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春晚

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印象中不同的春晚吧,说起来今天是正月十五我们所说的元宵节,正月十五算是大家默认的春节的一个节点了,到了这一天家人们依旧会聚在一起,看着元宵节的晚会,买了鞭炮的家庭会赶在最后一天把喜庆的声音分享在外面的漫漫白雪之中。在喜庆的日子里好像人也变得柔和许多,今天在家中午睡着突然被外面的鞭炮声震醒虽然昨晚熬夜到很晚但竟然没有因此感到烦躁,看着坐在客厅看电视的父母只觉得满足,年带给大家的总是团聚这应该也是其他节日代替不了的稳稳的幸福吧。现在耳机里听着最近大红起来的那首成都,心里出奇的安静,突然想在这里说一说我印象中的那些春晚。

每个人对于自己太小时候的记忆应该都不是那么清晰,但是总有几个特别的点一直存在脑海深处,在我小时候的记忆里就有很多关于春节的记忆。

我出生在1992年算是拽着不长不短的一条尾巴成为了90后大军里的一员,小的时候一直生活在大院里,童年的记忆里满满的都是大院里同龄的孩子在一起的嬉笑打闹,每到过年的时候大家会聚在一起把自己珍藏的鞭炮拿出来一起玩一起听个响,鞭炮的样式也很是简单长长的挂鞭也会小心翼翼的拆成一个个的小鞭炮用装橘子的小口袋装上满满一兜。过年最开心的就是能够有新衣服穿了,作为家里最小的孩子大部分穿的都是姐姐的衣服,穿上新衣服大年三十家人们热热闹闹的在一起看春晚,总是会等到零点那一刻一起傻傻的倒计时,那时候的零点对于我是艰难的熬夜,但是也会坚持到时间吃一口饺子,心里期盼着吃到那个装有钱币的饺子,每一年都很奇妙的如愿,然后满足的睡去,后来才知道那是为了我的满足家长的一点小把戏,那时候是特别简单的幸福。第二天醒来开心的去给老一辈拜年想到即将拿到手的压岁钱就发自内心的兴奋。

最开始的春晚印象最深刻永远是小品和相声,相声也只能排在第二顺位,每一年的小品都觉得很经典到现在很多当初的节目都能够背下台词记住下一个镜头了但是依旧百看不厌,那时候演小品的人也成为了一个又一个的经典的代名词。而现在的节目制作越发精良了,阵容越发庞大了,道具越来越精细了,画质越来越高清了,但是却又戳不到人们的笑点了,是我们不再关注了还是外部资源太丰富我们的口味提高了呢。到了后来的春晚某一年开始邀请香港的艺人登上春晚舞台了,记得那个时候有容祖儿唱那首挥着翅膀的女孩,看到自己能够一起唱的歌兴奋的不行,从此春晚的节目关注的部分又多了一类。后来上了大学,在学校排练过一段时间的民族舞,才发现看起来简单的舞蹈原来是那么的不容易,每天两个膝盖淤青的回到宿舍,那一年的春晚看着春晚舞台上民舞的节目多了一些专注,总是经历过才知道不易,自己的关注只为了传达一种自己心里的尊重。

再说起现在的春晚相信大部分更多的印象来自于手机吧,或是忙着吐槽、或是忙着抢红包、或是帮着发祝福微信,虽然这也是这个时代关注春节的一种方式也不可否认这种渠道某种程度也让过年多了一些趣味,然而同时也确实占用了我们很多陪伴家人的时间。有的时候很感谢自己的小时候出生在那样一个科技还不发达的时代,我们的所有注意力都在身边人的身上,我的春节印象可以那么丰富,有小伙伴,有笑闹,有各种年味十足的小插曲,而不仅仅是跳跃在屏幕中的0、1组成的代码。

但是科技的进步是没有坏处的,我们可以利用手机、平板、电脑等多一些使用方式,利用手机软件和家人来一个现实版的你画我猜,或者一起多拍一些照片留下多一些闪光的回忆。春晚也像春节的标志一样,好像只要它在,家里就总好像有一桌年夜饭在等待我回去一起享用,总有家人在温暖的日子在陪伴着,希望春晚能成为记录所有人永远和家人畅谈、聊天、欢笑的标记。

(声明: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本人和新浪众测共同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众测立场。)
0 0
分享 商务合作 返回
微博 QQ空间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