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液冷散热器表现如何?苹果多设备散热实测

麦豆同学-Mark 麦豆同学-Mark 2023-09-08 08:53

写在前面

作为内容创作者,笔记本+手机一直是我的生产力组合,但散热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① MacBook Pro:目前主力笔记本为 16寸 Intel i7 MacBook Pro,这代产品的散热表现并不好,这也是我为什么没有选择 i9 的原因。日常使用中稍微重度的工作,经常遇到风扇狂转的情况,但性能目前满足我的日常使用,总不能因为散热去更换电脑(钞能力选手可以直接升级)。

② iPhone:主要集中在视频拍摄、无线充电以及游戏体验,特别是采用最高规格拍摄照片、视频时,虽然能工作,但是手机已经非常烫了,而且掉电明显。

之前也考虑过单独购买散热器,但检索后大部分散热产品从外观到功能都不能满足我的标准。这次一加带来的液冷散热器让我眼前一亮,来看看它能否解决我的上述问题。

一加液冷散热器表现如何?苹果多设备散热实测_新浪众测

外观&设计

市面上散热产品并不少,但真正有设计的产品却不多。

一加液冷散热器在外观方面显然比绝大多数散热器要好很多。机身采用黑、白颜色搭配,搭配一加经典红色,让机身设计不单调,同时也能很好的保持一加产品的设计语言。

一加液冷散热器表现如何?苹果多设备散热实测_新浪众测

一加液冷散热器表现如何?苹果多设备散热实测_新浪众测

开箱后需要注意一点,散热器并没有配备数据线和充电器,需要单独购买,18W上的充电器才可以正常工作,推荐搭配45W充电器,能够发挥散热器的全部功能。

一加液冷散热器表现如何?苹果多设备散热实测_新浪众测

一加液冷散热器表现如何?苹果多设备散热实测_新浪众测

大小方面,一加液冷散热器比我想象的要大一些,定位桌面端散热器,同时需要电源供电,而非移动使用场景,如果有外出携带的需求这款并不适合。

一加液冷散热器表现如何?苹果多设备散热实测_新浪众测

 

液冷散热,效果如何?

众所周知,液冷的散热效果比风冷好,而且噪音更小,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装机玩家都喜欢组装水冷散热系统的原因。

一加液冷散热器内置高压水泵,5000转/分钟,驱动水流流动,磁吸端TEC不断吸走热量,回流到散热器主机上,高密度水冷排,提供强大的散热气流,从而实现快速降温的效果。

一加液冷散热器表现如何?苹果多设备散热实测_新浪众测

实际效果如何呢?来聊聊这几天我的使用感受。

① MacBook Pro (Intel i7)

日常使用中,MacBook Pro 的风扇一直处于工作状态中,特别是修图、导出、视频剪辑时,风扇达到最大转速,噪音也可想而知。在笔记本 D 面贴上磁吸贴之后,一加液冷散热器开到最大档,运行一段时间后,可以明显感觉到 D 面温度所有降低,从之前的烫手到液冷后温温的感觉,与之相比,笔记本 B 面,特别是Touch Bar上方,还是比较烫手的温度。日常使用从风扇中、高转速(时刻提醒它的存在)到低转速运行,基本感受不到,散热效果明显提升。

一加液冷散热器表现如何?苹果多设备散热实测_新浪众测

更好的散热效果,,带了更好的性能释放。日常情况并没有完全发挥一加液冷散热器的实力,来看看压力测试表现如何?

一加液冷散热器表现如何?苹果多设备散热实测_新浪众测

压力测试

使用 Lightroom 修改 239 张 索尼 A4M4照片,导出为 tiff 文件(单张图片 200M 左右),总 40 GB 的图像文件,同时运行网页、视频客户端等日常应用,来看看两者的区别。

一加液冷散热器表现如何?苹果多设备散热实测_新浪众测

导出时间:内置风扇:10分22秒,搭配一加液冷散热器:9分47秒。

导出噪音:① 使用内置风扇导出时,基本上全程风扇狂转,噪音也来到了最大,50分贝左右,因为笔记本就在旁边,所以还是比较影响使用体验。② 搭配一加液冷散热器,前2-3分钟,风扇低转速运行,噪音在35分贝左右,后面液冷也不能满足散热需求,风扇高速运转,噪音回到了之前的50分贝左右。

