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动UM,这可不是一只简单的小小牛

落木虫虫夏 落木虫虫夏 2018-10-09 15:56

1、体型小巧,灵活度高,更适合女生驾驶;2、18650汽车级动力锂电芯电池,续航持久,动力强劲;3、加入脚踏板与链条,可通过人体驱动;4、刹车制动性好; 5、APP智能监控,实时掌握车辆信息;6、无钥匙启动,超方便。

1、储物空间为零;2、售价偏贵;3、不能载人,只适合单身的同胞。

一、我的骑行情节

为了满足小时候对一辆自行车的愿望,在参加工作没多久,我就给自己买了的一辆自行车。原本只是打算周末多了一个新的娱乐项目或者外出买菜方便些,在尝试过自行车通勤上下班后,就再也回去不地铁与公交。

即使上下班将近两小时的骑行时间,即使出门时大多是烈日炎炎,还经常被突然的暴雨打断骑行的步伐。即使手臂被晒成两个色度,被女朋友各种取笑与嫌弃。即使每每到达公司时都是满头大汗,如水洗过一般。困难有很多,尤其是深圳这常年高温,经常雷阵雨的天禧,但这些都没有打断我骑行的脚步。

可以将每天的上下班的时间固定,而不用焦急等待公交。可以灵活在路上穿梭,没有道路的拥堵。可以随时出发,不怕楼下的摩拜被别人全都骑走。这份自由与随性有着巨大的魔力,体验之后就很难回去到有着诸多限制的地铁与公交。让我对骑行深深的着迷,在我的安利与影响下,公司的几位男同事也都各自买了电动车与自行车。以至于在公司同事间除了工作,游戏之外,有更多关于自行车骑行,保养,改装的话题讨论内容。当然,这都是后话了,不过也能体现出我对自由出行的坚持和对骑行的热爱。

在下班后把自己完全交给自行车,交给道路。眼前只有一条道路,心中只有一个目的地。抛开刁钻的客户,抛开严苛的领导,抛开忙不完的工作。屏蔽掉一切,进入到一个只有人与车时空,享受这份自由而纯粹的骑行过程。

二、预料之外的开箱体验

对于小牛电动其实是在15年小牛第一代推出之初就开始关注,由于当时开始参加工作加上小牛过高的售价,对于小牛的电动也就止步于关注了。

非常高兴这次能够参加到新浪众测的这次小牛电动UM的众测活动,或许是自己喜欢的东西太兴奋,也可能是第一众测体验,在众测的几位小伙伴中我总是那个最急不可耐的那个。

由于受‘山竹’台风的影响,快递不方便送货,急不可耐的我直接跑到家附近的小牛线下门店先睹为快。亲眼目睹后第一感觉是车体比自己的心理预期大,没有网上图片那般娇小。(哈哈,后来我拿到的也是这个活力橙色)

这次的小牛电动UM是从常州的工厂直接进行邮寄,而且是顺丰快递,不是走的物流。简直不要太良心。自从收到了物流订单号,订单信息每天都要被我给刷上无数遍,紧密关注着物流信息,毕竟这意味着我是小牛电动UM的最早体验用户之一啊,想想都有点小激动呢。

意料之外的是该段时间的快递正好赶上了中秋小长假前夕,可能是大家为了保证送到亲友手中月饼的新鲜性,都选择了速度最快的顺丰,导致中秋前夕顺丰的运单量暴增,而我的小牛电动车由于调不出大车单独配送而一直停留在顺丰物流仓库。其它小伙伴都收到车开始进行体验了,独独只有我的一直处于未配送状态,难以言表的焦灼之心不时地折腾着我。比较贴心的是顺丰客服小姐姐耐心为我解释未配送缘由,并每日催促快递员与我及时电话沟通反馈情况。

焦急等待了两三天后,依旧没见着车影,于是急性子的我直接杀到了顺丰的物流配送中心决定亲自提车。进入物流配送点后远远地就望见待配送的货物已经堆积成山,尽管如此,但我依然一眼就发现了我心心念念的小牛,果然是真爱无敌了。

接下来我和物流人员确认订单及身份信息后,三个物流小哥顺利帮我把车挪了出来,这一切都搞定后,我怀着激动的心情立马来了一个小牛电动的现场开箱!(其实他们这物流中心本不让拍照,这是我偷拍的一张)

小牛电动一贯的外包装设计,从包装上勾勒线条已经能看出内部车体的轮廓。

虽然在此前有一定的心理预期,不过这个大纸箱的尺寸还是大得出乎了我的意料。

围着纸箱初步检查一番后,发现纸箱另一边有个拳头大小的破洞,而且把手的包装已经伸出来一小节,都能看到用于包装的珍珠棉了,心里不免有点担心。

小牛电动UM系列标准体重是40Kg,体积上肯定跟N1这些80Kg起步的大块头不能比。为防止电动车在运输途中受损,厂家也周到地打了木架用于装箱。试着摇晃了一下外框木架,足够稳妥结实。

