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ThinkPad T520用户的角度谈谈E480的体验

含量百分百 含量百分百 2018-03-05 10:00

这款笔记本其实还行,但是自己不会买,所以这款产品不是自己购买的,也不是厂家寄送的,与厂家无任何利益关系。如果文中有不准确或是错误的部分,请直接指出,毕竟就是一篇体验心得,个人关注的点会有局限性。ThinkPad的型号一直很乱,比如这款翼480的叫法,也有E480的叫法,这里就用E480进行标识吧,前面加个中文很不习惯。

个人作为电脑玩家,台式机主要以攒机为主,也购买过联想、DELL等品牌机,自攒的台式机是为了游戏,而品牌机仅仅是为了爸妈上网、看视频而选购,比较省事儿。对于笔记本来说,游戏本、商务本、上网本、超薄本也都有选购过,只是品牌比较固定,购买过的也仅仅是ASUS、DELL、ThinkPad、ACER中四个品牌,定位不同,性能不同,续航能力不同。对于商务本的选购,也就是ThinkPad T520,个人更多的源于对数据安全的考量,虽然ASUS F8va也有指纹识别功能,但是因为它和DELL E5400均有过经常出现蓝屏所导致的数据丢失问题(与个人使用习惯和方式有关),所以才将目光转移到了ThinkPad上。ThinkPad T520在性能稳定性上确实较为出色,相同的使用习惯、使用方式以及更长的使用时间下,在连续使用6年多的时间里,即使更换了SSD和HDD、加了单根4G威刚,也仅仅出现过5次蓝屏,对于数据的安全保存非常实用。 

从Thinkpad T520用户的角度谈谈E480体验点评_新浪众测

作为6年后再次与ThinkPad接触的笔记本E480,从T系列跳跃到了E系列。ThinkPad的细项分类比较多,从T\E\X1\S\X到P\R\A,定位不同、配置不同,自然价格也差异很多。T系列算是是高端商务机,继承了IBM的优良传统,价格偏高,而E系列的定位虽然也是商务人士,但感觉有些偏向于学生机,价格上相对要更低些,同时兼顾了游戏娱乐性能。

从Thinkpad T520用户的角度谈谈E480体验点评_新浪众测

ThinkPad E480外观延续了ThinkPad正统方方正正的设计风格,颜色上虽然多了这种银色可选,但是作为对ThinkPad的老用户,还是喜欢全黑色的经典设计,但是开机logo已经没有ThinkPad字样,而是替换成了Lenovo,额,这还能看作是ThinkPad吗?

从Thinkpad T520用户的角度谈谈E480体验点评_新浪众测

相比于ThinkPad T520,ThinkPad E480直观上的变化有十二个地方,一是机身ACD三面采用了磨砂工艺处理的ABS材质,摸起来很凉爽。整体上E480少了ThinkPad T520的塑料感,比较有金属质感,但同时磨砂工艺处理的A面也容易脏、容易留下划痕;二是笔记本自身更轻更薄,自身重量为1840克,相比于ThinkPad T520更加轻便便携,但是这个重量在同类轻薄本中并不占优。 

从Thinkpad T520用户的角度谈谈E480体验点评_新浪众测

三则是两侧窄边的设计,边框的宽度只有8.21毫米。对于时下流行的窄边框设计,不管是手机、平板还是显示器、笔记本,都已经开始成为了一种趋势。

从Thinkpad T520用户的角度谈谈E480体验点评_新浪众测

虽然是14英寸IPS屏幕,但是搭配1920×1080分辨率和窄边设计,相比于ThinkPad T520的跑马边框,在观看上比较有视觉冲击感。 而感受最大的一点,是E480终于舍弃了T520上那泛白的TN屏。 

从Thinkpad T520用户的角度谈谈E480体验点评_新浪众测

而最重要的一点,E480采用的磨砂屏幕,由于工艺的提升,已经不再像T520那样存在闪频的问题,在平时所用的75%亮度下已经没有水波纹的问题,这也是E480显示效果上看起来比较舒服的原因,起到了缓解视疲劳的作用。