一加液冷散热器表现如何?苹果多设备散热实测_新浪众测

总体而言,日常修图导出为 jpeg 格式时,一加液冷散热器能够满足笔记本散热需求,噪音维持在35分贝左右(主要来自散热器),而采用主机端分离式设计,可以将散热器主机防止在远离桌面的置物架上,进一步减少了散热噪音对工作的影响,提升明显,终于体会了一下安静写稿的感受。

但如果是长时间重负载运行,这款为手机设计的散热器还不能满足笔记本高功率散热。

一加液冷散热器表现如何?苹果多设备散热实测_新浪众测

除了 MacBook 之外,平板、Switch等其他数码设备都可以搭配液冷散热器,实现更好的散热效果,比如佳能 R5。

② iPhone

作为定位手机端散热的产品,一加液冷散热器将散热和充电相结合,边玩边冲,还不热,其实也不难。

一加液冷散热器表现如何?苹果多设备散热实测_新浪众测

一加液冷散热器内置四种档位选择,官方宣称最高可降温 34℃,日常使用中,笔记本降温开到第四档(最大),手机降温在二、三档中使用比较多(一档默认为纯充电模式,可以作为无线充电器使用),散热效果完全不用担心,不仅可以保证游戏帧率的稳定输出,长时间视频拍摄也很少出现降亮度的情况,往往是游戏玩完了,手机还是凉爽的。

一加液冷散热器表现如何?苹果多设备散热实测_新浪众测

为了提供更好的握持手感,磁吸端整体轻巧,吸附后并不会很重,最重要的是采用液冷方式,没有热风吹手,实际体验先来也确实如此。同时制冷片冷面放置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测温度变化,避免手机过冷、过热,造成手机内部产生冷凝水的问题,磁吸端电路板采用防水漆工艺处理,提供更好的保护,各种细节都考虑到了。

一加液冷散热器表现如何?苹果多设备散热实测_新浪众测

需要注意一点:磁吸端体积稍大,以 iPhone 14 Pro 为例,横屏手持时,手指很难不碰到。这是就会有一个问题:手机是凉的,但磁吸端是温的(把手机的热量都吸走了),需要适应一下,更大的 Pro Max 手持效果会更好一些。

一加液冷散热器表现如何?苹果多设备散热实测_新浪众测

充电表现:正如前面所说,这款散热器也具有无线充电功能。充电功率方面:一加、OPPO 支持 10W 无线充电,iPhone 系列则是默认的 7.5W 。

夏天我一般很少使用 iPhone 的无线充电功能,一方面是充电速度慢,另一方面则是发热明显,时不时就会遇到手机过热,充电停止的提示,更不敢想边充边玩了。

一加液冷散热器表现如何?苹果多设备散热实测_新浪众测

一加液冷散热器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手机充电完成后机身还是非常凉爽的。同时磁吸端内置环形超强磁吸圈,精准定位;配置霍尔传感器与无线充传感器,可以自动检测是否需要充电,日常使用中,贴上磁吸端后开机,拿下自动关机,非常方便。

温馨提示:首次使用时如果听到明显的流水声音,可能是空气混入,关机后静止几分钟,再开机等风扇排出气泡后,水流声会明显减弱。

关于这款散热器在笔记本、手机上的表现介绍的差不多了,你会为自己的桌面添置一款散热器吗?

一加液冷散热器表现如何?苹果多设备散热实测_新浪众测

尾巴

散热之颠,战力觉醒。

不管你是不是游戏党,更好的散热带来了更强劲的性能释放。正如我前面提到的问题一样,一加液冷散热器也能在生产力方面解决散热烦恼,提升工作效率。如果你也存在类似的烦恼,不妨关注一下。

以上,我是麦豆爸爸,一个喜欢图文内容的创作者,感谢!

 

(声明: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本人和新浪众测共同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众测立场。)
10 0
0条评论|0人参与我有话说
分享到微博
发布
最热评论 刷新
分享 商务合作 返回
微博 QQ空间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