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剖析小米 SU7 Ultra:性能猛兽的多面解析

逆光狐狸--中山狐 逆光狐狸--中山狐 2025-03-04 10:21

小米 SU7 Ultra 自亮相以来,凭借其极致的性能与独特的设计,在汽车领域掀起了一阵热潮。今天,我们就全方位深入分析这款车在特点、优点、核心卖点、缺点、续航、智驾系统、内饰、悬挂系统等方面的表现。

深度剖析小米 SU7 Ultra:性能猛兽的多面解析_新浪众测

一、外观设计:低趴动感,空气动力学的极致演绎

小米 SU7 Ultra 的外观采用了低趴设计,车长延伸至 5.1 米,营造出优雅且极具攻击性的视觉效果。整车线条流畅,从前大灯贯穿至车尾的腰线,配合溜背式造型,勾勒出动感身姿。新增的整套空气动力学套件是外观的一大亮点,u 形风刀、大前铲与气坝的组合,不仅让车辆看起来战斗气息十足,更在行驶时有效引导气流,降低风阻系数,提升车辆的稳定性。尾部的主动扩散器与碳纤维固定大尾翼,在高速行驶时可产生高达 285kg 的下压力,确保车辆牢牢贴地,增强操控性能。同时,黑化处理的前车标、大灯以及车身多处的碳纤维装饰件,如碳纤维车顶、侧裙装饰件、外后视镜壳等,进一步强化了其运动属性,使整车散发出强烈的性能车气质。

 

二、 性能亮点:极致动力,打破速度边界

深度剖析小米 SU7 Ultra:性能猛兽的多面解析_新浪众测

(一)超强动力输出

小米 SU7 Ultra 搭载两台 V8s 电机与一台 V6s 电机组成的三电机四驱系统,系统综合最大功率飙升至 1548 马力 。其中,V8s 电机拥有高达 27200rpm 的超高转速,功率达 425kW(578ps),功率密度为 10.14kW/kg,单台性能可媲美燃油车 V8 发动机。如此强大的动力系统,赋予车辆惊人的加速能力,零百加速仅需 1.98 秒 ,这一成绩在量产车中名列前茅,瞬间爆发的推背感能带来极致的驾驶激情。同时,车辆设计最高时速可达 350 公里每小时,突破了多数电动车在极速方面的限制,展现出卓越的性能潜力。

深度剖析小米 SU7 Ultra:性能猛兽的多面解析_新浪众测

(二)出色的散热与制动

为了应对强大动力带来的高热量,小米 SU7 Ultra 配备了高效的散热系统,确保电机在持续高负载运行下仍能保持稳定性能。在制动方面,标配跑车中尺寸最大的赛级碳陶瓷制动盘,前制动盘直径 430 毫米,后制动盘直径 410 毫米,并搭配前六活塞 / 后四活塞 Akebono 黄色制动卡钳,制动性能强劲,能够在高速行驶后迅速制动,100km/h - 0 的制动距离极短,为驾驶者提供了可靠的安全保障,也让车辆在赛道驾驶中能够频繁且稳定地进行制动操作。

 

三、 续航能力:快充加持,缓解里程焦虑

深度剖析小米 SU7 Ultra:性能猛兽的多面解析_新浪众测

小米 SU7 Ultra 搭载宁德时代麒麟 Ⅱ 赛道专用高功率电池包,电池容量为 93.7 千瓦时,标准版车型 CLTC 续航里程为 630 公里 。虽然相比一些主打长续航的车型,这一续航数据不算顶尖,但考虑到其极致的性能输出,这样的续航表现已属不易。并且,该车支持最高 5.2C 充电倍率,峰值电压为 897 伏,拥有出色的快充能力,电量从 10% 充至 80% 仅需 12 分钟 ,在第三方 800V 充电桩上实测也能保持 300kW 以上的峰值功率,比普通版充电速度提升 40%。这意味着在短暂的充电时间内,车辆就能补充大量电能,大大缓解了用户的续航焦虑,无论是日常通勤还是长途出行,都能提供较为便捷的补能体验。

 

四、 智驾系统:全场景覆盖,引领智能出行

深度剖析小米 SU7 Ultra:性能猛兽的多面解析_新浪众测

小米 SU7 Ultra 出厂即搭载小米端到端全场景智能驾驶功能(HAD),该系统融合了先进的传感器技术与智能算法,实现了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复杂城市道路以及停车场场景的全面覆盖 。通过车顶的激光雷达、前翼子板的侧向摄像头等多传感器融合感知,车辆能够实时精准地识别周围环境信息,包括道路状况、车辆、行人等。智驾功能不仅包含常见的高城快领航、记忆泊车等,还新增了漫游寻位泊车、极窄车库泊出等特色功能。在复杂城市道路中,系统能够智能规划最优行驶路线,自动应对加塞、变道等情况;在停车场场景下,即使面对狭窄车位,也能轻松完成泊车入位与泊出操作,极大地提升了驾驶的便利性与安全性,让驾驶变得更加轻松愉悦,处于行业智驾的第一梯队水平。

 