这位顺丰小哥生猛的很,一时没有找到撬棍,顶部的木架直接用手掰开了,左下角就是他直接用手给掰下的木棍。好奇心驱使着我也尝试着掰了一下,纹丝不动,手还给掰痛了。这麒麟臂,看得我连连咂舌。

由于这边开箱的动静太大,吸引了其他快递小哥过来,并加入到了开箱的行列中。由于人手增多,也找来了撬棍,拆木架的速度明显提升不少。包裹电动车周边的木架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急速消失,一辆电动车很快的就展现在了我的面前。

大灯、尾灯各处都贴着防刮条,坐垫上套有一个防尘罩,保护的很到位。我最担心的露出包装的车把手也得到很好的保护,没有丝毫受损。

电动车可以说是快递小哥们吃饭的家伙,每天能送多少快递,能跑多快都是他们非常关心的。这次在他们面前开箱一辆看起来酷酷的电动车,肯定少不了前来咨询一番,他们热情帮我开箱我自然也十分乐意为他们解答。(好在在此之前对这辆车还是有一些了解,要不然就尴尬了。)被问的最多的自然是这车能跑多远,当听到这车顶配版的理论续航距离是100Km时他们脸上都浮现出了“Are you kidding me?”的惊讶表情,特搞笑。连连感叹‘都快赶上电动汽车了’,能得到电动车重度使用者快递小哥的肯定,小牛电动UM的续航还是十足给力的,同时也让我对这辆车的兴趣又增加了一分。

小牛电动UM在出厂时电池为断块状态,通上电,遥控器启动,就能直接跑了。幸好出厂时电池有45%的电量,大概是考虑到像我这种异地提车,还要将车开回去的用户的实际情况了。

三、解除限速

怀着喜提新车的激动心情,正当我想象着骑着这辆车酷炫地在马路上飞奔的场景时,出现了这样一个尴尬的画面:一个小青年骑着一辆看似小巧但造型拉风的电动车,以最高每小时13km/h的速度,龟速行驶在宽阔的马路上。这实际速度和我想象中的简直相差甚远,并不是我不想飞奔,真实原因是油门早就拧到底了,但是每当超过13km/h的速度,车子就开始报警提醒我超速了。瞧我这记性,我这才想起了小牛电动的出厂时都是有限速设定这件事情。

这个车速限制也是无奈之举,毕竟电动车的定义是车速不过20km/h,车重不过40公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小牛电动UM就是为了符合此项要求而量身定制的一款电动车,将重量非常精准的卡在了40Kg以内。至于速度嘛,20Km/h的速度给老奶奶买买菜还好,对于我们这种迟到几分钟就扣几块人民币,还可能挨领导批的上班族简直就是变相折磨。通过其他途径将速度破解的方法想必大家也都知道:拧拧钥匙,捏捏刹车,按按启动键,有经验的熟手也就几秒钟的事情。

我试着百度了一下,由于小牛电动UM还未正式推出,关于其限速的破解方式还没有任何信息。网上小牛其它车型的破解限速的方法,都没有用,第一步的钥匙OFF状态,这车就一个坐垫钥匙孔,第一步就不行。

自己破解行不通,13Km的限速肯定没法骑,一不做二不休,我就直接把车子开到了家附近的小牛线下体验店,向店员求助。正巧看到体验店也新到了一辆小牛电动UM顶配版停在店门口。一对小夫妻正在门口试这辆车,看到我又骑了一辆过来,感到很是惊奇,跑过来给我分享体验,‘这车劲好大,一下就蹿出去了,速度快得都有点把持不住’从他们的话语间也印证了这车的限速是可以破解的。

小牛体验店的店员倒也是个行动派,知道了我的来意之后直接往店里走,拿出一个方盒子机器,小机器与电池底部的一个连接口相连接,就在我车子上开始鼓捣。

他又是点那个机器,又是捏下刹车,操作很快,加上机器上界面都是英文。我也没记住操作的具体步骤,反正就是要通过这机器操作,自己不能破解这个意思。

解除限速封印的小牛才是小牛的电动。我在没有心理预期的情况下猛拧了一下油门把手,突然的动力甚至让车头稍稍上抬,急忙稳定好车头,转瞬间就蹿出去了十几米。整个过程虽然有点惊险但是这感觉贼爽,隐隐的能够感觉到车子内蕴藏的充沛动力。

四、小牛电动UM外观

小牛电动UM从外形定位上就是主打年轻消费群体,小巧的体型加入了更多的运动属性。这也让车体的配色有了相较其他版本更加丰富和更加年轻化的配色,这次的小牛电动UM系列一下推出了五种颜色搭配。

