更智能,各项功能更丰富的扫地机器人不断面世。
米家扫拖一体机就是在小米前几代扫地机器人的经验上迭代而来,相比前代它有更大的吸力,更好的制造工艺、更高的探索精度,更科学的运行逻辑,而且加上模仿手工反复拖地功能,也让拖地变得更加实用,所以我认为它值得购买。
当然,我们现在看到的扫地机人仍然还不是我们想要的最终形态,它还有进步的空间,主要包括续航能力、探索精度的提升,角落的清扫等等,还需要我一直对它保持期待,等待这些问题随着科技的整体进步而得到解决,或许有一天它可以在定期全面清扫的同时,监控室内地面卫生,智能到主动发现家里低地面的污渍和灰尘,然后就主动去清扫。
最后,再一次感谢新浪众测提供的体验机会。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