五、 内饰风格:运动豪华,科技氛围浓厚

深度剖析小米 SU7 Ultra:性能猛兽的多面解析_新浪众测

(一)材质与细节

车内采用大面积的 Alcantara 超细纤维面料包覆,触感柔软且具有良好的防滑性能,提升了内饰的豪华感与舒适性。同时,车内多处运用碳纤维材质,如碳纤维运动方向盘、中控面板、座椅背板、空调后出风口饰板、迎宾踏板、门板饰条等,共计 21 处碳纤维部件可选 ,不仅减轻了车身重量,还强化了运动氛围。碳纤维运动方向盘上加入黄色回正标识,方便驾驶者在激烈驾驶时准确掌握方向盘角度;座椅采用全新运动座椅设计,搭配专属赛道条纹和刺绣徽标,前排座椅靠背位置加入 Ultra 英文标识,进一步彰显其独特身份。

深度剖析小米 SU7 Ultra:性能猛兽的多面解析_新浪众测

(二)智能座舱

以 16.1 英寸触控屏为核心的澎湃 OS 智能座舱,展现了小米强大的生态优势。车机系统与米家设备深度联动,用户在下班途中就能通过车机远程控制家中的智能空调、地暖、扫地机器人等设备 ,实现家居与出行场景的无缝衔接。车机自带全车智能语音交互功能,支持多种方言识别,还具备三种手机互联方式,配合清晰的 AR - HUD 抬头显示系统,将车速、导航、驾驶辅助等关键信息清晰地投射在前挡风玻璃上,减少驾驶者视线转移,提升驾驶安全性的同时,营造出极具未来感的数字化座舱环境。

 

六、 悬挂系统:智能调节,兼顾舒适与操控

深度剖析小米 SU7 Ultra:性能猛兽的多面解析_新浪众测

小米 SU7 Ultra 标配闭式双腔空气弹簧,可实现刚度与高度的独立可调 。在日常驾驶模式下,悬挂系统能够有效过滤路面颠簸,提供类似于奔驰 S 级的舒适驾乘感受,即使经过减速带或坑洼路面,车内乘客也不会感受到明显的震动。而当切换至运动模式时,悬挂系统会自动降低车身高度,同时增加悬挂刚度,提供更加清晰的路感反馈,让驾驶者能够精准感知路面状况,在高速过弯或激烈驾驶时,悬挂能够给予车身足够的支撑力,减少侧倾,确保车辆的操控稳定性。此外,车辆还可选装倍适登 EVO T1 绞牙减振器,进一步满足追求极致操控的用户需求,使车辆在不同驾驶场景下都能展现出卓越的动态性能。

 

七、 缺点剖析:理性看待,权衡利弊

深度剖析小米 SU7 Ultra:性能猛兽的多面解析_新浪众测

(一)后排空间局促

由于小米 SU7 Ultra 采用了轿跑式的流线型设计,在一定程度上牺牲了后排头部空间。对于身高较高的乘客,尤其是超过 1.8 米的乘客,坐在后排可能会有顶头的感觉。并且,后排腿部空间相比一些主打空间的中大型轿车也稍显狭窄,影响了后排乘客的长途乘坐舒适性。同时,后排座椅较硬,长时间乘坐容易产生疲劳感,在后排空间和座椅舒适性方面还有提升空间。

深度剖析小米 SU7 Ultra:性能猛兽的多面解析_新浪众测

(二)续航相对短板

尽管小米 SU7 Ultra 在快充方面表现出色,但在高性能驾驶模式下,其电耗较高,实际续航里程会大幅缩水。即使在日常驾驶中,由于车辆本身较重且动力强劲,相比同级别一些以节能为导向的电动车,其续航达成率偏低。并且,电动车普遍存在的冬季续航打折问题,在小米 SU7 Ultra 上也可能较为明显,这对于经常需要长途出行或在寒冷地区使用的用户来说,续航问题仍是一个困扰。

深度剖析小米 SU7 Ultra:性能猛兽的多面解析_新浪众测

(三)选配成本较高

小米 SU7 Ultra 虽然基础配置已经十分丰富,但如果用户想要进一步提升车辆性能与外观,如选装碳纤维尾翼、电动尾翼、高性能版轮胎、TROFEO RS 半热熔轮胎等,需要额外支付较高的费用 。这些选配项目使得车辆的落地价格可能会大幅增加,对于预算有限的消费者来说,可能会超出承受范围,影响购车决策。

深度剖析小米 SU7 Ultra:性能猛兽的多面解析_新浪众测

小米 SU7 Ultra 凭借其极致的性能、先进的智驾系统、豪华运动的内饰以及出色的悬挂调校,成为一款极具竞争力的高性能电动轿车。然而,其在后排空间、续航以及选配成本等方面的不足,也需要消费者在购车时谨慎权衡。总体而言,小米 SU7 Ultra 更适合那些追求极致驾驶体验、对智能科技有较高要求且能够接受其价格与部分缺点的消费者,它为高性能电动车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推动了行业的技术发展与创新。


(声明: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本人和新浪众测共同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众测立场。)
0 0
0条评论|0人参与我有话说
分享到微博
发布
最热评论 刷新
分享 商务合作 返回
微博 QQ空间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