从目前流出的关于小牛电动UM系列的其他风格与颜色搭配,无不都是极具眼球,即能够驾驭极限运动小轮摩托的风采,也能毫无违和全粉小女生涂装。从这两张个性外形来看,小牛电动UM对于运动风格配色有很高的驾驭能力。

小牛电动UM由于机身较为小巧,外包裹的塑料外壳面积相对来说要小很多,后期更换外壳的成本也相对较低,拆卸也很容易。小牛官方今后真的可以考虑推出个性的外壳配色以供用户自己选购。

在看电动车外观之前,我想先说明一下小牛电动UM的定位,因为对于小牛电动UM系列从从推出就话题不断,尤其是在小牛社区,关于UM的设计展开了激烈的讨论。的确UM在外观上那种小牛电动所专属的设计语言少了许多,精简的车架更显大众化。“身形”极其苗条。整车体积都比小牛U系列都小了一圈。其实这些都不是问题,只要搞清楚UM的定位就好了。

小牛在此之前推出的五款经典的车型中,都是电动车。而这UM加入了脚踏与链条(也有不带链条版本),在电池没电的情况下还能通过人力脚踩继续前行。所以这UM的定位是电动自行车,与各位前辈们都不同。

作为电力与人力的‘混动车’,UM系列就必须做到足够的轻便,小巧,身材做到极为苗条。为照顾到身小力弱的女性使用者,以保证人力驱动的可能性。那么若是你觉得这个这个车不好看或者不实用,很可能是UM系列定位并不适合你。小牛还有更多经典的型号可供选择,实在没必要在太多吐槽。

可以说小牛电动UM是最不像小牛电动家族的一辆电动车,那标志性前脸,简单而有味道的机身线条,小牛电动那标志性的轮廓在这辆车上统统看不到,说直接点这个就不像一辆电动车。

确实小牛电动UM身上属于电动车的元素并不多,外露话的一体式承载大梁,让小巧的机身也有一定的肌肉感。超过坐垫尾部半个轮胎长度的轮胎表现出的更多是运动感,设计更多是来源于极限运动,让这辆车的外观和各个细节都值得好好的品鉴一番。

嘻嘻,新浪众测的的橙色长条贴纸跟这个颜色很是般配啊,没有一点突兀,已经完美融入到车身上了。

1、体积与重量

三围尺寸分别是1598*729*1051mm。

为了将重量控制在40Kg的电动车限定重量,小牛电动UM的车架采用了6061铝制作。

(*仅SL版本和Pro版本采用6061铝制作)受限重量设计的因素,机身承重结构+小体积装饰面为主,车架被包裹的很少,基本都是外露。这样所表达出的‘工业机能’风,从N1到M1到U1再到UM,小牛已经将设计做到极简。网友都在调侃车身从N1一个肌肉猛男,到M1匀称、协调身材,再到U1的骨感风,而现在的UM则是骨架感觉了。

好看与否比较看个人审美,我觉得挺好看,但却并不怎么受我女朋友喜爱。

车把和尾部的扶手架都是很好的抓力点,车子的具体重量没有经过精确称量,报到称是只有39Kg,是一个男生不费太大力气就能抬起来。

2、车头

关于小牛电动UM的外观细节,那就“从头开始”。

开放式龙头源于极限运动的设计灵感,极限运动小轮车的车头设计。

只开小牛电动UM这个车头的话,就能感受到浓郁的运动感。最近我也够观察过相似的定位的其他品牌电动车,他们的车头大多只是一个简单的横杆横在上面,力量强度和耐用性先不说,外观就显得随意粗糙。

两个把手由下向上向外延展,是不是很像一个牛角。

3、车把

车把手,你没看错,这真的是小牛电动UM的车把手,不是自行车的。

左边的把手只有一个刹车,其余的控制按键通通没有。

主要的右把手也只有启动和喇叭两个按键。

整车把手上只有两个开关按键,什么灯光开关、转向灯、档位开关等通通没有,也就可以想象小牛电动UM操作的简单性了吧,哦,不,是傻瓜性。

4、天使眼大灯

天使眼大灯是小牛电动上一个非常经典的设计元素,即使是白天行驶也会亮起作为日间行车灯。很具辨识度,有很多次在路上我都是看到这个车灯才发现那是一台小牛电动。而这一设计也在小牛电动的线下体验店内作为标志性元素的点缀,可以看到门店大门还有顶部的吸顶大灯,都是这圆环形天使大灯。

作为家族符号的外观设计这次小牛电动UM自然是需要保留,受精简设计的影响,天使大灯也是如小牛U1一样向外伸出,独立存在,而并非像小牛电动N、M这些经典车型嵌入到车前面板中。

