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冬了一整季,终于等来了春暖花开。傍晚走在路上,迎来的再也不是刺骨的寒风,而是略带花香的习习暖风。这
#不负春光#德国森珀歌剧院:建筑艺术的纪念碑
有一些地方,你去过之后未必留下太多记忆。而有一些建筑,你看完之后会念念不忘。德累斯顿的森珀歌剧院,就属于后者。
德累斯顿从17世纪开始发展迅速,逐渐集艺术文化大成。如今市内拥有50座博物馆、60多座美术馆和36个剧场,文艺底蕴丰富至极。而地头蛇王维兄弟极力推崇并且第一时间带我来逛的,却是森珀歌剧院,位于老城西北角的剧院广场。王维形容它的时候,眼里放着光,那是无比的崇敬,“它和茨温格宫、圣母教堂一起被誉为德累斯顿名胜三巨头。” 但很明显,森珀是他心里第一位的。
从旁边德累斯顿王宫的豪斯曼塔顶俯拍下来,这栋融合了晚期古典主义、文艺复兴和巴洛克风格的建筑显得异常壮观雄伟。
歌剧院门口广场上立着萨克森国王约翰一世的骑马雕像,他的全名非常有意思:约翰·内波穆克·玛丽亚·约瑟夫·安东·克萨韦尔·文森茨·阿洛伊斯·弗朗茨·德·保拉·斯坦尼斯劳斯·伯恩哈德·保罗·费利克斯·达马苏斯——52个字!我的天,比12世纪伊斯兰的王者萨拉丁名字还长,都属于那种他们出席任何活动,报完名字,活动已经结束的感觉。
约翰一世1854年开始担任萨克森公国国王,而森珀是他尚未登基前就倡议修建的,因此大家认为他对此贡献良多。森珀歌剧院从建成之日起,一直被认为世界上十大歌剧院之一,原因是它在建筑设计和音乐成就上都具有不可取代的地位。
上图 从广场另一侧的茨温格宫门口看出去,正好也能看到约翰一世雄伟的塑像。
1838-1841年,建筑师戈特弗里德·森珀(Gottfried Semper)设计并主持修建了这座萨克森宫廷歌剧院,一落成,歌剧院就以极具文艺复兴鼎盛时期的建筑风格赢得世人赞誉。关键是室内装修极尽华丽,里头到处悬挂着大量画作和艺术价值极高的饰品。 说来也怪,之前森珀并没有特别杰出的代表作。
上图 歌剧院大门顶部的雕像描画的是希腊神话里的酒神兼悲剧之神狄俄尼索斯,驾着狮豹飞车的故事。传说中狄俄尼索斯从少年时起就爱用兽皮作为束腰外衣,肩上再披上一张象征星空的牡鹿皮,驾驭着狮车,飞驰在佛律癸亚的平原上。
而1842年,当时尚年轻的歌剧大师理查德·瓦格纳携刚完成的歌剧《黎恩济,最后的护民官》来到了德累斯顿,好不容易被允许在森珀歌剧院上演新作。结果一炮而红,瓦格纳终于不用欠债,搬回德累斯顿。森珀本人和瓦格纳也籍此成为挚友。
上图 歌剧院里的瓦格纳半身头像
上图 这是衣帽间,来看演出必须存衣服存包。因为王兄带我走后门进来,里头还没任何其他人。平时参观是需要提前预约,价格据说颇高,非演出时间开放的参观名额有限。
上两图 这种前厅入口的位置,稍微显得朴素了许多,装潢并没有下面的正厅位置那么壮观。
当时欧洲人不喜欢洗澡,像法国路易皇帝他们,更是一年才洗屈指可数的几次澡。所以演员脱在后台的戏袍和衣服都相当气味难闻。一工作人员好心,点了些香熏,想改善一下气味。结果却造成了火灾,大火将歌剧院给烧了!
