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本职工作,苏泊尔聚火力电饭锅体验
由于操作不当导致锅盖密封不严,家里原来的电饭锅面临下岗,虽然用了近十年,但苏泊尔的产品质量真心不错,我决定继续选择这个品牌,这次入手的是苏泊尔IH聚火力系列,这款主打“柴火饭”的电饭锅是否名副其实?一起随我来看看。
先来看一下产品的配件,电饭锅里面的球釜配套一个蒸笼,还有量杯,汤勺,饭勺,电源线和说明书,都是标准的电饭煲配件。
电饭煲采用方形设计,铁灰色塑料外壳,搭配金属开盖按钮,算是百搭的风格吧,我家厨房没有走米家的白色系,产品看着还算协调。
电饭煲的顶部为触控面板,按钮在同类产品中不算少,看着功能应该是比较丰富。控制面板的旁边是排气孔和苏泊尔的标识,“蒸气口排气时请勿触摸”,这样的标识还是有必要的。
说两个细节。首先产品的做工优待提高,锅体和锅盖之间的缝隙不是完全平整,在二者连接的位置有点偏大(下图),不知道是否影响使用;再看锅的底部,除了4个脚垫以外,电源插孔设计在了锅的右后方,在接电源线时,个人感觉不如放在中间方便。实测产品的电源线长约90厘米,使用时需要合理规划一下摆放的位置。
打开锅盖,在锅盖边缘处有一个红色的按钮,用它可以将内盖拆下,这样清洗起来还是很方便的。
作为电饭煲的核心,球釜共有6层材质组成,内表面为两层陶晶,表面有螺纹凸起,据说能增加米粒的受热面积。实测球釜重量591克,作为一个4L的容器,我也不清楚这样的重量属于什么水平,仅供各位参考吧。为了提供加热性能,锅底采用深弧形球面发热盘,据说能带来更猛的火力。
上述内容官方宣传都采用了创新技术,表面也看不出来有什么特殊之处,下面还是靠事实说话吧,一起来体验一下产品的实际效果。
产品的操作还是很方便的,首先使用配套的量杯加米后,根据内锅的刻度线直接加水即可。作为电饭煲最常用的一个功能,“柴火饭”有一个独立的按键,蒸米饭时直接用它就可以了,产品的触控很灵敏。接下来只需要等待就行,加热开始后指示灯闪烁大约25分钟,随后进入10分钟倒计时模式,倒计时结束后自动进入保温并计时。保温时间会影响米饭的口感,需要我们自己去把握,实测除去保温,蒸米饭耗时约35分钟,确实比传统的电饭锅慢一点,不过可以接受。
说一个小细节,我发现产品没有记忆功能,如果使用过程中发生停电或者按了“取消”键,需要重新再操作一遍,才能继续未完成的工作。产品加热时会产生不少蒸汽,注意锅的上方要留有足够的空间,防止由于遮挡产生的凝结水落到锅上,避免安全隐患。
实测产品加热时,锅体温度44度,面板温度35度,温度不算低,毕竟现在是高温的盛夏,不过触摸也不会烫手。加热状态下,实测产品最大功率约810w,温状态下不超过1w,与说明书相符。
使用完后,产品的打理很方便。米饭可以从内锅中整体铲下,稍微浸泡即可清理干净,这样的表现属于正常水平吧,要说亮点,可拆洗内锅盖算是一个,这个地方容易藏污纳垢,不拆真不好清理。要知道,我用的上一个锅就是由于清洗内锅盖时操作不当导致密封不严,因此提前退休的。
相比“柴火饭”的火力全开,这款电饭煲在制作小米粥时就没有什么优势了,首先,制作时间太长,全程耗时1小时45分钟,我用燃气煮小米粥,一般半个小时搞定。花了这么长时间,我发现锅里的水量损耗很少,也有一层小米油隐约可见,这样的效果看似不错,实例品尝一下,我只想说一句话:电饭煲真不是熬粥的料。感觉米已经很烂了,但是水和米依旧没有融合到一起,其实小米粥是最容易制作的,可能刚开始用一款新产品尚有不当之处,但这样的效果让我对制作其他粥品不做太高的期待。
作为同类产品的标配,电饭锅的预约功能基本大同小异,这款产品最大 支持12小时预约,考虑到这实电饭锅制作时间普遍较长,预约功能还是比较实用的,上班出门前设置好时间,下班回家饭来张口,还是挺香的。
先说说锅的容量怎么选。作为一款4L的电饭锅,我按最低刻度线加的米和水,实际三口人吃完全够,而这个量仅是最大容量的四分之一,也就是说一般三口之家,1L的锅就够用了,大家可以据此估算自己究竟需要用多大的锅。这样选择的前提是仅用于蒸米饭,电饭锅不是还有其他功能吗?反正我不建议用它煮粥,效果和耗时都不如传统的炉灶。如果你用来蒸煮倒是可以,毕竟相比燃气,用电成本要更低,这时有必要选一个尺寸更大的电饭锅,假如你没有这个需求,为了节省空间,建议选择小容量的。
就产品的效果而言,这款电饭锅本职工作可以说完成的非常不错,柴火饭功能并非噱头,对比之前用的电饭锅,可以说是能吃出来的差异。煮粥功能有待深入体验,目前来看,小米粥制作的不太理想,从这个角度来说,599的产品价格有点偏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