另外,完全裸露的车灯也不免让我对车灯的防水性产生了担忧。

车体设计简洁,很多原件不像其它电动车一样由外壳包裹着,在防水性肯定会弱。在车辆清洗时不建议用高压水枪直接冲,这样冲是挺省事,但是细小的水珠会冲进原件内部,若排水性不好还会造成原件短路,或许还会影响车辆使用寿命。

小牛电动UM的灯光可以说是即智能又死板,说智能那是因为大灯是自动感应启动,说死板还是由于车上一个调节灯光的开关都没有。

大灯照明具备有透镜组,光线很是柔和,灯光的存在感并不明显。其实在城市中骑行,即使是晚上,对车灯的要求也并不高,自行车夜骑在绝大部分街道上都是可行的。小牛电动UM的灯光呈现一个扇形向前投射,一整块的灯光区域。灯光斜向前射出,不存在直射眼睛的情况,基本相当于只有近光灯。

大灯照射距离

在光线稍弱的道路环境下,这样的灯光还是稍显不足,投射距离不太远。行车速度必须控制一下,不然前方的障碍物会发现不及时。有一次夜骑在一条没有路灯的道路上,下坡让速度偏快,前面一个下陷的井盖发现不及时,还好刹车给力,屁股还是给颠了起来,要不然肯定摔出一个狗啃泥。

5、小牛标志

小牛的logo,位于车灯下的车架上,位置不是很明显。我想这辆小牛上的那个‘小牛气息’不太明显也与这位置不太显眼的小牛logo有一定的关系吧。logo铭牌不大,四周却用是个不小的黑色螺丝作为固定,看似有点小题大做。这样的设定也传达着小牛电动UM身上那嚣张的气息。

6、仪表盘

仪表盘

小牛电动UM的中控仪表盘与小牛U1的一样采用圆形表盘设计,液晶显示面板也是小牛电动的标配了。最为重要的速度和电量采用了较大字体,两档模式自动切换,另外顶上还有车灯,停车P档和电池的指示灯。显示面积比较小,但显示信息量一点都不比其他长条梯形的显示面板少。

无钥匙启动,按下遥控器上红色启动键,即可启动车辆。启动车子后,仪表盘会自动进行一遍自检。

7、车架与刹车

车把的下部,一体式车架。

鱼鳞焊,不仅是对焊接技术的功力展现还是强迫症患者的福音。

记得大学时的金工实习有一门就是专门教电焊,一群学生在一个屋里面玩电焊,新奇又刺激,当时的考核标准是只要焊出10cm的鱼鳞焊就算及格了,但依旧有很多同学手艺不到家,最后给老师说好话才勉强及的格。

而这样高水准的焊接工艺遍布着小牛电动UM的机身整体。

前轮挡泥板

前轮为碟刹,碟刹的刹车片要比自行车的粗壮不少。前轮我一般习惯为后制动刹,也就是先捏后刹,需要紧急制动时才捏前刹。

NIU UM SL

小牛电动UM系列SL超轻版的标志出现在了底部横梁两侧。

其实刚开始我还挺担心踩脚踏板时脚会碰到这个logo,后来证明我想多了。

原本电动车的脚踏区变为了横梁结构。

小牛电动UM的车体相当的窄,在其它没有链条的版本中,固定脚踏板是分别于车体两侧。两个脚踏的间距足够,由于是伸出车体,摆放的姿势也不用太固定,脚放置两侧会带来不错的体验,相比之下应该会比M1两只脚要并放在一块的脚踏区要舒服不少。

7、脚踏

脚蹬踏板,材质为塑料材质,后期还能自己更换。自行车脚踏在电动车上最大的优势我觉得并不是在电动车没电时还能用脚踩的方式继续前进,毕竟只要稍加注意电池电量的话,这种情况在电动车的骑行生涯中也不会出现几次。而是在日常的行驶过程中脚能够活动,摆放姿势多变,可以一上一下,也能一前一后。没有小体型电动车上脚放置的局促,和长距离行驶后腿部长期保持一个姿势的不舒服。

可以看到小牛UM并没有完全利用上曲柄的长度,脚踏到中轴的距离并不长,甚至有点短。腿长的男生踩这个脚踏,犹如踏小碎步一样,速度不会太快,但是样子挺滑稽。

仅用人力脚踏驱动,可以维持在10Km/h的速度。电动车的自重在那,再加上脚踏并非如自行车那样便于骑行,能够保持这样成绩我觉得是可以了。力量小的女生的女生也能不费太大的力气脚力驱动,倒是想要减肥的或塑性的女生在下班途中踩车前行也是不错的运动方式,比自行车更有健身的效果。

8、尾部

小牛电动UM坐垫和坐垫下方电池仓是我认为整车上最具小牛风格设计语言部位,外露的车架也带来了几分硬汉气质。后部的扶手架也是硬质钢管设计,契合整体的风格,也延长了车体的长度。

钢质扶手架,看着就特结实的那种,加上黑的喷漆处理,质感十足。两侧各有两个粗壮的螺丝固定,四周稍稍凸出于车体尾部,在挪车,放起落架时这个都是一个非常好的手部发力点。

美中不足的是这架子上并没有开孔固定点,今后若是想添置后备箱或后置坐板会比较麻烦。

小牛电动UM的尾部是我认为这车体上最帅气的部分,材质非常丰富,颜色碰撞也相对激烈,还有那小牛的专属牌照。

钢制扶手长度和硬度乘坐一个人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不建议坐在上面,不要问我是怎么知道的。

尾灯在车子启动时会自动亮起,骑行的时候可以对其它的车辆起到提醒作用,两边的凸起犹如牛头的两个牛角,也是小牛电动上一贯的设计风格。在捏刹车时顶部中间的提示灯也会亮起。

9、电池仓

钥匙用于开启坐垫,掀开下面就是小牛电动UM的电池仓。

说是电池仓,那是因为这里面真的就只能放一个电池而没有多余的储物空间。

为了电池而量身设计的电池位,刚刚好让电池放进去,前后两端的固定橡胶给予电池一个很好的限位,让其在颠簸的路面也不会摇晃或磕碰。

坐垫反面的整体,顶部是锁扣。整个坐垫几乎是整个扣在座桶上,不需要太多的限位固定。

从上面也能看到坐垫反面有着一圈橡胶条,放下后直接扣在电池仓上,通过橡胶密合性防水,阻止水进入,可谓相当细致了。

看不到锁的内部,期望十足坚固。毕竟这就是内部电池的最后一道保障,一般偷电动车的小偷们最爱的就是内部的电池了。一般电动车的成本,电池几乎占了一半,可想而知。

不过一个小偷如果真的是盯上了这内部的电池,一切电动车车锁都是于事无补,除非自己加装固定结构,防患于未然的最好方式就是把电池取下后带走。

在钢制车架与下方座桶之间发现了一个做工上的小瑕疵,制造公差没有计算好导致中间的缝隙比较大。缝隙最大处大概有一厘米,好在位子比较隐蔽,不太容易发现。

10、减震器

两侧直接裸露的减震弹簧

电动车减震器主要用来抑制弹簧吸震后反弹时的震荡及来自路面的冲击。

车身的震动主要是通过桌垫传递到人身上,减震器对于电动车的使用体验来说,后轮减震器的影响要比前轮更大,尤其是在多人乘坐时对减震的要求则更高。

经过这段时间我和我女朋友使用体验来看小牛UM来看,减震器的减震效果略弱。我们两人都是比较瘦的身材,骑这车在经过减速带、井盖、坑洼地带时坐垫给人的反馈都是很直接的,稍颠簸地带都能明显察觉,可见减震效果一般。考虑到小牛电动UM是单人设计,而且是最女生很友好的一款车型,期望能够根据女生较轻的身材将减震器调软一点,这样单人使用体验会好不少。

某些硬核的改装玩家,通过跟换不同的避震器来获得不同的驾乘体验。

11、后轮

前面和左右固定的后挡泥板,固定强度要比单边固定更为牢靠。

挡泥板这个东西对于深圳这个有时一天几场雨的城市非常的有必要,谁也不想没被雨淋到但是下车时发现背后全是泥点点。小牛电动UM的挡泥板有很全面的包裹性,将半个车轮都给包了进去,尾部还有伸出的一截帽檐加强防护。

第一天拿到车就外面去拍照,中途就偶遇了一场暴雨,风雨过后在满地是水的路面上测试了一下,甩泥甩水统统被挡泥板挡住了,快速经过了几个水坑后背依旧是干干净净。

驱动电机与后刹车被包裹着,只能看看外观了。

12、链条

链条,这是第一次在小牛电动上出现的家伙。

除了前后两个主要的牙盘,在后轮处也设计有两枚小的限位齿轮,让链条避开前面的车体支撑架。

而在上面的链条,也设计有链条引导槽,避免链条与车架的接触。毕竟链条磨损是小,把车架弄脏是大呀。

小牛电动UM出厂时在链条和尺寸间就涂有许多润滑的油脂,车子踩起来挺顺畅,链条与齿轮之间的咬合非常紧密。我觉得也正是这些对细节的把控和才能有这样轻快的体验。

忍不住给这帅气的尾部再照一张。

五、动力篇

小牛电动UM各个版本的不同所采用的电机也有所差异,像PRO顶配版就是采用作为著名的博世电机,我这SL超轻版为小牛定制开发超轻版电机,其它的SPORT动力版,CIVIC都市版还有LITE青春版则是小牛定制开发版电机。

电机不仅是将电能转化为行驶的动能,其功率,扭矩,工作声音也直接影响着骑行体验的方方面面。在破解限速之后小牛电动UM的动力就像一匹放开绳的野马,空转30Km/h只需两秒就能达到。一个人骑,加速度也超快,几乎只要四五秒就能得到最高速度,我女朋友骑所需要的时间还更短。起步超快,同时几乎听不到声音。

尝试冲了一段长的斜坡,从坡底上坡到中间的匀速行驶都非常的淡定从容,还能保持大致16Km/h的上坡速度,而且电机一直很安静没有啸叫。

更加考验电机性能的中途停车,让后上坡起步(没错,就是科目二考的那个)。加速得也很快,没有出现坡太陡而引起的加速困难,从而导致起步左摇右晃,chua…的一下就窜了出去。

六、配件

小牛电动UM继承了U1的无钥匙启动,我觉得这点是要超越M1、N1。对于我们这些将钥匙揣在裤兜的男生来说可以隔着衣服摸遥控器,直接启动,遥控器中间的按钮也适合盲按。省去了掏钥匙,再插上的动作,停车也能这样,真的是用了就再也回不去的体验。

遥控器的遥控范围大致是15m左右,所以锁车时最好观察确认一下,避免走太远锁定不成功。

钥匙用于开启电池仓。

单独的配件箱,说明书,充电器就放在这里面。

附送的另外一套钥匙和遥控开关。

各类说明书,关于电池保养方面的常识,还是要熟悉一下。

充电器的包装与规格

充电:185-256VAC最大电流2.2A 50/60Hz

放电:30-53.5VDC 2.8A

充电器的大小与一个5.5寸手机差不多,稍宽一些。

在充电时和充满时指示灯分别以红色和绿色。

七、充电器&电池

了解小牛的应该都知道小牛的电池,可以说是小牛电动非常大的亮点。小牛电动在之前推出的一系列电动车的细分型号最大的区别基本上是电池的容量大小。这次的小牛电动UM也不例外,分别是21Ah(PRO顶配版)、16Ah(SL超轻版和SPORT动力版)、13Ah(CIVIC都市版)、10Ah LITE(青春版)。顶配版与青春版在电池容量上有着将近一倍的差距,售价上的主要差距由此产生,这反映到续航上就是顶配版能跑100Km,而青春版只能跑45Km。

18650汽车级电芯下或者LG提供,也一向是小牛电动的招牌动作。小牛电动UM系列机身最为轻便,21Ah的电池就能跑出100Km的距离。

电池的实际重量只有5.2Kg,即便是我那只有42Kg的女朋友也可以不费太大力的把它从电池厂里面拽出来。锂电池最为重要的特性就是轻,同等功率的锂电池的重量可能只有铅酸蓄电池重量的1/3。

而‘贵’则是锂电池的另外一个特性,电动车成本的大头都在这电池上了,这也让它成为很多小偷下手的目标。如果电动车不是停在自己家中,下车后最好还是取下电池。

为方便电池的拿取拆卸小牛电动的电池都设计有提手,小牛电动UM电池的提手比较长,长方体形状的电池四周带有减震橡胶,小牛的电池向来都是高品质,这次也不例外。电池寿命官方说明可以达到5年,官方包3年。

给电池充电的方式只有一种,电池取下后直接用充电器给电池充,车体上并没有设计有充电插口,并不能像其它电动车那样通过机身上的充电口进行充电。实际充电效率只能说很平常,将电池从0充到100大约需要5-6个小时。这个成绩在手机快充的今天能被秒成渣,但是这两个电池完全不是同一个概念。只是希望小牛将早就宣传过的快充尽快落实。到时候广告词都给你想好了“充电五分钟,骑行两公里”。

关于电池的使用与保养需要注意的是:

1、一周以上不用,建议将电池从车内拔出,至少保证每两个月充一次电;

2、尽量在电量不低于20%时及时充电。

电池是个消耗品,需要好好的维护,正确的使用。

关于电动车充电安全的问题我想在深圳的小伙伴应该是不会陌生,因为电动车保有量太高,加上对电动车维护意识较低导致电动车充电起火甚至爆炸的新闻报到时有发生。也是深圳政府非常重视的一项安全问题,宣传公告几乎每个居民楼都能看到。电池如果保护不好,充电器太垃圾,引发的后果往往是相当危险。关于电池的安全问题,小牛也是非常的重视,并通过科技的手段给予了足够的保护和应急措施。

BMS智能电池管理系统也是每款小牛电动车都会提到的宣传点,根据目前广大小牛电动车的用户反馈,BMS对于电池和充电的保护还是非常不错的,至少关于小牛电动的电池很少出现负面的消息与报道。

我想很多在城市道路上骑行自行车的人应该跟我一样,很不想捏刹车,因为每一分速度都是要靠自己用双脚踩才获得的,每次捏刹车就意味着又要消耗更多的体力。但是有用EBS动能回收的电动车上就不用担心这个问题啦,每当捏刹车时EBS动能回收系统就会自动启动,制动的同时将多余的能量返还给电池。

九、小牛电动App体验

其实在小牛电动UM还没到时我就提前下载了小牛电动App,不过发现没有绑定SN码的话无法注册成功,在提到车的第一时间进行了绑定,并给车起了一个我未来女儿的名字。

在使用之前要对车辆信息进行一个简单的设置,有一些信息则会通过扫描的SN码自动识别,上手基本没什么难度。

而真正进入到小牛电动App之后内容可就丰富了,关于车况就有非常多展示和记录。我就捡几个较为重要的说明一下,首先是中控电池,电动车的自我监控、定位是要耗电的,为了确保电动车在断电的情况下也能保持监控,在车体内还装有一块副电池供电,所以要注意一下副电池的电量,不然就不能监控车辆的状态。

车辆定位,历史轨迹,骑行统计是对车辆的定位和记录。在停车时最好不要把电动车停在停车场等GPS信号弱的地方,会影响车辆定位的精准性。在室内一般都能准确的定位到,室外骑行更是不用说。

牛油榜我也会时不时点进来看一下,发现深圳的有钱人还是多,大多是N1S。而且单日骑行最高的有一百多公里,这成绩真的是令人咂舌。

V3版本的CLOUD-ECU智能中央控制器回通过APP实时传送车辆的信息,即使人不在车辆身边也能远程对车辆进行监控。小牛电动UM车身放置有12处传感器,车辆的任何移动电池断开等异常都会实时的向手机发出提示信息。

建议将车辆停放在人流较少,停车密度不大的区域,不然那你的手机通知就会像我这样。

关于小牛电动的售后问题可以在服务中咨询,我比较喜欢社区文化,而小牛在创立之初也是非常注重自己社区的建立与维护。小牛电动有什么新闻和动作都会在社区内第一时间更新,像这次的小牛电动UM还未上市,就在小牛社区推出了很多图片和文字信息。同时还有小牛电动用户在这上面分享自己的一些心得与改装作品,喜欢折腾与分享的玩家可以在这里面逛逛,或许会有意外的收获。

十、使用续航

小牛电动每款电动车官方都会给出一个理论的续航里程,不过这样的理论续航里程大家都明白,都是在非常好的使用道路环境,合适的温度与载重下测试所得结果。有点类似将手机放在冰箱中跑分,避免硬件温度过高对性能的影响一样。电动车在实际使用中受道路,温湿度,载重等各个方面的影响,行驶距离肯定没有这么远。但是小牛非常实在的将不同使用情况下的行驶距离也列举出来,这个参考价值就非常大了。从参考值与理论值的对比来看,各个表现都还不错。

实际测试一:

载重100KG(我和我女朋友)这对于小牛电动UM来说应该是挺吃力的

行驶距离7.6KM

耗电14%

耗时1小时8分钟

实际续航推算 7.6/14*100=54.2Km

与参考续航给出的60Km相差不大。

实际测试二:

载重60KG

行驶距离1.8KM

耗电3%

耗时8分钟

实际续航推算 1.8/3*100=60Km

与参考续航给出的65Km相差不大。

可见,小牛给出的参考续航里程的价值还是挺大的,基本就是实际续航。

不过有一点需要注意,尤其是喜欢汽车在外面瞎溜达的朋友。那就是小牛的定位能力和行程记录能力都是超精准的,哪怕是很细小的转弯都能被记录到。不仅是路程,使用时间,骑行里程也都有记录。

操纵型

原本以为小牛电动UM只有40Kg的重量人坐上去会飘,毕竟在电动车中属于超轻量级的选手,也不像自行车能通过脚步发力保持平衡。实际体验还是挺稳妥,除非起步油门一下拎到底,表现一般都是稳稳当当。在路面不平,过弯或者复杂路况都没有出现打滑的情况。

十一、简单对比

小牛电动UM VS M1

这是路边人家停在这的一辆小牛电动M1,它的主人不知道去哪了。为了与UM做对比,我就将车停在了M1的旁边,蹭拍了两张。

据我观察深圳的小牛电动保有量还是挺高的,行走在路上一天都能见到好几辆在身边经过。

拿与小牛电动UM体型较为接近的M1可以看出,UM只是‘身上没肉’,长度高度都是比较接近的,甚至在立起支撑架时还要比M1高一截。坐垫上UM的要短和小上不少,若是有M1这样的坐垫长度,乘坐体验应该会更加舒服。

小牛电动UM VS U1

在小牛家族中U1的体型是与UM最为接近的。

这里先给大家讲一个关于拍这两辆车对比的小故事。

当我们在一个酒吧旁边拍小牛电动UM时,一对骑着这辆U1的情侣从我们旁边路过,不过停在了我们不远处。

观察了我们一会,我感觉他们应该是有什么疑问或者好奇。于是主动上前打招呼,原来男生作为小牛电动的用户对小牛的产品有所了解,得知小牛电动推出了更加轻便的UM系列,所以想给女朋友也买一台。因为他们的U1女生起不了,对于女生来说还是大了。

看到我们这边有台UM实体车停在着,于是想详细了解。明白他们的想法后,我非常大方的将这台UM给女生试骑了一下,虽然骑得不远,但还是收获了女生的满口好评,骑行起来完全没有压力。

而他们作为回馈也非常豪爽的将U1停在了UM的旁边,方便我们做对比的拍照。

并且放上了他们的狗狗作为模特,供我们拍照。(这狗狗不太喜欢看镜头,尴尬)

体型上UM与U1虽最为接近,风格上的差别还是比较大。最为明显的是脚踏板区域,UM还是传统电动车上的弧形设计,而UM则更像是自行车。从尾部角度,U1的体型还是要粗壮些。一个是奶油小生,一个是蹁跹少女。

十二、通勤使用

从我观测来看,上下班用自行车或电动车通勤的群体还是非常庞大,至少在深圳的骑行大军就不容小觑。

大城市的交通环境比较复杂,作为一个合格的骑行者当然不能像送客电瓶车那样无视红灯。

小牛电动UM定位更加轻便小巧,意味着灵活性要更高,轻量化的车体要更加适合体型小巧的女生,小巧的身材也更加适合在街边小巷内灵活穿行。

目前小牛电动UM最需要解决的是配件的问题,因为现在这辆车的储物空间几乎为零,日常上下班背的背包,菜市场买回的新鲜蔬菜,还是有身边的女朋友,在这辆车上都没有属于它们地方。后方的车座、前方的车篮以及安装在车体上的储物格是小牛电动UM系列非常需要的配件。

十三、一点感悟与想法

我觉得与其说这是喜欢骑行,倒不如说是喜欢一种生活方式。而这种方式与电科技的创始人胡依林在早前小牛电动发布会上提出的观点有很大程度的相似性。他们希望将电动车出行打造成一种文化 ——“NIU文化”,它代表的不仅仅是一种出行的工具,更多的还是对生活品质、对格调的追求。

我想很多在都市生活工作的人会跟我一样,日常饮食习惯,取决于你周边的餐馆。即使有一家超喜欢的串串店只离家两公里不到,也很少特地跑过去。往往想起来去耗费的时间与精力总能让人打退堂鼓,或许是懒,但是在城市短距离通勤来说,的确是没有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共享单车的推广宏利已经过去,现在共享单车骑行成本也不低,能否找到好车,只能靠运气和人品。在这种不确定性的因素下,很难让人将它作为一个主要的出行方式当作依托。

而电动车或许是目前解决生活半径最为合适的方案,它不需要汽车需要担心停车位和停车费的问题,不需要骑单车的体力消耗,更没有共享单车苦恼的找车时间。坐上车子,拧动车把... ...

这样的自然与优雅中到达了那家想喝但一直抽不出时间来的奶茶店。

到了离家更远但是更加便宜的菜市场。

到了因工作繁忙而许久未见的朋友家。

买到不远处的麦当劳第二份半价的甜筒。

到了许久没来,都变陌生的篮球场。

吹到了河畔带着秋意的凉风。

慢慢发现扩大生活半径其实是对生活方式的一次更新,更大的选择空间与更加从容的生活态度。

小牛的目标是为打造一个和生活相关的品牌,按照我这段时间的体验来看,小牛电动UM的这个目标已经达到了,并且完成的很不错。

十四、面则是来自我女朋友的骑行体验

“活力橙,高颜值,小巧轻便”是我对这辆小牛的第一印象,骑行时,由于车身小且轻便,很轻易地便能顺利启动,不像其他电动车,身形瘦削的我连推动、启动都很艰难。

落座于车身,感觉自己瞬间变身机车少女,配合小牛的外形,又萌又酷,欣喜之情油然而生。另外骑行操作也格外简单,主要按键都在右把手上——油门,喇叭,启动。骑行时按下启动键,调整坐姿,坐稳扶好,轻拧一下油门,就能轻松上路了。随着速度的加快,两边的街景迅速后退,想象着自己变成了一阵又萌又酷的风,自带BGM。。。哈哈哈哈。。。正当我得意之时,前方出现数个井盖,躲闪不及,直轧过去,瞬间清晰感觉身体随之颠簸一番,好吧,得控制车速。整体来说这是一款对于女生非常友好的电动车,只是能有一个给放包包的位置就好了,总觉得挎包骑电动车怪怪的。

(声明: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本人和新浪众测共同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众测立场。)
0 0
分享 商务合作 返回
微博 QQ空间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