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先对焦后构图”还是“先构图后对焦”?

宁思潇潇 宁思潇潇 2021-04-08 09:01

摄影应该“先对焦后构图”还是“先构图后对焦”?这真是一个好问题。好到经常有人争论,而且各说各有理。今天发一篇这个,给大家说说我的观点。

首先从拍摄思考习惯来说,应该是要先构图后对焦的。

为什么要先构图后对焦呢?

构图完成意味着画面锁定住了,你最终呈现的就是这个取景范围。然后再有变化的无非就是照片明暗——曝光,以及最重要的哪清晰哪模糊——虚实。而对焦恰恰决定了后者。这时候你对焦,做的就是达到自己需要的虚实结果。

如果你先对焦后构图呢?

你会遇到一个东西叫余弦误差,同时因为身体的摇动,本身身体可能也有前后位移。这都会改变对焦的结果。

什么是余弦误差?

之前的文章写得很清楚想拍摄清晰就要会对焦 如何对焦前篇:对焦是怎么回事

明明对焦在人脸,但是这么拍摄完了,人脸构图在画面中间,显得人很矮。我们要将人脸放在画面上半部分。这么往下一摇相机,焦平面就斜了,对焦就跑到了后脑勺……

那为什么还有人先对焦后构图?

因为方便啊,速度快啊。举个例子,你是一个拍社会新闻的,构图之后再对焦,你可能需要调节对焦点,对焦点调节完,人位置不在了,再调。也许出片率很低。而你先对焦后构图,你完全不需要有调节对焦点这一步,时间大大被节省了。

还有就是我们知道,对于单反来说,画面中心对焦点是最给力的。

余弦误差怎么办?

不管是余弦误差还是因为后构图你身体的转动造成的位移,都会造成焦点偏移。但是我们知道如果你并非让大光圈、中长焦、拍摄距离不远这三件事同时出现的话,景深别太浅,余弦误差会被景深包容的。所以一般也没太大事儿。

同时很多职业对于高画质输出要求也并不高,所以即使有极轻微模糊,也不会影响。

这也就是为什么纪实摄影记者或者一些人文摄影师更倾向于先对焦后构图了。

我一直觉得这都是特别正常的事儿。如果能够“容”得了这些个“误差”,不管是靠景深容,还是靠你对结果的宽容,先对焦后构图没什么错误。

不过如果你拍摄大光圈人像或者微距,先对焦后构图就是作死了。

此外,很多人会从器材出发来讨论这个问题。

举两个例子:

某网友:“黄癍和裂像用户怎么看?”

某网友:“:告诉我,徕卡该怎么对焦,除了中心点合焦外。所以那些拿M6的摄影前辈都翻了致命的基础错误。”

其实说白了他们的意思就是徕卡手动黄斑或者裂像都只能中心合焦,然后在构图啊。

对啊,何止啊,要是只有一个自动对焦点的相机,也必须这样啊。如果你在那个时代就是要这样的。如果你是那个时代的记者,嘿嘿,我告诉你,好多人用超焦距的。压根没时间对焦。

我想表达什么意思呢?

一个时代说一个时代的事儿。大卫的时代,新古典主义就是要将人画得真真切切,学画要先学解剖。后来摄影术出来了,你画得再真,也没有拍出来的真。所以你看塞尚、你看梵高、你看毕加索、你看高更。你能说大卫那是废的?

我们要有历史辩证观看事实。徕卡M在一个时代就是领先者,后来还不是被单反取代了旁轴?而未来单反也会被更新的所取代。目前来看,无反相机到似有模有样。

所以我们看,为什么摄影师习惯了先对焦后构图?因为方便。这其实也是因为相机的不方便让大家养成的习惯。

这是从器材的角度出发了,那特定历史时期器材水平不高,所以必然会造成一些拍摄习惯。

我们来看看先构图后对焦需要什么。

1、足够好用的对焦点选择方法。选择要极为迅速。

2、对焦点要够多,覆盖面要够大。

3、任何对焦点对焦能力必须一样好。

那么你懂了为什么很多摄影师不先构图后对焦了。因为选对焦点不方便,因为单反对焦面积不够大,因为单反往往中心点才好。

微单的对焦技术能达到对焦点覆盖面积足够大,同时每一个点对焦能力相同,都很快。那么剩下的就是对焦点选择够不够迅速了。如果够,那么未来很多人的习惯就是先构图后对焦,我不认为有任何问题。这样做还能避免不够精确,实在是很好的。

微单目前需要追赶的就是暗光条件下对焦能力。虽然微单这个类型的相机往往标称暗光对焦很好了。但是真到了很暗的时候,感觉还是单反稳一些。当然,电子化为让这个差距反转。

目前在微单相机上有所谓眼部追踪对焦。简单说就是在画面中找眼睛,对焦在眼睛上。不但有人眼,还可以自动对焦宠物或者鸟类的眼睛。因为在拍摄人像时,我们往往都是要对准眼睛的。这个功能就显得极为有用了。大大提升了对焦点选择的速度。

此外,目前相机液晶屏可以直接点击屏幕选择对焦点也是大趋势。而且使用EVF的时候,液晶屏还会变成触摸板,依然可以选择对焦点。

这都让对焦和构图这两件事变得越来越不矛盾。

未来也许在EVF中,我们会有眼控对焦,看哪对哪——虽然这都是老技术了。但是电子化给了我们更多可能。这个未来真的很近啊。

(声明: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本人和新浪众测共同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众测立场。)
0 0
分享 商务合作 返回
微博 QQ空间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