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带你看懂USB的发展史
说起USB,想必在座的各位没有不知道的,毕竟这是现在世界上最成功、最普遍、最流行的接口。基本上只要是电子产品就和USB有关系,就算某台设备上没有USB,那它的充电装置往往用的也是USB线。总而言之,几乎每个人都用过USB。那么USB诞生的历史,有多少朋友熟悉呢,USB每一代之间的区别,不同形状之间的区别又是怎么来的呢,今天就和大家聊聊USB的发展史。
把Universal Serial Bus翻译成中文叫做通用串行总线,那就是俗称的USB。
USB的基本功能有三个:
第一,可以用于数据的传输,比如拷贝电影、文件等到硬盘。
第二:电源的管理及分配,比如让你的小台灯、小风扇发亮发风。
第三:连接电脑与外部设备,比如有线鼠标、键盘、打印机等。
当然,这些功能没有USB也能实现,比如很久之前,USB还没有这么流行的年代,鼠标和键盘连接电脑是用的就是的PS/2接口(上图)。
而早期的打印机用的是这种并行端口。
显示屏的接口则有VGA、DVI、一路过度到HDMI、Thunderbolt等等一大堆长相奇异的接口。光看名字就已经头大,要记住谁是谁更是难上加难,不过还是有必要介绍一下:
VGA生于1987年,在以前的投影仪和电脑上经常可以看到,这种接口传输的画面质量不高,容易受到干扰,而且VGA也不算真正的影音接口,因为它不能传声音,只能传图像。
DVI生于1999年,它和VGA长的有点像,但强于后者,这两种接口都比较大,很占地方,而且还需要用螺丝来固定保护,操作起来不是很方便。
如今电脑电视越做越轻薄,画质要求也越来越高,VGA和DVI就逐渐被HDMI(生于2004年)取代掉,它可以同时发送音频和视频信号,由于音频和视频信号采用同一条线材,大大简化系统线路的安装难度。
USB的远大志愿就是取代这些五花八门的接口,无需安装驱动,无需螺丝加固,即插即用,所以取名为Universal,也就是USB的首个字母~U,就是通过,最好所有的设备都能使用的意思。于是UBS开启了它漫长的奋斗之路。
1995年,第一代USB问世,取名为Low Speed USB,传输速度约为1.5 Mbps,因为自身问题太多,基本没什么人用,也没能引多大的重视。
1998年,三年磨一剑,USB1.1版本问世,取名为Full Speed USB,它是最早被采用的修订版,传输速度约为12 Mbps。
2000年推出的Hi-Speed,也就是USB 2.0,理论传输速度翻了40倍,达到了480Mbps。
2008年推出的USB 3.0理论传输速度再翻十倍,达到了惊人的5Gbps。
2013年的USB 3.1版又翻1倍,可达10Gbps,像小米、三星、闪迪的U盘都在使用,不过价格偏高。听说有厂商正在研究USB 4.0,不知道速度还能提升多少。
虽然工程师们研发的快,不代表我们使用的速度也能跟的上,可以看看插电脑或者充电头另一端的接口,如果内部只有4个接触点,说明是USB 2.0接口。再往里看,如果还有5个,也就是共9个接触点的话,那么便是USB 3.0以上了。
再说说连接手机或其他设备的接口,80后比较熟悉的MP3、MP4基本上使用的是Mini-USB。与标准USB相比,Mini-USB更小,适用于移动设备等小型电子设备。
到了安卓手机爆发的时代,手机接口普遍为更小的,Micro-USB赶上了安卓的年代,以至于很多人管它叫安卓线。不管是Mini-USB还是Micro-USB都属于USB 2.0,这种接头有很多槽点,其中最让人尴尬的就是经常找不到正反面。
时间来到了2014年,不分正反面的Type-C问世,华为也成功的在国内普及了Type-C口,这也是不少国人会称Type-C为华为接口的原因,直到现在Type-C都是手机领域最常见充电方式。
但是这里要澄清一下,Type-C可不等于USB 3.0,也不等于高速传输,它只是对外形上的一种称呼。像是一个均码的马甲,确实可以做到大家都可以穿,所有设备都能通用,但传输速度可以是超高速的USB 3.0,当然也可以是古老的USB 2.0。总之Type-C目前在外型上做到统一,但功能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最后再来说说苹果,这个USB领域的泥石流吧:
年龄稍大的一点的朋友肯定都记得,当年iPhone 4用的是这种又大又宽的30针接口。相当的奇特。
2012年苹果终于推出了lighting接口,不仅小巧,还可以正反面随便插拔,并一直沿用至今。
比较奇葩的是,2015年上市的macbook用的则是Type-C接口,同一厂商生产的手机、电脑,居然不能直接连接,这种设定还真是不按套路出牌。
那为什么苹果不愿意换接口呢,当然是利益,lighting是苹果独家制造,所有lighting接口线的厂商都要要交钱给苹果的。不然你就会遇到“此电缆或配件尚未经过认证,因为可能无法配合iPhone可靠地工作”这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