从Thinkpad T520用户的角度谈谈E480体验点评_新浪众测

四是硬件配置的转变,一是ThinkPad E480不再像ThinkPad T520采用核显的配置,而是加入的AMD独显RX550,提升了娱乐性能。虽然与Thinkpad T520(i5-2540M)一样采用的是core i5,但是已经是Kaby Lake Refresh架构的英特尔8代酷睿i5-8250U处理器,至于实际性能如何,下面会进行点评;二是采用了时下流行的SSD+HDD组合方式,免去了自行购买并更换SSD的麻烦。预装的系统是WIN10家庭中文版(1709),内置了Office 2016,只需要登录账户进行激活即可。 

从Thinkpad T520用户的角度谈谈E480体验点评_新浪众测

五是在接口的设计上加入了TF卡插槽和TYPE-C充电接口的设计。ThinkPad E480舍弃以往常见的SD卡槽而换成TF卡卡槽,算是目前的一种趋势。而对于右侧的这个千兆网卡接口,如果舍弃的话,机身应该会更薄些,以前购买过的ACER超薄本就是直接舍弃了网卡接口。 

从Thinkpad T520用户的角度谈谈E480体验点评_新浪众测

ThinkPad E480左侧的接口类型上,变化最大的就是Type-C(USB3.1 GEN2)接口的加入,除了可以用来进行充电,还可以搭配Type-C接口的扩展坞进行视频输出使用。ThinkPad T520的DP接口也变为了HDMI接口。ThinkPad E480跟ThinkPad T520一样采用了3个USB接口的设计,左侧的第一个USB接口支持关机充电功能。虽然官方有提到采用的是2个USB3.0接口设计,但又没有蓝色或是橙色的色彩标识出来。此外,ThinkPad E480并没有光驱位的设计。 

从Thinkpad T520用户的角度谈谈E480体验点评_新浪众测

HDMI接口最高支持4096*2160分辨率输出,可以搭配4K显示器或是电视来获得更佳的观看效果。 

从Thinkpad T520用户的角度谈谈E480体验点评_新浪众测

六是ThinkPad E480舍弃了ThinkPad T520可拆卸式电池设计,相对来说,这对于电池的更换有些麻烦。ThinkPad E480采用的是45Wh的锂电池,对于实际的续航能力后面进行点评。此外在散热孔的设计上,ThinkPad E480全部设计在了底部,而左右两侧并没有加入散热孔。 

从Thinkpad T520用户的角度谈谈E480体验点评_新浪众测

七是扬声器位置设计在了底部两侧的部分,但是扬声器面积不大,虽然官方提到支持杜比音效,但相比于设计在C面的ThinkPad T520来说,试听效果上一般,音效一般,音量上倒是足够,可以满足平时观看视频、游戏的需求。 

从Thinkpad T520用户的角度谈谈E480体验点评_新浪众测

八是键盘的变化,ThinkPad E480采用的是浮岛式键盘,中凹的弧度化设计与手指的贴合度较好,同时略有磨砂感的处理工艺,降低了打油的效果。不过相比与ThinkPad T520在键帽上更小,手感上也不及ThinkPad T520, ThinkPad E480按压力度上要略大些,回弹力一般,略有粘滞感。 

从Thinkpad T520用户的角度谈谈E480体验点评_新浪众测

九则是边角上采用了弧度化的处理,多了一丝圆润感。此外A面ThinkPad字体中i上方的小红点变为了指示灯,开机后会亮起红色的指示灯。 

从Thinkpad T520用户的角度谈谈E480体验点评_新浪众测

十则是在转轴的设计上,虽然均为金属铰链,但是E480舍弃了T520上两个独立支点的设计风格,采用了与C面一体式的设计风格,融合度上更高些。 

从Thinkpad T520用户的角度谈谈E480体验点评_新浪众测

虽然转轴设计上有差异,但是同T520一样,E480同样也支持180度张开。 

从Thinkpad T520用户的角度谈谈E480体验点评_新浪众测

十一是面积更为宽大触摸板和更大按键的设计,搭配WIN10的手势操作,体验上更加顺畅。 

从Thinkpad T520用户的角度谈谈E480体验点评_新浪众测

十二则是关机充电功能的加入,实际充电性能相比与使用原装充电器差异不大。但是默认关机状态下进行充电的前提是必须插入外接电源,,否则无法为其他设备进行充电,而不会使用笔记本自带的电池进行充电。 

从Thinkpad T520用户的角度谈谈E480体验点评_新浪众测

如果要启用关机状态下使用电池进行充电的功能,只需要去Lenovo硬件设置中开启“从计算机电池进行USB充电”的功能即可 。

从Thinkpad T520用户的角度谈谈E480体验点评_新浪众测

经典的小红点在E480上继续保留了下来,实际使用中也会经常用到,更多的像是一种信仰的延续。此外键盘具备防泼洒功能设计,免去了水、咖啡意外泼洒导致的笔记本损坏问题。但是跟T520一样,并没有设计背景灯。 

从Thinkpad T520用户的角度谈谈E480体验点评_新浪众测

E480有加入720P摄像头的设计,满足了人群的视频聊天或是视频会议需求。但是就个人而言,使用笔记本视频聊天的机会很少,大部分时间也都是使用的手机,如果移除掉摄像头而采用窄边的设计,那么无疑对于观看效果会有更大的提升。 

从Thinkpad T520用户的角度谈谈E480体验点评_新浪众测

开始没考虑到要拆机,原因就是毕竟是借来的机器,也没有合适的工具,按照自己的拆解习惯,会对外壳造成划痕,不过在过年整理行车记录仪时,发现有两个东西不错,可以辅助拆解后便最终还是动手了。对于拆解的部分也仅仅是简拆,没有进行全部拆解。 

从Thinkpad T520用户的角度谈谈E480体验点评_新浪众测

来一张拆解后的图片。 

从Thinkpad T520用户的角度谈谈E480体验点评_新浪众测

先说说散热的设计,搭配两根黑化铜管的风扇,没有侧面排风口设计。 

从Thinkpad T520用户的角度谈谈E480体验点评_新浪众测

风扇下方的PCIe NVMe接口SSD,注意,E480这里为M.2 2280的硬盘位,为了安装个头更小的M.2 2242硬盘,只能采用转接托架。 

从Thinkpad T520用户的角度谈谈E480体验点评_新浪众测

从Thinkpad T520用户的角度谈谈E480体验点评_新浪众测

而在盖子内侧对应这块SSD的部位,设计了两块硅胶+一片金属片的设计,应该是为了提升SSD的散热性能。 

从Thinkpad T520用户的角度谈谈E480体验点评_新浪众测

SSD下方则是一块2.5英寸的机械硬盘,因为内部的布局设计而采用了排线转接的设计。硬盘架周边跟T520一样搭配橡胶材质来实现减震,但是在材质的厚度和宽度上远不及T520。 

从Thinkpad T520用户的角度谈谈E480体验点评_新浪众测

从Thinkpad T520用户的角度谈谈E480体验点评_新浪众测

设计有两个 DDR4 内存插槽,提供了单根8G的三星内存。 

从Thinkpad T520用户的角度谈谈E480体验点评_新浪众测

右下角的方型可充电锂电池,连接方式与部分一体式手机内部设计有些类似,相比于T520所采用的9芯锂离子电池,应该在使用寿命上会更长些。 

从Thinkpad T520用户的角度谈谈E480体验点评_新浪众测

设计上还有一个小细节是,左侧的接口部分采用了一个金属条进行固定,应该是考虑到这面接口会存在频繁插拔使用,不管是USB接口还是TYPE-C接口或HDMI接口。 

从Thinkpad T520用户的角度谈谈E480体验点评_新浪众测

下面来说说实际体验的部分,从硬件性能、屏幕显示效果、系统应用、游戏娱乐、续航能力、充电性能几个方面进行深入体验。

从Thinkpad T520用户的角度谈谈E480体验点评_新浪众测

先来说说CPU的部分,作为一款超薄便携本,E480采用的是流行的低电压版CPU,即英特尔8代酷睿家族中的14nm工艺、4核心8线程、Kaby Lake Refresh架构的i5-8250U处理器,核心电压1.044V,TDP为15W,主频为1.6GHz,最大睿频3.4GHz。 

从Thinkpad T520用户的角度谈谈E480体验点评_新浪众测

虽然Intel号称第八代酷睿U系列处理器相比于上代移动处理器性能有提升40%,但是就目前i5-8250U主频仅仅为1.6GHz的情况来看,虽然在核心、缓存和线程都翻倍了,但主频却下降很多,自然对于实际使用中的性能表现和整体续航能力上还是略有担心。 

从Thinkpad T520用户的角度谈谈E480体验点评_新浪众测

在压力测试上,满负载下的系统的稳定性整体表现不错,延续了Thinkpad的运行稳定特色。只是CPU的温度上升很快,CPU Core1~4均直接上到70度,随后降至60度上下。 

从Thinkpad T520用户的角度谈谈E480体验点评_新浪众测

而对于散热性能上,整体表现上较为一般,主要发热区域集中在底部散热孔下方的位置。红外测温仪的读数为33.3℃,不过这是在室内温度19度的环境下测量所得,考虑到运行时间和笔记本直接放置于桌面而没有使用散热底座,这个温度可以接受。

不管是攒机还是选购笔记本,个人对于CPU和显卡的偏好组合一般都是Intel+N卡、AMD+A卡的组合,而作为采用核显+独显设计的E480,核显为Intel UHD Graphics 620,但是独显的部分却采用了A卡RX550。对于Intel UHD Graphics 620,核显基本频率 300 MHz,最大动态频率 1.15 GHz,支持 DirectX 12,支持英特尔 Quick Sync Video、InTru 3D 技术和清晰视频核芯等技术,优势是兼容在线4K流媒体、360度视频、VR以及AR应用。如果对比天梯图,HD620性能上略高于GT730M显卡而接近于HD8750D3独显的水平,整体上来说会在性能方面有着不错的表现。

从Thinkpad T520用户的角度谈谈E480体验点评_新浪众测

而在实际本地播放21G的4K视频上,从对比图二微星海皇戟(i7-7700 16G 1T 256G GTX1060 6G独显)的播放情况来看,极低的CPU占用率和极低的内存占用率也确实表现良好。 

从Thinkpad T520用户的角度谈谈E480体验点评_新浪众测

从Thinkpad T520用户的角度谈谈E480体验点评_新浪众测

对于这款搭载的2G独显Radeon RX 550,核心参数上采用Polaris 12核心,8组CU单元,基础频率1100MHz,显存位宽128bit,显存带宽112GB/s,至于实际的游戏性能,可以在1080P分辨率下以中高特效60帧的流畅表现运行守望先锋、DOTA2、CS:GO等主流大型网络游戏,至于实际的游戏性能后面搭配几款游戏进行实际体验。 

从Thinkpad T520用户的角度谈谈E480体验点评_新浪众测

在CINEBENCH R15的测试中(连续运行三次取最高),OpenGL达到了38.12fps,在性能上优于GeForce GT620的19.04fps,但低于GeForce GT650M的52.75fps,介于两者之间。CPU多线程得分达到了523cb,优于intel Core i7-3840QM的505cb但低于intel Core i7-3720QM的590cb;在单线程性能达到了142cb,略优于intel Core i7-3770、略低于intel Core i7-3930K。 

从Thinkpad T520用户的角度谈谈E480体验点评_新浪众测

但是上面OpenGL的数据并非是最终的结果,因为只是在默认模式的测量结果,如果把显卡模式调节为最大性能会有多大的提升呢?增加了18fps,接近于默认模式下50%的性能提升。这就超过了GeForce GT650M的52.75fps,性能上已经接近了ATI Radeon HD 5770。

从Thinkpad T520用户的角度谈谈E480体验点评_新浪众测

虽然是一款入门级的笔记本,这里还是搭配3DMARK进行了跑分,为决定是否选购此款笔记本的用户提供一些参考,可以自行进行对比。在Cloud Gate的跑分上,达到了11676;Time Spy的跑分达到了993,此外Sky Diver的跑分则是9310。 

从Thinkpad T520用户的角度谈谈E480体验点评_新浪众测

从Thinkpad T520用户的角度谈谈E480体验点评_新浪众测

从Thinkpad T520用户的角度谈谈E480体验点评_新浪众测

作为采用IPS屏幕且分辨率也是1920*1080的E480,虽然只是14英寸屏幕,但是在画质的显示效果上均远优于15.6英寸TN屏的T520。从搭配的测试图片来看,屏幕没有发现亮点或是坏点,底部两侧边角的地方有轻微漏光的情况但不太明显,相比于购买过的IPS屏的电视和显示器,漏光情况要收敛上许多。 

从Thinkpad T520用户的角度谈谈E480体验点评_新浪众测

在亮度和色彩均匀性上,用肉眼基本上看不出有什么差异,无论是亮度还是色彩在分布上均比较均衡,没有局部亮度过高或是色彩过浅的问题。 

从Thinkpad T520用户的角度谈谈E480体验点评_新浪众测

在色彩的还原上比较鲜艳,但是在色彩的过度上略微有些不足,并没有看到倒三角的变化图案,应该是跟屏幕的色域等级有关。 

从Thinkpad T520用户的角度谈谈E480体验点评_新浪众测

下面是一些4K视频的拍摄图,直出未做任何修图,由于受限于单反性能,实际的照片效果比肉眼看到的效果要差一些。在实际的显示效果上,E480屏幕所展示出来的色彩更加真实自然,在色彩上饱和度更高,色彩上要更深一些,对细节的展现上也比较出色,尤其是对于暗部的细节还原上。

从Thinkpad T520用户的角度谈谈E480体验点评_新浪众测

从Thinkpad T520用户的角度谈谈E480体验点评_新浪众测

从Thinkpad T520用户的角度谈谈E480体验点评_新浪众测

从Thinkpad T520用户的角度谈谈E480体验点评_新浪众测

从Thinkpad T520用户的角度谈谈E480体验点评_新浪众测

从Thinkpad T520用户的角度谈谈E480体验点评_新浪众测

从Thinkpad T520用户的角度谈谈E480体验点评_新浪众测

从Thinkpad T520用户的角度谈谈E480体验点评_新浪众测

从Thinkpad T520用户的角度谈谈E480体验点评_新浪众测

NVIDIA GTX 900系列及其以上的产品以及AMD R9 300及其以上的产品都已经支持了HDR技术,Radeon RX 550能够支持4K分辨率60帧的画面输出、HEVC 4K视频编解码以及HDR格式内容输出,只不过E480屏幕并不支持HDR,否则可以获得更为出色的观看效果。 

从Thinkpad T520用户的角度谈谈E480体验点评_新浪众测

E480在系统上采用了目前流行的WIN10 HOME版,在功能上会有限制,比如远程桌面无法使用等,此外对于软件和游戏的兼容性也会存在一些问题,所有有必要更新至WIN10 PRO版本。对于内置的应用上有四个值得一提,一是智慧联想,更像是一个多功能的大杂烩,融合看新闻、看视频、听歌听广播的功能,提供了论坛入口,也可以看作是联想进军智能硬件的一个拓展,比如可以实现联动的智能电视和智能音箱,只不过价格都太高。 

从Thinkpad T520用户的角度谈谈E480体验点评_新浪众测

联想自家的管理软件一个是软件商店,负责软件的下载安装和更新,另一个是联想电脑管家,主要的用途就是驱动管理和客服服务,方便驱动更新与售后咨询,有一定的实用性。 

从Thinkpad T520用户的角度谈谈E480体验点评_新浪众测

而最具特色的部分是可以直接通过联想电脑管家进行BIOS的一键更新升级,相比于以往自行进入BIOS再载入BIOS固件的方式,这种操作更加方便快捷,非常适合小白用户。 

从Thinkpad T520用户的角度谈谈E480体验点评_新浪众测

至于第二个软件就是内置的杀毒软件卖咖啡(即迈克菲),对于这个杀毒软件,杀毒和防护性能上确实比较出色,但是需要购买,可以根据自己下实际情况进行选购。 

从Thinkpad T520用户的角度谈谈E480体验点评_新浪众测

而这第三款软件自然就是作为日常办公必备软件的正版Office 2016,只需要登录自己hotmail账户进行激活即可。正版Office 2016可以说是这四款软件中最实用、最重要的一款软件。 

从Thinkpad T520用户的角度谈谈E480体验点评_新浪众测

而第四个软件呢,就是ATI Radeon的驱动管理软件,涉及到游戏的部分参数都可以直接在这里修改。 

从Thinkpad T520用户的角度谈谈E480体验点评_新浪众测

作为采用千兆网卡的E480,搭配LINKSYS EA8300千兆路由器和100M带宽,满速稳定后的下载速度为11.17MB/s,而5GHz无线连接下,也可以达到10.61MB/s,基本上符合实际的带宽情况。 

从Thinkpad T520用户的角度谈谈E480体验点评_新浪众测

对于内置的硬盘,一个是128G的TOSHIBA SSD,一个是7200转的500G希捷机械硬盘,对于机械硬盘来说,虽然是7200转但是还是希望可以换成1T的机械硬盘,可以存储更多的内容。对于这款NVMe接口的SSD,理论测试数据上虽然相比于个人在用的三款SATA接口的SSD在性能上要高更多,但是相比于同容量NVMe接口的部分SSD来说,性能上算是中规中矩。 

从Thinkpad T520用户的角度谈谈E480体验点评_新浪众测

对于这块500G的希捷硬盘,这里搭配了UBS3.0接口的东芝移动硬盘进行数据的写入,搭配的接口为左侧的USB充电接口,在实际的写入速率上基本都可以维持在100MB/s上下,与其他同类USB3.0接口的写入速率基本一致。 

从Thinkpad T520用户的角度谈谈E480体验点评_新浪众测

对于游戏性能,自己在ThinkPad T520上,顶多也就是玩一玩街机模拟、二战狙击手这类多年前老游戏,而对于E480,这里选择了几款游戏进行随机点评。 

从Thinkpad T520用户的角度谈谈E480体验点评_新浪众测

先说说《古墓丽影:崛起》,这款游戏的推荐配置是CPU在Intel Core i7-3770, 3.40GHz / AMD FX-8350, 4.0GHz以上,显卡在NVIDIA GeForce GTX 970 / AMD Radeon R9 290x以上,内存在8G以上。那么E480的表现如何呢?预设选择HIGH模式下,游戏可以流畅运行,画面没有卡顿。

从Thinkpad T520用户的角度谈谈E480体验点评_新浪众测

从Thinkpad T520用户的角度谈谈E480体验点评_新浪众测

但是呢,跟微星海皇戟3一样无法在全高设置下流畅运行,游戏画面会有PPT效果。 

从Thinkpad T520用户的角度谈谈E480体验点评_新浪众测

从Thinkpad T520用户的角度谈谈E480体验点评_新浪众测

对于这第二款游戏,《仁王》对于最低的配置要求是Intel Core i5 3550以上、内存6 GB 以上,对于显卡的要求NVIDIA GeForce GTX 780 VRAM 3GB 后AMD Radeon R9 280 VRAM 3GB以上。果然默认画质下很吃力,已经有明显的PPT效果。 

从Thinkpad T520用户的角度谈谈E480体验点评_新浪众测

虽然调整为低画质下可较为流畅的玩,只不过画面上损失太大,会影响到游戏的乐趣。 

从Thinkpad T520用户的角度谈谈E480体验点评_新浪众测

再来说说几款网游,这里是搭配工具进行检验的。对于LOL,则是特效全开下可以流畅运行,不过这款软件有个问题,只能自动选择显卡,不能手动更换显卡,下图中1G的显卡应该对应的是核显,即使在AMD Radeaon Settings进行设置,也不会切换到2G的独显RX550。 

从Thinkpad T520用户的角度谈谈E480体验点评_新浪众测

而对于H1Z1生存法则,推荐的硬件配置是CPU在Intel酷睿i5四核/ AMD羿龙II X6以上、内存在8 GB以上、显卡在NVIDIA的GeForce GTX 560 / AMD HD 6870以上, E480是可以在中等画质下进行游戏。但是对于PUBG绝地求生这款游戏,优化太差,连海皇戟3都只能中等画质进行游戏,E480就更不用想了,无法流畅运行。 

从Thinkpad T520用户的角度谈谈E480体验点评_新浪众测

既然涉及到游戏,那么不得不提这个噪音,如果是晚上在书房,噪音有些大。以《古墓丽影:崛起》为例,调整为高性能模式后,游戏中的噪音都在43dB左右,会感觉有些嘈杂,主要的噪音就是风扇。如果选择为平衡模式,那么最大的早已则是来自于硬盘。 

从Thinkpad T520用户的角度谈谈E480体验点评_新浪众测

对于续航能力,这里搭配是自带的播放器来循环播放1080P的MP4影片,同时将电源模式调整至高性能模式,屏幕亮度默认,没有安装其他的第三方软件,笔记本WiFi开启并连接5GHz网络。 

从Thinkpad T520用户的角度谈谈E480体验点评_新浪众测

在实际的播放时间上,从10点19到首次低电量提醒的13点06分,已经连续播放了2小时47分;而最为奇特的部分是,提示低电量提醒到自动进入低电量休眠,也就是从显示剩余时间23分到开机通电后剩余电量6%,却坚持了将近50分钟。 

从Thinkpad T520用户的角度谈谈E480体验点评_新浪众测

而在实际的充电性能上,TYPE-C的优势很明显,46分钟既可以将电量从6%充至72%,而后面的充电性能有明显降低,从72%充电至99%则花费了68分钟。

从Thinkpad T520用户的角度谈谈E480体验点评_新浪众测

来看看实际功耗的一个情况,图一为笔记本满电关机状态下为手机红米Note4X充电的实时功耗;图二为笔记本满电状态下进行AIDA压力测试时的实时功耗;至于图三,则是开机状态下低电量时进行充电的实时功耗。 

从Thinkpad T520用户的角度谈谈E480体验点评_新浪众测

从整个体验来看,作为一款搭载AMD Radeon RX 550与核显620+ 4小时以上续航的入门级笔记本,ThinkPad E480提升了图像处理性能,在做工上较为良好,更多的是面向注重办公与娱乐性能的商务人士,也适合追求性能稳定的学生人群。而作为一个老ThinkPad用户,对于E480的表现,总体上来说还是比较满意的,原因主要有:

1.      传统ThinkPad的外观设计,方方正正,中规中矩略带沉稳感。

2.      加入了流行的窄边设计,提升了视觉的冲击感。

3.      屏幕采用 FHD的IPS屏幕,显示效果上更加细腻,色彩还原上较为出色。

4.      延续了ThinkPad屏幕可以180度旋转的设计。

5.      SSD+HDD的组合搭配,提供了双内存槽,方便后续的扩展升级。

6.      核显620+独显RX 550的加入,在保证日常办公需求的同时也提升了娱乐性能。

7.      TYPE-C接口的加入,提升了充电性能,也可以作为视频输出接口搭配其他显示器使用。

8.      支持关机充电功能,可以应急为手机等设备进行充电。

9.      1个USB 2.0加上两个USB3.0接口的设计,可以满足都设备连接与数据读写需求。

10.   高性能模式下的4小时续航能力相对较为出色。

11.   内置了正版Office2016,联网激活即可使用。

但同时也要看到,E480也存在一些待改善的部分:

1.      5999元的价格就硬件配置来说,有些偏高,谈不上性价比。

2.      128G的NVMe SSD整体速率优于部分SATA接口的SSD,但在同容量同接口的SSD的性能上中规中矩。

3.      搭配的500G机械硬盘容量太小,虽然是7200转,但是噪音大,应该换成1TB的硬盘。

4.      内置电池设计提升了产品的美观度,但是在更换上不方便,需要拆解笔记本后进行更换,而在笔记本的拆解上有些麻烦。

5.      全键盘也没有背光设计,同时键程长,略有粘滞,在按键体验上不及T520。

6.      底部扬声器的设计,音质上较为一般。

7.      1800克的裸机重量不算太轻便。

(声明: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本人和新浪众测共同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众测立场。)
17 1
1条评论|2人参与我有话说
分享到微博
发布
最热评论 刷新
最新评论 刷新
萌妹子不分柔[浙江杭州]
请不要把系列称为ThinkPad不是大和设计室设计的贴牌货
2018-3-6 09:08举报1回复
分享 商务合作 返回
微博 QQ空间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