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入手!试听小不点音频的三动圈大耳机GYFU

春卷 春卷 2021-02-19 11:14

我是在长假快临近结束的时候收到@小不点音频 送来的GYFU的。这是他家新推出的大耳产品,配有一个非常精致的木盒。我此前曾给大家介绍过小不点家的一些耳塞产品,特色是用料实在,音质出色,定价低廉。所以,我对其整体评价自然就是“价廉物美”。他们的这款新品定价不到3K,已经看到一些媒体朋友评价音质可以与数倍于它的产品正面硬刚,估计也是走这样实在惠民的路线。

哦,必须要向大家说明下,新品GYFU这个名字是“如尼文”(一种古老的北欧文字)中“礼物(gift)”之意。而这个词在如尼文里又可以直接写成字母“X”——也就是木质包装盒外的纸壳设计由来。加上本产品实际是赶在年前出货的,感觉的确很适合拿来做送给音乐爱好者的新年礼物啊!

大木盒加上大耳,GYFU给人的第一印象就非常不错,即使不用来听歌光是摆放在那边就很有“型”!耳机外壳也同样采用木质(缅甸斑马木),耳罩保护壳则是黑色金属材质,两者共同创造出非常典雅复古的视觉效果。不过这也导致整幅GYFU的重量也确实要比一般耳机更重一点,好在其整体造型设计良好,戴在脑袋上并不会有明显的重量和夹头感。耳罩使用的是号称“食用级防过敏蛋白皮”包裹的声学惰性海绵,佩戴舒适且相当透气。

GYFU采用双边进线设计,原配的是一条3.5mm单端连接线,而入耳部分同样也是3.5mm的纯铜插头。这条线在接头部分采用非常炫目的金属装饰块,给人以非常强烈的视觉冲击的同时确实又增加了耳机的整体重量,我个人倒是觉得没有必要在线材装饰上搞的那么复杂。这次同GYFU一起来的还有两条官方的升级线,我选了红色的那条来搭配GYFU。这条线做工当然OK但同样也显得略重略硬了一些。

小不点的这款大耳新品最重要的卖点是采用了全新的“三单元同轴”设计:在耳机内除了一个50mm的全频振膜单元外,还有一个8mm的超高频单元以及一个32mm的低频从动(被动)单元。当然,和其他常规单振膜产品一样,本耳机的主要发声任务是交给50mm振膜的,但据说那个高频单元可以对极高频信号进行补偿,使得声音在高频段延展更高更动听,而那个被动低频单元则可以让低频下潜更深量感更足。

这种设计显然会很对我的胃口(我就是喜欢那种大动态的,而且最好低频能够肥厚一点),但似乎会对驱动力产生一定的压力。尽管官方宣称GYFU只需要用普通日常随身前端就能轻松推动,但实际情况究竟如何呢?

由于到手时间比较短,我从昨天中午到现在一直将GYFU连在耳放上接连工作超过24小时。虽然估计还没能完全把它“煲开”但也应该已经让耳机度过的最初的生涩阶段。在试听时我尝试了三种音源:一个是自己常用的HIFIMAN R2R2000“太子”播放器,另一个则是大家同样熟悉的AK KANN CUBE。此外,为了给GYFU搭配一个同样性价比较高的组合,我还用手机USB连接飞傲的K5 Pro耳放来推动GYFU。

事实证明,尽管的确直接连接随身听/手机推动GYFU也能有不错的效果,但我确实还是建议大家给它配备一个耳放。即使是千元级的飞傲K5 Pro,也能够更好的发挥出三单元在声音动态特别是在低频方面的优势。

如果把三频拆解来说:我个人觉得GYFU的高频确实听起来已经不那么“动圈”而是有一点铁的味道了。尽管整个耳机在搭配红色的升级线后比原装线的声音听起来更偏“暖”一些(但换线后声音的层次感反而能更好),可是该有的高频解析力完全不会被削弱,而是仿佛经过洗练一般变得更加纯粹和顺滑。

中频方面没有想象中的那样刻意突出,也不是密度非常高的那种味道,但整体还是比较扎实。值得注意的是,GYFU官方推荐可以通过旋转耳机海绵垫180°的方式在“均衡模式”与“人声模式”下切换。我通常是用“均衡模式”的,但切换到“人声模式”后,中频立即有可闻的改变——相对均衡模式确实更突出了一点,用来欣赏演唱曲目应该会更能容易“抓耳朵”。

低频是GYFU给我的最大惊喜:正如前面提到过的,依托32mm从动单元,GYFU的低频既强健有力,又有很好的弹性。同时,它还表现出足够的克制力而不会有“过肥”的弊病,是一种既能满足我这种低频爱好者口味同时又符合现代主流听音喜好的优良表现。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有这样丰满而又有弹性的低频做底,整个GYFU的声音显得相对浑厚而又宽松(也和红色升级线有一定关联),给人一种非常愉悦轻松的聆听体验,这在目前越来越多耳机追求解析力导致听一会儿就觉得疲累的当下尤为显得难能可贵!

在音场方面,虽然是开放式设计但我觉得GYFU的音场体量中等,立体感较好。它并不会像平板耳机那样宽广无垠,但也不像封闭式耳机那样只注重营造一个小而精致的音场。这幅耳机整体来看还是比较“宽口性”的,也就是无论对什么类型的音乐都有比较好的兼容性。无论是拿来听人声、流行还是来听一些大编制的古典或者交响乐团演奏的影视音乐都没有问题。

另外,我之前在网上看到有一些音频行业的老师评价GYFU的声音总体偏上盘,但我却没有这方面的感觉。想了一下,或许原因有二:首先,此前老师们听到的可能是工程版的GYFU ,因此调音与我现在手头的市售版本有一定区别;第二,我还是建议大家尽可能为GYFU搭配一个耳放或者采用较大推力的前段来驱动。不是说直接用小随身听后者手机推不动它,而是在大推力设备下,其低频效果才能够得以最大程度的展现。

最后,无论从外观(包括包装盒)、做工还是实际音质角度来看, 这款3K不到的GYFU都是非常值得入手的产品。@小不点音频 挑战同轴三动圈结构获得如此的成绩,确实可以说是相当成功。不过我个人还是期望它未来能否继续在耳机与线材减重方面下点功夫,如果能让正副耳机(线材+本体)的总重量再减少50g那就非常完美了!

(声明: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本人和新浪众测共同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众测立场。)
0 0
分享 商务合作 返回
微博 QQ空间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