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崖之上》:虽见功底,但仍只是道“快餐”

春卷 春卷 2021-05-04 17:57

天看了张艺谋的新片《悬崖之上》,家里领导表示感觉这片子还不错,但我依旧觉得有些遗憾。如果这部片子是某位不太出名的年轻导演的作品,我对它的评价会更高一点,但既然是“张艺谋作品”,我不得不以更高的水准来要求它。想了一下,我愿意给它打个三星半吧。

相比老谋子过往的作品,《悬崖之下》显得有些“小”了。不仅仅是影片前期的宣传,实际的制作、表现出来的格局都带着一点小气。我可以理解类似这种级别的制作对于张艺谋而言只不是一道“快餐”而已——尽管其中依旧能够看出张艺谋的一些功底,但你真要说他对这片子倾注了多少心血,投入了多么大的精力实在也不现实。在我看来,这更像是他挂名以及把控大方向,而实际由常务副导演和成熟的制作班底熟门熟路的完成剩余工作的常规产物。

我说这部片子“小”,首先是剧情和人设方面的简单:尽管是比较新的脚本,但剧情发展和人物设定并没有任何突破的地方,一切都是中规中矩。故事本身基本没有大的颠覆,当然有些看起来比较重要的反转或“抖包袱”,但要么早就被观众猜到,要么感觉是为了“抖”而“抖”——或许还算巧妙但并不精致或值得细细推敲。另外,本片在剧情里也有一些硬伤:有些地方明明可能有更好的处理方式,但最终却选择了鲁莽或者最不可取的那一种解决办法(比如书店成功出逃却在找小孩时重新遇到女特务);有些地方似乎挖了个坑,但最后却没有填(比如党组织高层究竟对数字密码回复了啥内容,后面根本没说;再比如莫名其妙换咖啡杯下秘药,我还以为那个醒来的特务发出‘我真搞混了?’的疑问是已经有所察觉呢)...我只能认为,这些硬伤的出现大概为了情节发展需要而强行推动,或者由于受篇幅所限而不得已砍之?

之前说这个片子“虎头蛇尾”,是因为我们在期待一个更有冲击力或者更颠覆性的高潮时,电影突然就此戛然而止了——任务竟然顺利完成了,内部的调查到此结束了,叛徒得到了应有的下场...呃,我是说这样的结局不好(毕竟我也是喜欢完美结局的俗人啊),但相比之前的铺垫它未免来的太容易、太仓促了一些。或许,至少还应该为影片增加1/3的长度才最终迎来这个大结局?但换个角度想一下,或许这也从侧面证明,至少在结局来临前整部影片的节奏把握的不错,让观众并不会觉得片子太冗长无聊?

演员们的表现还是令人满意的:无论是几位老戏骨还是年轻演员,都很好的完成了自己的角色任务。当然,你肯定会说有些角色有些偏脸谱(比如倪大红),有些角色纯属打酱油(比如刘浩存),但我觉得这主要还是剧本人设的锅,而和演员们的表演并没有太大的关系。至少,演员们把该做的都做到了——即使是的确没在剧情中发挥什么作用的刘浩存,至少也通过红红的眼圈、通红的鼻头完美展露出老谋子对楚楚可怜的“清纯少女”形象的偏好。我个人觉得没有必要对演员们的表现更苛求了;

有很多人夸赞本片的画面很美,这种称赞从一开场的跳伞画面就开始了。我承认老谋子对于构图、对于色彩、对于光影的把控确实是精到的。但可能是受限于制作成本,其实我觉得这个电影的场景表现实际是有些寒酸的。这其中包括:

所有带人物活动街景的景别几乎都是中焦或者广角怼很近拍摄——因为场景就这么点大,取景范围再广一点可能要穿帮;火车戏基本全是内景而没有什么令人印象深刻的外景镜头;用大疆无人机俯拍的镜头来展现人员在弄堂里的流动当然很棒,但取景的区域同样让人觉得就那么小的一块,有些憋屈;唯一的“大场景”是在阳台俯瞰夜幕下的哈尔滨。此时画面中不远处就是索菲亚教堂,远处则是万家灯火。整个场景看起来挺有气势,但全片似乎也就这么个暗场景的景别是相对开阔的,且仔细看似乎建模精度也不是很复杂。总体来看,《悬崖之上》的确没有什么能让人产生震撼感的大场面(这曾经是张艺谋电影的一个特征),给人的感觉就是制作费用(无论是搭建实景还是CG)并不充裕,只能在有限的资金里尽可能的做好了;

呃,本来还有一些想说的,但还是打住吧。因为我觉得再写下去,本来这部我觉得“其实还可以”的片子就要迎来我自己更多的吐槽,最终导致我不得不再去扣掉一颗星了。

最近张艺谋突然“高产如XX”,除了之前上映过的《一秒钟》和最近这部《悬崖之上》外,应该还有《坚如磐石》、《狙击手》等片子等待上映。想了一下,在如此短的一两年时间里,张艺谋集中拍那么多片子到底是什么原因?为了赶抗美援朝、建党一百周年的时间点?为了正好凑张译、于和伟、刘浩存这几个演员的档期,让他们一口气给自己多拍几部片子?反正我觉得这些“快餐式”制作出来的片子虽然依旧能显露出张艺谋的深厚功底,但相较于老谋子以往那些“数年磨一剑”真正用心打磨出来的“大菜”们,还是显得有些浅薄和缺乏深度了。

(声明: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本人和新浪众测共同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众测立场。)
0 0
分享 商务合作 返回
微博 QQ空间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