被大火毁掉后,大家本想找回森珀先生来重建,但糟糕的是,之前1849年德累斯顿的“五月起义”爆发,不少人开始呼吁推行君主宪政,希望改革。森珀和瓦格纳两位愤青也参与其中,还在起义爆发后自制手榴弹……最后起义失败,瓦格纳流亡瑞士,森珀也不知道逃去何方。瓦格纳在十多年的流亡结束后带着伟大的《尼伯龙根的指环》重返德累斯顿,但森珀没那么幸运啊,一直未能被准许回来,所以没法重建歌剧院。于是他派自己儿子来负责重建,自己远程控制。这情节颇有点像悉尼歌剧院的建造故事。
1869年,森珀歌剧院终于重生,作曲家理查德施特劳斯的作品开始在此演出。这些名家屡屡在此献上自己的代表作或首演,以至于欧洲上层社会和文艺圈对森珀歌剧院顶礼膜拜至极。
下面几图 歌剧院正厅内富丽堂皇,但你可能会纳闷,看起来不像诞生了两百多年的建筑内部啊,而像是翻新的效果。对,的确不是,慢慢看下去。
踏入演奏厅内部,一下被五层的半圆形内庭震惊。罗马穹顶、壁画、金色大吊灯、红色的地面座椅,营造了一个入目难忘的环境,跟维也纳金色大厅的震撼效果相当。
它的圆形弧顶设计让它不需要任何音响设备即可让每个角落都听到最美的声音。而且每行座位上方的贝壳状设计,都可以反射声音,让舞台的音效更加饱满。
舞台更是进深好几十米,里头容纳各种布景,可以在演出时轻易更换大型复杂的场景。
这么美好的事物,是容易招到命运之神的嫉妒的。
二战时,森珀再次毁于一旦。1945年2月13日的晚上,英美联军在德累斯顿上空扔下3000多吨炸弹,将易北河畔的佛罗伦萨夷为平地。尽管这里并不是什么军事重地,只是盟军为了完成对德国的最后威慑……在战争面前,所有都可以被扭曲,都能被抛弃,都能被牺牲。
该图来自google
上图 这张图成为德累斯顿大空袭后最著名的一张照片,塔楼上的女神雕像看着一片废墟的城市,伸出的双手似乎在mo。城中十分之一的人丧命。事实上看过这画面,你很难想象这会是你今天看到的德累斯顿。然而,我们也同样无法想象二战前这座城市为何被誉为德国最美城市。
但这一次重建的步伐姗姗来迟,伴随着诸多的困难。因为建筑的图纸和所有相关素材都消失殆尽,没有可参考的信息。外观还好办,可借鉴不少民间提供的照片和画作,但内部的很多配色和装饰,都是费尽周折才找到参考的资料来重建。
像上图中这些特别的大理石石柱,并不是真的大理石,而是石膏!当时森珀厉害就厉害在使用特殊的方式来给石膏调色,做出跟大理石一样的纹理。手感一摸就会发现它没有大理石那么的润滑和冰凉,这样大大节省了成本。但因为石膏石柱不受力,这对歌剧院某些门厅里的结构力学设计又带来了新的挑战。
正是歌剧院在这种建筑上的细节考量可谓数不胜数,所以才让它近200年来成为经典。只是森珀也没料到,毕生心血竟然遭受如此噩运。
到了80年代,得到足够资金支持后,森珀歌剧院才开始二度重建,而这时候社会各界很多艺术家、雕刻家、工匠都义务来帮忙,画壁画的画壁画、雕刻的雕刻……大家都以能参与重建森珀而自豪。
1985年,森珀浴火再生,成为今天站在我们面前的模样——那副似乎未经风霜的模样。里面还继续响起成立于1548年德累斯顿国立交响乐团的奏乐,这只乐团是全世界最古老、最具传统魅力和顶尖水平的交响乐团。
上图 这个角度看去,用黑白的方式处理,似乎回到了从前。
这些,都是我站在门外时,怎么也想不到的传奇事迹。毕竟在我们看过太多徒有其表的壮观建筑。王兄还给我说了很多很多细节,可惜我都记不住了。
我在德累斯顿参观的第一个地方,是大众最现代最高档最艺术化的透明汽车工厂。而第二站就是这么厉害的歌剧院。这样的空间转换以及它们在内涵上的共性,让我忽然开始理解大众为何选择在德累斯顿建如此一座世上最有艺术感的工厂……
因为这座城市,曾经拥有最美好的事物,如今,也值得继续拥有更多的美好。
-完-
此文章已参与#不负春光#有奖征稿,参与可得手持云台、智能体脂秤和运动T恤等奖品,了解详情点击: