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粹的电竞 ROG龙鳞ACE AIMLMB合作版开箱分享
CES 2023 ROG推出了一款极致轻量化+高性能定位的无线游戏鼠标,ROG 龙鳞 ACE AIMLMB合作版。在没有使用打孔工艺的磨具下,重量仅有54g。并且还搭载了旗舰的AimPoint 36K传感器和SpeedNova无线技术, 偏差率小于1%,DPI高达36000,650IPS和承受50G加速度,2.4G无线回报率1000Hz,支持Aura Sync神光同步。
除此之外,我认为最期待的是与AIMLMB的合作,AIMLMB为 ROG龙鳞ACE的玩家内置了参数优化模式,能帮助使用该鼠标的玩家调整至合适自己的DPI和拉抬高度,减轻玩家需要长时间磨合DPI的烦恼,合适的DPI能够有效的提升热爱FPS玩家的竞技水平。
配件一览
伞绳充电线
配件提供手部防滑贴,标配一根伞绳充电线以及附带一个USB延长器。这样一来,可以把无线接收器放到桌面,无线连接更稳定,且日常充电也更便捷。
ROG龙鳞机身尺寸约127.5mmx63.7mmx39.6mm,为对称设计。通体黑色设计搭配AimLab配色(侧键和滚轮透光橡胶)。按键布局为5+2,表面5键,Dpi挡位调节、PAIR和连接模式快捷键位于鼠标底盘。
ROG龙鳞 ACE搭载的电池是300mAh容量的锂电池。宣称蓝牙模式,关灯最长98.5小时。2.4G模式关灯约12天。相信搭载低功耗高性能的AimPoint 36K传感器和SpeedNova无线技术,有效减低重点下,续航也不会差。
尾部ROG LOGO
滚轮RGB灯效
为了做到极致的轻量化,尾部ROG LOGO未设有灯光,但滚轮处设有灯珠,鼠标启动时会亮点提示
左右按键为分体式按键盖,按键同时配备了ROG定制微动开关,7000万次点击寿命。
Type-C充电开口位很大,对第三方充电线材非常友好,好评!
底盘一侧是ROG惯用的设计,专门设有接收器收纳仓,很方便。
鼠标轮廓上,对称的鼠形,鼠标两侧收腰不大,左右两边侧裙做了微小的收腰,尾部宽大,前部不窄,整体显得修长。
分离式按键下,均有弧形凹槽利于贴合手指
微动是ROG自研机械微动,高达7000W次的理论点击寿命,红外触发的不依赖于物理触电,按键体验手感比较紧致,亦无松垮感,很稳定,但因红外元件触发相比传统机械微动还是比较软的。
底部脚贴使用PTFE特氟龙脚贴,独特的60°圆角设计形状,能有效提升25%以上的顺滑度,加上手感中心化设计,ROG龙鳞 ACE在常见材质的鼠标垫上都能很好的发挥。
鼠标上盖表面采用了一种叫生物基尼龙材质制成。手感相比磨砂的颗粒感更重,更粗,磨砂颗粒感非常强,触感也很干爽,对汗手特别友好,且一定程度上还能防指纹污渍。
左右侧裙手指放置处都有规则的平行纹理,用来做防滑处理,个人使用下感觉不贴附赠的防滑贴都完全OK。
但手汗如果特别大的话,还是推荐使用附件里的防滑贴来加强防滑能力。
抓握和扒握,鼠标尾部都能提供足够的握持饱满感。抓握和扒握,左侧拇指和右侧拇指几乎没什么影响。
但如整只手扒握,对小拇指可能没那么友好,会和鼠标垫有些摩擦。不过整只手扒握的用户手掌再弯曲点,也能体验到满满的握持饱满感,不会和鼠标垫有摩擦。
左边拇指区,手指能正好贴合在正下方,基本不担心会容易碰撞到侧键,按侧键也更加方便了。
手感整体手感比较偏向中心化,控制稳定能更加顺手,加上轻量化急停下能更加无视质量惯性了。
AIMLMB为ROG设置的地图
AIMLMB的合作,坦白说让我心中对ROG产生了一丝敬意,虽然像信仰加信仰,但让我真的感觉是纯粹为了电竞。
按照指南测试完之后,点击“APPLY SETTINGS”即可应用设置到鼠标。
鼠标默认有4个DPI档位,分别有与之对应的灯光颜色指示,其灯光颜色可自定义。其中,DPI值可以以1 DPI步进自定义。对于外带鼠标,不装驱动,免驱微调DPI就很方便。2.4G无线模式下最高同样支持1000MHz的回报率
灯光模式
值得一提,根据不同的ROG鼠标垫设有不同的抬高校准预设,也支持手动校准,对低DPI和手臂流的玩家非常友好。
电量设置
测试规矩图
xCount vs. Time
yCount vs. Time
xyCount vs. Time
xVelocity vs. Time
yVelocity vs. Time
xyVelocity vs. Time
ROG龙鳞ACE AIMLMB合作版,54G的重量应该是大厂里最轻的了,极致的减重下没有无脑砍功能也没有做小鼠,且还有三模,这无论对电竞玩家、游戏玩家还是粉丝,我认为都是非常有诚意的。
在外设目前的红海市场,都在堆性能研究磨具的同时,ROG 与 AIMLMB合作提升了外设更多的可玩性,做出了差异化。像是在告诉市场什么才是真正的“玩家国度”, AIMLMB的合作也不禁让我第一次对鼠标,心中油然而生“什么是纯粹的电竞”,虽然价格需要¥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