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特色民居地窑,柏社古窑地坑式“四合院”
柏社古村落位于三原县城25公里,距今已有一千六百多年的历史,蕴含有古老的人居文化基因,并曾成为地区商贸发达的历史古镇。
柏社地处三原县的最北端,与耀县接壤,地理位置特殊,是关中通往陕北、甘、宁的重要通道,秦汉以后屡为兵家必争之地。近代革命时期,柏社是通往革命根据地照金、马栏、延安的咽喉要地,红军、八路军均在柏社设有秘密交通站,老一辈革命家习仲勋曾经在柏社地窑住居。
目前,柏社土地面积3.5平方公里,808户,3756人,耕地面积7545.9亩,村中现有225个地坑窑院,古老的地窑民宅保护完整,树木茂盛,整个村掩映在天然的绿色屏障中,具有鲜明的风貌特色——被誉为天下地窑第一村。
来到柏社村村口,有一个很小是社区活动广场,不少小朋友在奔跑嬉戏。还有一些村民敲锣打鼓地在举行娱乐活动,我们始终未见古窑踪迹。在往前走,有个农家院,几间小小的土房子,房子前面有几个老人在围成一个圈聊天。
我们从未觉察到附近有地窑,因为它完全隐藏起来了。地窑上方是停车场,我们把车停在那里。我们询问村民古窑在哪。村民告诉我们所在的位置就是。没想到脚下就是别人的家。
我们从上面可以看到,每个地坑都有高高的围墙,防止行人不慎跌落。村子还有不少废弃的老窑,没有修葺过,在茂盛的杂草丛之下,有几个羊肠小路通过去。如果不好好看路,或者在晚上四处溜达,很有可能就掉下去。
顺着通道,我们走进地坑式古窑。它像一个下沉的四合院,四面有洞,中间有院子。院子里同样种满了树木,非常有生活气息。窑洞里面有土炕,很多装饰都是充满年代感的,像一些壁画,还有民族风的花布、旧旧的洗脸盆......再加上窑洞本身富有的厚重历史感,让我感觉我仿佛穿越到了老革命时期。
村民告诉我们,还有六个窑洞连在一起的古窑。每户有自己的通道,底下也是互相连接,可以从自己家进入到别人家。我一直以为他们是亲戚,村民告诉我那是他们的邻居。可以看出,大家都彼此信任,互不干扰。
现在随着经济改善,大家都搬到地上,很多窑洞已经废弃。为了发展旅游业,大家又重新修了古窑,做成农家乐。里面可以吃饭、住宿、K歌、打麻将,非常有意思。
我们将车停在古窑旁边,晚上漫天星辰,寂静万分。第二天,公鸡开始打鸣,我们也从睡梦中醒来。初晨的的阳光透过树叶洒落在土地上,洒落在古窑的庭院中。美好的一天又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