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京郊找清净,到潭柘寺走一走
忘了第一次听到“潭柘寺”是什么时候了?只记得最初老是把“柘”字读成“拓”,直到后来发现念错了,去网上查询了下资料,才真正地关注起这座至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的古寺。只是因为“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这句话,让我决定再到北京的时候,一定要找个时间去京郊寻访它。
初冬的潭柘寺,温度比北京城还要低一些,这里的游客显得很稀少,除了常青的松树外,不少树木的叶子都开始凋零了。在八大处看到的银杏还挂着叶子,而潭柘寺那棵被乾隆皇帝御封的千年银杏帝王树却是光秃秃的。看不到帝王树的雄姿,我心中默想:以后还得找个对的时间再来潭柘寺一趟。
潭柘寺的历史是相当悠久的,它始建于西晋永嘉元年,也就是公元307年,最初寺院初名“嘉福寺”,清代康熙皇帝赐名为“岫云寺”,并成为北京地区最大的一座皇家寺院。后来因寺后有龙潭,山上有柘树,故民间一直称为“潭柘寺”。不过现在保留下来的清代山门建筑,依旧写着“敕建岫云禅寺”。
经过历代的整修和扩建,潭柘寺的规模越来越大,如今寺内占地2.5公顷,寺外占地11.2公顷,如果是闲逛的话,半天的时间就足够了。这里原本名胜古迹众多,可惜文革期间,潭柘寺受到了空前的浩劫,许多珍贵文物被毁,许多古代佛塑像也被砸,就连古建筑也受到了损坏,所以如今再来潭柘寺,你会发现殿内的佛造像看上去都很新,开脸也很现代感,因为这些佛造像都是后来重塑的,少了岁月沉淀下来独有的古朴风姿。
万幸的是,有一部分珍贵遗迹和文物还是被保留下来了,如当年清代乾隆皇帝为得"曲水流觞"之趣而建的流杯亭,天王殿前的一口大铜锅和观音殿西侧有龙王殿殿前廊上的石鱼。幸免于难的,还有寺内那些拥有几百年甚至上千年岁数的古树了。
论历史、讲地位,潭柘寺的等级丝毫都不逊色于北京城内任何一座寺庙,自西晋开始,到后来的唐、辽、金、元、明、清,每个朝代的皇帝都曾到访潭柘寺,也留下了不少动人的传说,最令人津津乐道的当属元代元世祖忽必烈的女儿妙严公主为了替其父赎罪而到潭柘寺出家的故事。妙严公主后每日里在观音殿内跪拜诵经,年深日久,竟把殿内的一块铺地方砖磨出了两个深深的脚窝。现今妙严公主“拜砖”依然供奉在潭柘寺的观音殿内,是潭柘寺极为珍贵的一件历史文物。
潭柘寺每天开放时间是上午八点二十分钟,到了下午四点半就要关闭山门了。虽然我在寺内也仔仔细细走了一遍,但是到了要离开的时候,还是感到有些意犹未尽,我觉得如果有足够的时间,我应该在寺内找个地方打个盹,发个傻呆才好,要不然逗逗那一点都不怕生人的喵星人也行。不知道为什么?越是年代久远的古寺,总是越能让我感慨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